李永波老婆谢颖,招工招聘,推倒闷骚王爷
【伟大的成果都是靠点点积累来达成的】
稻盛和夫认为,宏远的目标都起源于平凡。
那些看似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一些普通人通过就就业业的工作,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稻盛和夫所阐释的便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其实,在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便已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这都包含着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
古希腊诡辩论者欧布里德等人也曾提出过著名的“谷堆论证”,具体内容是: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那么怎么形成谷堆呢?
从矛盾角度分析,谷堆是由一粒一粒的谷子堆积而成的,是“一”这个矛盾方面向“多”的矛盾方面转化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它们都是矛盾方面在量变过程中的转化,是量变引起了矛盾的双方在地位、作用和性质上发生了转变。
东西方哲学家们的思想是共通的,他们皆从质变与量变的关系角度出发,告诉了人们如何在完成平凡目标的基础上达成非凡的成果。
稻盛和夫在谈及此思想时,还特别引用了一句中国的俗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劝诫年轻人关注量变,不能漫无目标地随意行事,也不要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而要双眼紧盯前方的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这样最终必然会实现期望,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
要想成功,就要耐得住平凡稻盛和夫认为,一切工作都应从脚踏实地做起,这是为了实现伟大的目标必须做的积累。即使平时产生的一个普通的念头,都有可能成为通向伟大目标的桥梁,而通向伟大目标的道路始终是平凡无奇的。
法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伏尔泰指出:“不是事业为了思想,而是思想为了事业。”这亦是在告诫人们:任何想法及为之付出的努力,都是为了目标成果的实现。
关键在于如何长期地坚持下去。
其实,稻盛和夫和我们一样都是凡人,但是稻盛和夫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肯于勤恳地工作,能够耐得住平凡的寂寞,最终才创造了非凡的成果,并坚持不懈地走在了创造非凡的路上。
【平凡与非凡之间是循环演进的】
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也就是说,一定数量的平凡目标达成后,终将创造出一个非凡的成果。
但是,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就此终结,而是意味着新的事物又将开始新的量变,由此,便形成了一个“量变一质变一新的量变一新的质变……”的循环演进的过程。
而我们所说的“非凡的成果”也并非永远处于“非凡”的状态,过去的非凡可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便成为“普通”。所以,人们仍然需要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一个个平凡的目标,去创造一个更加“非凡”的成果。
企业经营者要了悟二者循环的道理,并坚持在经营与管理中推进这样的循环,实现持续的进步。
【潜意识影响个体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潜意识”并不是随便想想而已,而必须是一种强烈的愿望。
例如,“不管怎样,无论怎样,一定要这样”的强烈意念会使得人们废寝忘食,反复思考。
所谓“潜意识”是不自觉的、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意识。平时它并不显山露水,但在无意识中或在某一特殊时刻,却会突然闪现出来,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种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显意识”。在人的意识中,“潜意识”所覆盖的领域要大大超过“显意识”所覆盖的领域。经常反复的体验或强烈的刺激感受,都可能迅速进入“潜意识”。如果用好“潜意识”,人们就有可能在瞬间作出极为正确的判断,并将行为引向实现目标的方向。
在工作中,我们也应该有效使用“潜意识”。例如,“对于这个工作,我想这样做”,当这种意念强烈时,人们可能突然就会有灵感闪现,这便是来自“潜意识”的灵感。
通过努力思考,让潜意识融入行为让愿望渗透到潜意识中很容易。如果每天都在拼命思索,那么它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这样一来,即使不特别留意或意想不到的场合,“潜意识”也会自然发动,给人们以启示。而且,这种启示往往会触及事物的核心,使问题一下子得到解决。稻盛和夫曾戏称“这种情况只能用‘神的启示’才能解释得通”。
全力以赴,目标成果指日可待很多人终日感叹目标难于实现,实际上这往往是因其缺少全力以赴的信念所致。
当一个人全力以赴时,“神灵”才会现身若想征服海拔8000多米的喜马拉雅山,攀登者必须从平地起,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攀至山顶,此外别无他法。在工作中,如果人们遇难则退,不愿意全力以赴,势必前功尽弃。只有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神灵”才会现身,来帮助人们实现预期目标。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自认“竭尽全力”之后,都会认为“只有让‘神灵’保佑”这一条路了。但关键问题在于:你真的已经将自己的灵魂悉数注入到产品中,将自己身体里的力量全部用尽了吗?
此时,多数人会回答:“我还可以更努力一些、更完善一些。”稻盛和夫指出:“只有这个时候,‘神灵’才会愿意现身,才会向人们伸出援手。”
【尽力而为与全力以赴是截然不同的】
不过,人们通常只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事罢了,真正全力以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然而,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下去落实目标,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全力以赴要比尽力而为具有更强的目的性,表现出更加进取的状态。如果仅仅是尽力而为,那么人们距离目标可能总有一步之遥;而唯有做到全力以赴,人们才可能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相信自己的可能性,“不行”也会“行”事实上,那些能够完成目标的人都具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坚信自己的“可能性”,即“将来的能力”。他们敢于给自己规划一个完全超出当前能力水平的高目标,并为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里实现这个目标而倾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对那些看似不易达成的目标,只要经营者和员工们毫不畏缩,勇往直前、全力以赴,那么目标成果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明确“为什么而工作”,方可有的放矢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有关工作的一个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不清楚自己工作的意义,那么他工作起来便会毫无目的,自然也难以产生有价值的行为。
【获取生活食粮并非工作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而工作?很多人认为,工作的首要意义就是为了获取报酬。
稻盛和夫认为,这种回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们的第一需求是“吃穿住用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了钱人们才能购置生活必需品,才能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此外,人们自身的发展也需要钱的支持。
不过,稻盛和夫同时也指出,“仅仅为了生活食粮而工作”这种思想容易导致三种防不胜防的弊端。
一是“厌恶工作”的工作状态。如果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赚钱,那么工作就很容易沦为赚钱的工具和手段,成为人们不得不做、但却是被迫去做的一种行为。然而,对于被逼无奈的事情,人们根本谈不上热爱。
二是“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的心态和行为。由于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人们的心力就很容易集中到“想方设法赚大钱”上,随之而来的便是日益泛滥的投机取巧的行为。
三是“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因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赚大钱,所以,人们不再以德能论人,而只以金钱论人。
这三种弊端对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而言都是不利的。为了纠正不良的工作观,稻盛和夫提出了经过成功实践而总结出来的“质朴工作观”。
【工作的意义在于提升自己的心志】
稻盛和夫认为,人们应将工作的目的界定为: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修行者在经历了长期严格的修行后,也未必能够做到这个目标。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让人们达到这个目标的巨大力量。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一个人的心志修养并非完全隐藏于内,他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最终将其个人魅力彰显到极致。
只有喜欢你从事的工作,你才会全身心投入稻盛和夫刚刚参加工作时,也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有着经常变化的兴趣,并不善于将自己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么,为什么他在50年如此漫长的时间里都能一心一意地专注于工作呢?这是因为,他让自己喜欢上了所从事的工作。
喜欢上自己的工作,会让人们无视辛苦、更为专注稻盛和夫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无论这项工作有多么难,他也不会觉得难。就如那些处于热恋中的情人,他们做的一些事情,旁人看来可能会目瞪口呆,他们自身却处之泰然。
对待工作也一样。在旁人看来,某项工作可能非常辛劳、艰苦,根本无法忍受,更无法坚持。但是,如果人们热爱这个工作,那么他们就能够承受下来,一切艰难就都不在话下。
其实,人们普遍具有这样的行为特点: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能够全心投入,再辛苦也能忍受。而如果人们能够将这种投入与专注贯彻始终,那么做任何事情自然都能成功。
即便是不喜欢的工作,也要尝试去接受为了保证工作成果的实现,每个人都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则是“努力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一个人能够直接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其概率恐怕不足“干分之一”、“万分之一”。而且,即使进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能被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位、从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这样的幸运机会也微乎其微。
大多数人初出茅庐之时,只能从“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开始。
但问题是,多数人对这种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抱着“勉强接受、不得不做”的消极态度,因此总是牢骚满腹。这样下去,本来潜力无限的人才最终也只会白白浪费。
但是,不管怎样,人们都应当喜欢上自己的工作。把“被分配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天职,抱有这种心境非常重要。不肯抛弃“工作是别人要我做的”这种意识的人,就无法从对工作的厌恶感中解脱出来。
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像寻找一座空中楼阁;与其追求幻想,不断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还不如先喜欢上目前正从事的工作,脚踏实地地做事。
改变心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那么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就会发生戏剧性转变。
只有专心于一门学科,最终才会有所领悟每一个成功的人或事的背后都隐藏着同一个秘诀,那就是:专心致志。
【精通源于专心致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平庸者成功了,而聪明人却失败了。仔细探究便会发现,其根源往住在于:平庸者能在一个领域里保持专注,勤备耕耘;而那些看似聪明的人却处处皆有所涉猎,最终一无所获。稻盛和夫总结道,一个人如果能够专心致志,就可以发现生命的真谛。
不幸的是,很多年轻人从学校毕业以后,对那些毫不起眼、基层的工作总是不屑一顾。即便被安排从事这样的工作,他们也会怀疑这份工作的意义,并要求主管给他们改派其他工作。
俗话说:“艺博则不工。”这便道出了一点:如果知识面广而失于浅薄,便等于一无所知。然而,若我们专注于某一项技艺或领域进而达到至高的境界,那么甚至可以了解其他许多领域的真义。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别——或强大或微小,或伟大或低微,皆由个人内心的专注力量所影响。所谓“专注”,就是指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欲望上,自始自终都把全部心思保持在那儿。稻盛和夫将“专注”喻为“是善始善终之父、始尽善尽美之母”。
马尔科姆·葛拉威尔曾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人们做什么事情,只要他能够坚持一万小时,那么他基本上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说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想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实际上存在着一个练习的最小临界量。很多研究者们从练习时长的角度给出了这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而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无论是作家、运动员,还是钢琴师等,其在专业领域上的训练大多不会低于这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