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旁,智格新怡家园,台湾张家祯

歌德的名言警句_经典语录_名句赏析_小马感悟网【5】

1、 我们为古代希腊人的悲剧而感动。但是仔细地想想,与其说是为每个作者而感动,还不如说是为了他们作品中的时代与国民而感动来得恰当些。因为,所有的作品多多少少都有些差异,而在诗人中,也可以看出有的人远比其他人更伟大、成熟。但是大致上,观察他们全体,就可以发现他们都拥有一个一贯性的性格。而这些正是伟大、超群、健康的性格,更是人类崇高的人生智慧、崇高的想法、纯粹的力量中的直觉性格。除此之外,还可以算出其他各种特质……但是这一切特质,并不只是单单地存在于我们所流传的戏曲中,也存在于抒情诗与叙事诗中,连哲学家、修辞家、史学家身上,也都有这些特质。就像我们所流传的造形美术作品一样,这些特质不光是固定在各个人的身上,也固定在那个时代与全体国民身上;而且,我们必须相信它们会流传在国民与时代之间。《艾克曼·对话》

2、 古代人叙述存在,相对地,我们现代人则叙述通例及效果。他们描写恐怖的东西,我们则更恐怖地描写东西。他们说些愉快的东西,我们则说些更愉快的东西。此外.所有过分故意虚伪的优雅、夸张都发生了,那是因为我们没想到,光是追求效果或是从效果的观点来做事,也能呈现完全的效果。我想说的是,即使手边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新的,我也要好好地把握住这个新的机会。《意大利游记》

3、 愿藉着学习希腊与拉丁的古典文学,能奠定我们高尚教养的基础。《箴言与省察》

4、 经常有人说:“研究古人。”但是,这也表示所谓地“注意并表现现实的世界”。因为,古人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艾克曼·对话》

5、 古代的东西都是认真、谨慎而有节制的,近代的东西则完全是无拘无束、自由逍遥的。古代的东西是理想化的现实之物,拥有崇高趣味处理过的现象之物。相对地,浪漫只不过是给予我们非现实的、不可能的及妄想式的现实假象。《比德曼·谈话》

6、 我喜欢回顾其他国家的国民,而且也称许别人做这种事。现在国民文学普遍不足,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进入世界文学的时代。所以,现在每个人都必须负起促进这个时代的责任。《艾克曼·对话》

7、 我经常爱不释手,并惊叹地读着锡勒大戏曲中的某些场面。但是,若在其中看到违反真实自然的地方,我就不可能再继续看下去。“威伦斯汀”就属于这类的作品。我认为,锡勒哲学上的倾向,会损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即由于上个倾向使锡勒认为理念高于自然,更由此全盘地否定自然。我认为在所有的想法中,一定会有些想法胜过自己,有些想法不及自然。《艾克曼·对话》

8、 德国人大概最烦恼哲学性的想法。但是,在他们的文体里,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了艰涩难懂的性质。他们只要越倾向某个哲学的派别,他们的笔就会越来越生涩。但是,有些偏向实务家及世间人的德国人,他们的笔法却相当通畅。因此,锡勒的文章中,只要不加上他哲学性的议论,他的文章称得上是最雄浑、感触最深的文章。《艾克曼·对话》

9、 一般作者的文章都是据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看法。因此,想要写一篇明了的文章,首先必须先明了自己的内心;而想要写一篇崇高的文章,首先则必须拥有崇高的性格。《艾克曼·对话》

10、 如果在一年里要写两部戏曲和一篇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为了赚大钱而写书,每个人都会因此而变坏,即使好得不能再好的人也会因此而毁灭。他如果为了成为大富翁或沽名钓誉而努力,我也不便批评,但是他如果想让名声流传千古,最好开始多读点书,少写些书。《艾克曼·对话》

11、 所有的言词都不会静止,它们经常从最开始使用的场所中移动出来。——从上到下、从善到恶、从宽到狭,言词总是不停地流动,所以概念也会随着言词而动。《箴言与省察》

12、 我诅咒那些所谓含蓄的言词、意思微妙的言词及不使用外国言词的所有消极性纯粹主义者。《箴言与省察》

13、 一个国家的母语力量,并不足以排斥外国的东西,充其量只能将它们融合。《箴言与省察》

14、 不知道外国语言的人,对自己本国语言也同样无知。《箴言与省察》

15、 假使将我们的作品加以区别,我们确实是借着摄取外国的东西,并同化它们,来建立极高的文化阶层。其他国家的国民,一定就是借着学德语来建立极高的文化阶层。但是这样一来,这个目标就不会由于不学其他国家的语言而停止。因为,不论各种语言,所有优秀的作品一定会翻译成德语。古代的古典文学、近代欧洲的杰作、印度的文学及东方的文学,都能靠着德文的丰富与多样性,及德国人努力不懈的勤勉而全部移植过来,这一点,德语难道不比其他国家的语言优秀吗?《比德曼·谈话》

16、 国家的年轻人陆陆续续到我国来学习我国的语言是件好事。因为只有我国的文.学才值得学习。并且不容否定的是,现在很多人只要学好了德文,不知道其他国家的语言也无所谓。法语则另当别论,法语是一种社交语,旅行时更不能缺少它。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只要会说法文,即使身边没有翻译人员也处处都行得通《编按:指欧洲而言》。但是像希腊语、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我们都能借着精彩的德语翻译本,来了解这些国家国民的优秀作品。所以,如果没有特别的目的,也就可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努力地研究。德国人的特性就是能尊敬每个国家的东西,能顺应其他国家的特质。这个特质再加上德语本身原有的特质,德语一定能实际地忠实地完全符合全世界的需要。《艾克曼·对话》

17、 每个人都能说话,也都能借着自己的母语来讨论事情。《箴言与省察》

18、 学校老师每天都写拉丁文、说拉丁语。他们骄傲得好像自己是最高尚、最上等的人类。《箴言与省察》

19、 我们可以把翻译当成忙着向我们吹嘘那个半遮手帕的美人是多么可爱的媒人。他们想让我们对原作产生无法抗拒的恋情。《箴言与省察》

20、 我们会渐渐忘记自己的作品。当我在看一本最近的法文书时,边看边觉得这个人相当合自己的胃口,而且自己也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于是仔细地看个清楚,却发现那本书原来是自己写的翻译书。《艾克曼·对话》

21、 在翻译时,一定会遇到不好翻译的东西,但也可由此开始发现其他国家的国民与国语。《箴言与省察》

22、 为了得到趣味与刺激而读书,甚至为了得到认识与教训而读书,都是极大的错误。《箴言与省察》

23、 读者都希望作者像对待妇人一样来对待自己。所以,除了他们想听的东西外,什么都不许说。《箴言与省察》

24、 我要求什么样的读者呢?我要求忘了我、忘了他自己、忘了世界,完全生活在书本中而无私心的读者。《诗·四季》

25、 书中叙述的,并不是要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效法笔者,而是笔者为了炫耀自己的知识而写。《诗·四季》

26、 这是一本想借着它知道所有事情,到头来却什么都不知道的书。《诗·四季》

27、 给人重要印象的书,不肆意地批评才是正确的。批评完全是现代人的习惯,所以那又有什么意思呢?我们读一本书,并让这本书在我们身上发生效力,且献身于这种效力。如此一来,我们或者才能对那本书作正确的判断。《与米勒的谈话》

28、 书本就像新交的朋友。最初,对一般事情的看法一致,并感觉在生活任何重大地方,都能互相亲切地配合,而觉得非常满足,但是逐渐深交,就会慢慢地看出彼此不同的地方。这时候,就应该像年轻时的做法,不畏惧且深入问题核心,快速地找出共同点,充分地分析不同点。不一定要认为彼此的想法一定要一致,才是处理上理性态度的重点。《箴言与省察》

29、 人生即使看得到卑俗,看得到容易满足平凡的生活,但是心中仍然偷偷地孕育着一颗高于其他要求的种子,因此会寻求各种手段来满足这个要求。《箴言与省察》

30、 我们总是尽可能地想把那些值得尊重崇敬的东西拥为已有,而那些东西如果是自己所创造表现的,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幻想。即使它们会带给我们的人生许多痛苦,但是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死心。《诗与真实》

31、 在有限精神的理解力外,有完全的存在——如果能有这种想法,我们就是拥有无限概念的人。《箴言与省察》

32、 在人类善良的灵魂里,隐藏着自然的珍贵情感。它并不是只赞成自己的幸福,而是在别人的幸福中,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箴言与省察》

33、 在生活中,或是在学问中,都要勤奋地走在彻底纯粹优良的道路上。即使在途中遇到暴风雨及奔流,而把你强行拉离道路,但是它们仍然无法照自己的意思来支配你。如果你能更了解罗盘、北极星、测时计、太阳及月亮,你应该可以一边照着自己的方法,一面怀着寂静的喜悦,来完成你的道路。即使看见这个道路像环状般围绕起来,你也不会觉得厌烦。因为,所有环绕世界的航海者,都会很高兴地从原先出海的港口回家。《泽明·克社宁》

34、 何谓俗物?就是充满恐怖与期待的心思。神啊!请你怜悯它吧!《泽明·克社宁》

35、 即使是再不满足的人类,也可以在自己能力熟练的范围内完美地活动着。但是,如果缺乏适当的程度,再美丽的优点也会凋谢、废弃、破坏。这种不幸在近代更是频繁地出现,因为在极为急速的活动中,谁能彻底满足日益升高的各项现代要求呢?《箴言与省察》

36、 人在忠实地把握现有东西的同时,也开始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所以,当别人告诉我们他们精心思考过的思想时,我们也必须表现出自己颇有同感。《遍历时代》

37、 预言家说:“我不能创造奇迹,但是我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奇迹。”《西东诗集》

38、 能与研究的对象极紧密地一致,便可由此得到如原有理论般纤细的经验知识。但是,这种精神能力的高涨,是属于拥有高度文化的时代。《箴言与省察》

39、 无法妥善处理自己所处环境的人,就会渐渐变成无法满足各种环境的谜般人物。如此一来,可能会产生恐惧的抗争,因而毫无乐趣地消耗人生。《箴言与省察》

40、 人生是由以下两种因素构成:想做,但是又做不到;能做,但是又不想做。《箴言与省察》

41、 世界上有一种因为他什么事都不想做,所以在记录上毫无错误的人。《箴言与省察》

42、 与其喜欢有益的错误,还不如去喜欢有害的真理。真理或许会带来痛苦,但是也可以治愈痛苦。《诗·四季》

43、 惟有无法支配自己内心的人,会为了利己心与骄傲,而想去支配别人的意志。《浮士德Ⅱ》

44、 渐渐地服从自己是最美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怎么可能不去爱呢?《箴言与省察》

45、 礼仪的所有外在标识都含有高深道义的基础;而且,同时地传播这种标识与基础,才是真正的教育。《箴言与省察》

46、 礼貌,是照出每个人自己姿势的镜子。《箴言与省察》

47、 人不一定要与对手站在同等的地位,彼此才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箴言与省察》

48、 人类在彼此认识的过程中,要同时拥有最好的意志与企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在这上面再加以恶意的话,就完全扭曲了所有的苦心。《箴言与省察》

49、 人类如果真的越变越低劣的话,届时除了高兴别人的不幸外,对于其他的事情也一概不感兴趣。《箴言与省察》

50、 恶德一定将灾祸普及于无枉之人。只有美德会带给所有无缘的人无上的祝福。《箴言与省察》

51、 一切都是平等的,一切也都是不平等的。一切都是有益又有害的,一切也都是想说时却无言、是理性同时也是非理性的。所以,人所表白的各种事情,都会渐渐地互相矛盾。《箴言与省察》

52、 每个人都有坏习惯,而且根本无法根除。但是相当多的人会为了自己的坏习惯,或为了不是罪大恶极的坏习惯而毁灭。《箴言与省察》

53、 傻子的三部曲:男人傲慢,小姐爱恋,女人嫉妒。《箴言与省察》

54、 古谚有云:“不耻自己空虚的赞赏。”事实上不一定如此。但是每个人都不会想去知道别人不当的批评。《箴言与省察》

55、 当我犯错时,每个人都会发觉。当我吹牛时,谁也不会注意。《箴言与省察》

56、 我所做的各种正确行为,我已不挂在心上。但是无心犯下的错误,却如幽灵般地不肯从我眼中消失。《警世性》

57、 当我们与施恩于自己的人见面时,立刻会想起他的恩情。如此,当我们与接受自己恩惠的人见面时,也会渐渐地不去想自己所施的恩惠。《箴言与省察》

58、 彩虹出现十五分钟,人也不会转头去看。《箴言与省察》

59、 对学生而言,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必须与老师对抗来重建自己。老师给的东西越强,学生只会更不满,绝望只会更大。《箴言与省察》

60、 我无法忍受教诲,因为我在年轻时已经领教得太多了。《箴言与省察》

61、 如果贤人不犯错,愚人如何能不绝望呢?《箴言与省察》

62、 缺点不一定是每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箴言与省察》

63、 人到老时,越宽宏大量越好。因为别人犯的错误,全部都是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箴言与省察》

64、 即使再伟大的入,还是经常会为了一个弱点,而与他的世纪扯上关系。《箴言与省察》

65、 和解时代的各种错误是件困难的事。如果背道而行就会被孤立,但是即使能和解得了,也得不到名誉与喜悦。《箴言与省察》

66、 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智慧在神的面前,只不过是属于愚蠢之列,人干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活到七十岁呢?《箴言与省察》

67、 人经常不能从眼前的对象中看出什么,但是却能恶作剧地看到所有已知、已理解的事情。《箴言与省察》

68、 没有必要在俗恶的东西上面浪费任何言词。因为俗恶的东西一出现,马上会遭到死亡灭绝的命运。《箴言与省察》

69、 将身体上颜色、纹身,是回归兽性的行为。《箴言与省察》

70、 我对大部分的事都保持沉默。因为我不迷惑众人,而且即使我生气时他们仍然高兴时,我也觉得很满足。《箴言与省察》

71、 虽然自己自觉好像渐渐误解别人,但是也不会在任何人面前乱说一句话。《箴言与省察》

72、 一个大型会议结束了,安静的学者也回家了。有人问:“为什么?”学者回答说:“我没有看过那本书。”《警世性》

73、 所有的人只听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箴言与省察》

74、 当人们重复别人的话时,总将别人的话作极大的改变,那是因为他根本不了解别人的话。《箴言与省察》

75、 传播自己的心意给别人是人类的天性,而原原本本地接受那些被传播的东西,则是教养的表现。《箴言与省察》

76、 在所有表示哲学、科学、宗教、历史,及大量推广各种意见的工作上,经常获得优势的人,是拥有容易理解适应普通状态下人类精神的想法及心地善良的人。如此一来,拥有高级意味教养的人,经常把多数人幻想成自己的敌人。《箴言与省察》

77、 我在我的客人中,最喜欢的人是快乐的男子。不能开自己玩笑的人,不能入最上等人种之流。《警世性》

78、 人都不想跟别人一起生活,而且也不能为了任何人而生活。能正确地洞察这件事的人,不但对尊重自己的朋友大有心得,而且也不会因受迫害而憎恨自己的敌人。人类只要同意了反对自己者的优点,就不容易得到重大的利益,那是因为,他已经给了他的反对者决定性的优越。《警世性》

79、 世界上如果有喜欢并追寻与自己同等东西的人,也一定会有喜欢追求反对自己东西的人。《警世性》

80、 不事先通知就突然拜访人的习惯,一般都是被禁止的。通常人都是想藉着这种访问,来取得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之人的想法,或者是提出对别人处境的看法。我一点都不想知道别人的想法。因为自己的想法已经够多、够难解决的了。《与米勒的谈话》

81、 诸君,请将这种反对的言论,静静地交给我。人在说话的时候,自己已经开始因自己而迷失了。《警世性》

82、 我不阿谀宗教或科学、政治上的所有事情。但是,大胆地说出心里想的事,却经常让我烦恼。《艾克曼·对话》

83、 如果是真正的同志,就不会长时间不和。但是个性不合的人,也不会永远一致,早晚都会分开。《箴言与省察》

84、 人世经历的秘密不能被公开,也不能公开。因为,里面有一颗一定会绊倒旅人的绊脚石。所以,诗人们常常在诗中暗示那个应注意的地方。《箴言与省察》

85、 人生中有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地方,那就是相信别人会引导我们。没有了这个信任,我们只能一边摸索,一边踏着蹒跚的步伐,走向自己的道路。有了它,我们无往不利。《箴言与省察》

86、 朋友会为了我们而跟我们为友,这对我们而言是一种体验。但是敌人对我们做的事就不算体验了。那是一种经验,我们如果不接近它,它就像无法预测的灾害、寒气、暴风雨、雨、雹一样,围绕在我们周围。《箴言与省察》

87、 曾经被烧伤的儿童都怕火,常常被太阳灼伤的老人也害怕晒太阳。《箴言与省察》

88、 我们不需要——为了了解天空为何到处都是蓝蓝的一片,而环游世界一周。《箴言与省察》

89、 啊!人应该希望什么呢?静静地置身于可以保护自己的地方?四处活动?简单地建立自己的家?过着露天生活?倚靠着岩石生活?再坚固的岩石都会动摇。《诗集》

90、 天地永远像稳如磐石的法则,所以岁月才会年复一年地重演着。春天交棒给夏天,丰富的秋天亲切地向冬天招手。岩石沉甸甸地盘踞着,水花扬起轻浪,从云彩笼罩的断崖上滚滚而下。松树永远是那么翠绿,即使落叶繁盛,它也悄悄地在冬天时,把幼芽孕育成强壮的枝干。一切都在法则下生长、死亡。但是支配宝贵人类生命的,竟是不定的命运。《诗集》

91、 我从各种经验得知,世界上有比欢乐中无法追求到的满足更高的感情,但是在这个更高的喜悦中,结合力量的秘密宝物,已被隐藏在不幸之中。《美丽灵魂的告白》

92、 世界是宽广、美丽的,但是我却由衷地高兴自己拥有一个小庭园。这个庭园虽小,却是自己的庭园,它的土地更不需要园丁的灌溉。倾心于自己庭园的人,拥有名誉、快乐与喜悦。《艾克曼·对话》

93、 人类勉强地将自己拉离自己,只是徒然伤害自己、废弃自己。同时,这也是极不自然的事。《诗与真实》

94、 男人烦恼外界的事情,必须创造财富、保护财产、参与国家的行政,总是被周围的事情左右。一方面想支配,实际上又无法支配;一方面想理想些,但是又必须顾及政略;想要光明正大却又隐瞒;想要正直却又不得不说谎。为了不可能完成的目的,必须在瞬间放弃与自己最协调且最宝贵、钟爱的。相反地,主妇却实际地支配内部。她们可以完成全家人所有的活动与所有的满足。我们除了实行信任正确与善念外,除了实际将有目的的手段归自己外,何处有人类至高的幸福?所以,除了在家里外,哪里有我们最接近的目的?因为不断地需求日常用物,所以,我们会经常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自己与家人准备厨房、地窖及各类的贮藏品。如此不断地实行这种正常活泼的秩序,是所有主妇必备的正确规则活动。《学习时代》

95、 生之喜悦虽大,但有自觉的生之喜悦更大。《西东诗集》

96、 才能形成于寂静之中,性格则形成于世间的激流之中。《特梭》

97、 与妇人的交际是良风美俗的基础。《箴言与省察》

98、 华丽的建筑与房间,是属于王侯与富翁的。住在那些建筑中,会越来越安定、满足、无所求。我的个性完全不适合。《艾克曼·对话》

99、 属于安乐的各种东西,完全不适合我的个性。如你所见,我的房间里连一张沙发也没有,我总是坐在老木头椅子上。为了头部而睡个枕头也是两、三周以前的事。只要置身于安乐优美的布置中,想法会变得散漫,情绪也会变得安乐、消极,这是从年轻时便养成的不同于他人的习惯。况且,华丽的房间与优美的家具,是为了没有思想或不想有思想的人而专门设计的。《艾克曼·对话》

100、 我们满足于所有平凡的东西,没有什么好觉得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安于平凡,简直就像与朋友痛快畅饮般地随随便便。《箴言与省察》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