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小报图片,宝应房产网,牡丹江地图
◎教育上有种种对立,如劳动与闲暇的对立,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身体与精神的对立,心理状态与物质世界的对立,回顾一下这些对立背后的理智的臆断,就可以明白,它们最终表现为职业教育与文化修养的对立。
◎一种职业只不过是人生活动所遵循的方向,使这些活动因其结果而让个人感到有意义。
……职业的对立面既不是闲暇,也不是文化修养。
它的对立面,在个人方面,是盲目性、反复无常和缺乏经验的积累;在社会方面,是无根据的炫耀自己和依赖他人过寄生生活。
职业是一个表示有连续性的具体名词。
它既包括专业性的和事务性的职业,也包括任何一种艺术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以及有效的公民品德的发展,更不必说机械劳动或从事有收益的工作了。
……按一般习惯原理,无疑有一种倾向,即所有特异的职业都会变得过分强调它的专门化的一面,过于排斥一切,而全神贯注于它的一个方面。
这就是说,注重技能或技术方法,而牺牲所包含的意义。
因此,教育的任务不是要助长这种倾向,而是要预防这种倾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者不仅是科学家,教师不仅是教书匠,牧师不仅是穿着牧师服装的人,等等。
◎职业是唯一能使个人的特异才能和他的社会服务取得平衡的事情。
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
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未能发现他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事业。
◎职业给我们一个轴心,它把大量变化多样的细节贯穿起来;它使种种经验、事实和信息的细目彼此井井有条。
……职业好像磁铁一样吸收资料,又好像胶水一样保存资料。
这样组织知识的方法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是和需要联系的;它表现于行动,又在行动中重新调整,永远不会停滞。
如果事实的分类、选择和整理是有意识地为了纯粹抽象的目的而进行的,无论在可靠性还是在效果上都断然比不上迫于职业的需要而组织的知识。
比较起来,前一种知识是刻板的、表面的、无趣味的。
◎比方说,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有关工程的事物有理智的兴趣,也有社会的兴趣,并且决定把工程当职业。
他这样做,最多不过是画出一个将来发展方向的轮廓。
这是一种用来指导将来活动的草图。
这样发现的专业,就好像在哥伦布踏上美洲海岸时,就说是发现了美洲。
◎未来对无限的更为详尽和广泛的事物的探险还有待于进行。
如果教育者以为职业指导可使人对职业作出确定的、无可改变的和完全的抉择,那么,教育和所选职业都很可能流于呆板,阻碍将来的发展。
在这个范围内,所选择的职业将使有关的人永远处于从属的地位,执行别人的聪明才智,而那些发号施令的人的职业,却容许他们更加灵活地活动和重新调整。
◎很多教师或作家,他们写文章为文化修养和人道主义辩护,抵抗专门化的实用教育的侵入,他们称自己的教育为自由教育,但不承认这种教育主要就是训练他们的特定职业。
他们不过已经习惯于把他们自己的职业看作本质上是文化修养性质的,而忽视其他职业也有文化修养的可能性。
这些区别的根源无疑是由于一种传统,就是当一个人的工作对特定的雇主负责,而不是对终极的雇主即社会负责时,才承认他的工作是职业。
◎经常有一个危险,就是教育将会永远沿袭为少数人而设的旧传统,……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任务在于提供刺激学生的反应和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环境。
归根到底,教师所能做的一切在于改变刺激,以便反应尽可能使学生确实形成良好的智力的和情绪的倾向。
◎由于人生的各种职业彼此隔离,教育的价值也有被分割的趋势……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不同的科目代表不同的价值。
因此,必须集合各种科目来构成课程以照顾到许多独立的价值。
……结果是课程拥挤,学生负担过重和精神涣散,以及狭隘的专门化危及教育的本意。
但是这些不良的后果,通常使人增加一些同样的东西作为补救。
当他们认识到完全的生活经验的要求终究不能满足时,他们便不把缺陷归之于现有各科教学的彼此不相关联和范围狭隘。
这种理论,便是改造教学制度的基础。
他们引进别的科目,以补救课程的不足,必要时开办别的学校。
至于反对课程拥挤、学习肤浅和学生精神涣散的人,通常也只求助于数量的标准,补救的办法是删去很多科目,把这些科目看作一时的风尚和装饰。
◎教育上的这种情况代表了其与社会生活中的区分和隔离。
丰富的和均衡的经验中的各种各样兴趣被撕得支离破碎,沉淀在各自分开的制度之中,各有其独立的目的和方法。
例如,商业就是商业,科学就是科学,艺术就是艺术,政治就是政治,社会交往就是社会交往,道德就是道德,娱乐就是娱乐等等。
每一科目各有其特殊的目的和进行的途径,各有其独立的领域。
每一件事只是在外表上偶然对别的事有所贡献。
所有这些事情通过并列和相加、集拢而构成生活的整体。
◎他们力求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更大的自由。
他们希望有更大的力量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发动变革;更大的运动规模和由此带来的运动中包含的观察和观念有更大自由。
他们不要孤立于世界,而要更紧密地与世界联系。
他们要直接形成他们有关世界的信念,但不是通过传统。
他们要和他们的同辈建立更紧密的联合,以便能更有效的相互影响,并且为共同的目的联合他们各自的行动。
◎人们必须自己观察,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论,并且亲自检验这些理论。
这种方法是把教条当做真理强加于人的方法的唯一替代办法。
◎理智的个人主义在某些专门的领域还是被人容忍的,例如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科目以及由这些科学所产生的专门发明。
但是,把类似的方法应用于道德以及社会、法律和政治方面的问题,却是被人否定的。
在这些问题上,教条还是至高无上的。
通过启示、直觉或我们祖先的智慧,众所周知的某些永恒的真理对个人的观察和思索设置不能逾越的限制。
……“权威”理论留出了一块神圣的真理领域,这一领域决不能受到信念变化的侵袭。
在教育上,重点也许不放在永恒真理上,而是放在书本和教师的权威上,个人的不同意见是被阻止的。
◎科学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应该抛弃把先人之见强加于自然的企图,要成为自然的谦逊的解释者。
人在理智方面服从自然,就能在实际方面学会指挥自然。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人要通过科学控制自然,把自然的能量用来实现他自己的目的。
◎人们总是从被批准为知识的东西出发,并批判地考察这种知识所依据的基础;他们注意有什么例外;他们运用新的技术装置揭露与原来深信的东西不一致的论据;他们运用他们的想象力设想一个不同于他们祖先所信赖的世界。
这项工作是一件一件零敲碎打的工作,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但是所有修正的净结果,等于先前关于世界的许多概念的一场革命。
所出现的情况便是对先前种种理智习惯的改造,……每一个新的观点,每一个不同于流行信念所认可的事物的概念,必须来源于个人。
◎我们曾经指出许多哲学上的认识论,……这些认识论把个人的心理看作独立的实体,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完全的,孤立于自然,所以也孤立于他人。
所以,一种合理的理智的个人主义,也就是进步所不可缺少的对过去种种信念的批判改造的态度,可以明确地表述为道德的和社会的个人主义。
当心理的活动从习惯的信念开始,并努力实现信念的改造,以赢得普遍的信服时,个人和社会之间就没有对立了。
个人在观察、想象、判断和发明中理智上的变异只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正如遵守习惯是社会保存的动力一样。
◎学校是纯粹个人主义式学习方法和社会行动之间以及自由和社会控制之间这种虚构的对立表现得最鲜明的机构。
这种对立反映在缺乏社会的气氛和学习的动机,和在学校管理方面造成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的分离;学校更很少有机会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
这种可悲的情境,难道不是由于原理本身仅仅是听人讲讲的事吗?这个原理只是被人宣讲,被人讲课,被人写作罢了。
◎每一个成年人在他先前的经验和教育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各种经验的价值的某种标准。
他已经学会把诸如诚实、亲切、坚持、忠诚等品质看作美德;把文学、绘画、音乐方面的某些古典作品作为审美的价值等等。
……父母和教师往往把这些标准教给儿童,但他们忽略了一种危险,就是这样教授的标准将仅仅是一种符号或是象征性的。
就是说,大多数是传统的和文字的标准。
实际上,儿童的工作标准不同于表面上承认的标准,它依靠儿童自己在具体情境中特别欣赏的有深刻意义的东西。
……别人给他留下的那些作为标准的大公无私的职责和德行的深刻印象,依然是纯粹的符号,不能适当地变为现实。
他的“知识”是间接的;这种知识只说明别人把大公无私珍视为一种优良品质,如果他能表现这种品质,别人就尊重他。
因此,一个人公开承认的标准和他的实际标准,这两种标准便发生分裂。
◎从经验中学习,从只是跟经验有关的书本或别人的言论中学习,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但是学校却同社会生活的通常情况和动机如此隔离,如此孤立起来,以至于儿童被送去受训练的地方正是世界上最难得到经验的场所,而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的训练的源泉。
◎这种心理分裂情况,一方面从事大家承认的、公共的和对社会负责的事情,另一方面又纵容私人的、不守规章的和受压制的思想活动。
……有时所谓“严格训练”,即外面的强制压力,就有这种趋势。
用所做的事情以外的奖赏作为动机,也有同样的后果。
一切使学校教育仅仅成为预备工作的做法也有这种倾向。
教育的目的不是学生目前所能理解的,必须借用其他力量使他注意所布置的作业。
……过去强调活动技能不用任何思考的练习,这种练习没有目的,只是养成机械的技能,其危害也同样严重。
◎每当一项工作变成苦役的时候,做事的人就对工作过程的价值失去了兴趣,而只关心行为的结果。
◎学校中学习的教材和社会群体的习惯和理想之间联系的纽带被伪装以至掩蔽。
两者之间的连结变得那么松散,往往显得好像彼此毫无联系;好像教材不过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存在的知识,好像学习仅仅是为教材自身而去掌握它,而不考虑任何社会价值。
◎目前学校可悲的弱点在于,它所致力的是在社会精神的条件显然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培养社会秩序的未来成员。
◎学校科目过分复杂,课程和功课过分拥塞,所产生的最永久的恶果并不是随之而来的忧心忡忡、神经紧张和肤浅的理解(尽管这些后果是严重的),而在于不能使学生理解真正认识一件事和真正相信一件事的含义。
◎问题不在于使学校成为制造业和工商业的附属机关,而在于利用工业的各种因素使学校生活更有生气,更富于现实意义,与校外经验有更密切的联系。
……这种改造标志着一种社会,其中人人都应从事一种职业,使别人的生活更有价值,更能认识连结人们的纽带,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这种改造意味着一种事态,每个人对他的工作兴趣不是勉强的,而是明智的,即每个人的工作都是和自己的能力倾向志趣相投的。
◎一个人所碰到的事和他所作出的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系,他对他的环境所做的事和环境对他作出的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系,正是在此程度上,他的行为和他周围的事物获得了意义。
他学会了解他自己和人与事物的世界。
有目的的教育或学校教育,应该设置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使这种相互作用获得许多意义,这些意义如此重要,以致反过来变成进一步学习的工具。
- 1.关于管理的名言_小马感悟网
- 2.尼采的诗_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_小马感悟网【4】
- 3.关于管理的名言警句_小马感悟网
- 4.杜威名言_杜威说过的名言
- 5.比尔盖茨金句子_金句_小马感悟网
- 6.海明威老人与海_代表作品赏析_小马感悟网【10-2】
- 7.安内特.布鲁肖的诗经典句子_名句名言赏析【十】
- 8.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经典语录_投资名言_小马感悟网
- 9.安内特.布鲁肖写给老师的诗
- 10.企业管理名言名句_小马感悟网
- 11.卡尔威特的教育名言语录_小马感悟网
- 12.爱尔兰叶芝简介及名言名句_经典语录_小马感悟网
- 13.乔治·索罗斯基金投资名言_经典理财语录_小马感悟网
- 14.池田大作名言_经典语录_小马感悟网
- 15.巴菲特的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