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网络公司,佳能r306,刘梦珊

《袁氏世范》原文译文_作者-袁采【10-8】

【衣服不可侈异】

衣服举止异众,不可游于市,必为小人所侮。

[译文]

穿着打扮,言行举止与一般人不同,就不能在街市上行走,不然必定要为小人所侮辱。

【礼义制欲之大闲】

饮食,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求之,则为饕为馋;男女,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狎之,则为奸为淫;财物,人之所欲,而不可无也,非理得之,则为盗为贼。

人惟纵欲,则争端起而狱讼兴。圣王虑其如此,故制为礼以节人之饮食、男女,制为义以限人之取与。君子于是三者,虽知可欲而不敢轻形于言,况敢妄萌于心!小人反是。

[译文]

吃喝之事,是人们都愿意而不可或缺的,如果不从正道上争取,就会变得贪婪;男女之事,是人们都愿意而不可或缺的,如果不从正道上亲近它,就叫淫荡和过分;钱物之事,是人们都想要而不可或缺的,如果不从正道上得到它,就叫小偷和盗贼。

人是因为放纵自己的欲望,争执矛盾才会产生,官司才会出现。

圣明的君王担忧这一点,所以才制定了礼,以节制人们的吃喝、男女之事;制定了义,以限制人们的获取与给予。君子对于吃喝、男女、钱财这三样东西,虽然知道是人们的欲望所在,但却不敢轻易地说出来,更何况怎敢在心头萌生念头?小人却正与此相反。

【见得思义则无过】

圣人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此最省事之要术。盖人见美食而必咽,见美色而必凝视,见钱财而必起欲得之心,苟非有定力者,皆不免此。惟能杜其端源,见之不顾,则无妄想,无妄想则无过举矣。

[译文]

圣人说:“不去看想要的东西,使心里不受到扰乱。”这是最能省事的方法。因为人看见精美的食物就要吞口水,看见漂亮的女子眼珠就一动不动,看见钱财就一定会起想得到它的心愿。如果不是有坚强的抗拒力的人,都免不了这样。只有能够杜绝产生这些欲望的根源,遇见了也不去看它们,这样就不会产生欲望。没有妄想,就不会有错误的行动了。

【子弟当谨交游】

世人有虑子弟血气未定,而酒色博弈之事,得以昏乱其心,寻至于失德破家,则拘之于家,严其出入,绝其交游,致其无所见闻,朴野蠢鄙,不近人情。

殊不知此非良策,禁防一驰,情窦顿开,如火燎原不可扑灭。况拘之于家,无所用心,却密为不肖之事,与外出何异?

不若时其出入,谨其交游,虽不肖之事习闻既熟,自能识破,必短愧而不为。纵试为之,亦不至于朴野蠢鄙,全为小人之所摇荡也。

[译文]

世上有些人担心自己的孩子身心还未成熟,而喝酒、近女色、赌博、下棋一类的事,会使他们的心灵昏乱,以至于不讲品德,影响家庭的名誉。于是就把他们关在家里,控制他们的进出,断绝他们的交往,让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听不到,无知蠢笨,不近人情。

却不知道这不是个好办法。限制一旦放松,情窦马上就开了,就像火烧燃了整个草原,不可扑灭。更何况关在家里,没有什么可以操心的,暗地里做些不好的事,与到外面去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不如等他进出家门的时候,注意他与哪些人交往。即使有不好的事,见多了,听惯了,自然能够鉴别出来,一定会知道惭愧而不再去做。即使试着去做一做,也不至于无知蠢笨,完全被小人所左右牵制。

【兴废有定理】

起家之人见所作事无不如意,以为智术巧妙如此,不知其命分偶然,志气洋洋,贪多图得。又自以为独能久远,不可破坏,岂不为造物者所窃笑。

盖其破坏之人或已生于其家,日“子”日“孙”,朝夕环立于侧者,皆他日为父祖破坏生事之人,恨其父祖目不及见耳。

前辈有建宅第,宴工匠于东庑日:“此造宅之人。”宴子弟于西庑日:“此卖宅之人。”后果如其言。近世士大夫有言:“目所可见者,谩尔经营;目所不及见者,不须置之谋虑。”此有识君子知非人力所及,其胸中宽泰与蔽迷之人如何?

[译文]

家业正兴旺的人,看到所做的事,没有不如意的,以为是自己的聪明才智太高造成的。他不知道命运都是很偶然的,扬扬得意,贪图得到更多,又自以为唯有自己能永远兴旺下去,不可能衰败,岂不是会被造物主所暗中讥笑吗?

大概使他家庭衰败的人,已经出生在他家了,或者是儿子或者是孙子,早上晚上都环绕在身边的,都是以后给父亲、祖父的衰败闯祸的人。遗憾的只是父亲、祖父不能亲眼看到罢了。

前辈老人中有建造房屋的,在东厢房中宴请工匠说:“这是造房子的人。”在西房中宴请子女们说:“这是卖房子的人。”后来果然如他所说的一般。近来的士大夫有人说:“活着能看见的,随便设计规划一下;活着看不到的,就不需放在谋划考虑之内了。”这是有见识的君子知道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办到的。他的心胸很宽广平畅,与蒙蔽迷惑的入比一比,孰优孰劣呢?

【节用有常理】

人有财物,虑为人所窃,则必缄滕扃鐍封识之甚严。虑费用之无度而致耗散,则必算计较量,支用之甚节。然有甚严而有失者,盖百日之严,无一日之疏,则无失;百日严而一日不严,则一日之失,与百日不严同也。

有甚节而终至于匮乏者,盖百事节而无一事之费,则不至于匮乏;百事节而一事不节,则一事之费,与百事不节同也。

所谓百事者,自饮食、衣服、屋宅园馆、舆马仆御、器用,玩好,盖非一端。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年少主家事者宜深知之。

[译文]

人有钱财,担心被别人偷去,就一定要把它封起来锁起来,封闭得十分严密。担心花销太没有节制,以至于消耗掉了,就一定要计算、比较、衡量,支出、使用非常节约。然而也有非常谨慎也疏忽出漏子的,因为严格控制一百天,要一天都不疏忽才不会出漏子;严格控制一百天,只要疏忽了一天,那么一天疏忽与一百天都不严格也就是一样的了。

有非常节约却终至于缺乏财物的,这是由于一百件事都节约而没有一件事浪费,才不至于缺乏;一百件都节约而只要有一件事不节约,那么一件事的浪费,就与一百件事都不节约一样了。

所谓一百件事,吃喝衣服、房屋园林、馆园车马、器皿玩耍,总之不止一方面。豪爽和节约根据自己的财力决定,就不叫浪费;不根据自己的财力来花销,或者虽然财力可以承担,而过于奢侈,做些不必马上做的事,都是浪费。年纪轻而主管家务的人应该很明白这一点。

【居官与居家】

居官当如居家,必有顾藉;居家当如居官,必有纲纪。

[译文]

做官就像治家,一定要有凭借依据;治家就像当官,一定要有纲领纪律。

【周急贵乎当理】

人有患难不能济,困苦无所诉,贫乏不自存,而其人朴讷怀愧不能言于人者,吾虽无余,亦当随力周助。此人纵不能报,亦必知恩。

若其人本非窘乏,而以干谒为业,挟持便佞之术,遍谒贵人富人之门,过州干州,过县干县,有所得则以为己能,无所得则以为怨仇。在今日则无感德之心,在他日则无报德之事。正可以不恤不顾待之,岂可割吾之不敢用以资人之不当用?

[译文]

人有灾难不能度过,困苦无处倾诉,贫穷不能生活,而这个人本身又朴质腼腆,不愿向别人诉说,我即使没有多余的,也应当根据自己的力量加以帮助。这个人即使不能报答,也是知道你的恩惠的。

如果这个人本来不是窘迫缺乏财物,而是把访求当做职业,依仗自己巧言令色的本领,拜访遍当官的、有钱的人家的门,经过一州就向一州去乞求,经过一县就向一县去乞求,讨到一点就以为自己有本事,讨不到就把别人当仇人。在今天没有感激别人恩惠的想法,在以后也不会有报答别人恩惠的行动。这正可以不去管不去照顾他,哪里能把我都舍不得用的拿出来给不该用的人用呢?

【不可轻受人恩】

居乡及在旅,不可轻受人之恩。方吾未达之时,受人之恩,常在吾怀,每见其人,常怀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

及吾荣达之后,遍报则有所不及,不报则为亏义。故虽一饭一缣,亦不可轻受。前辈见人仕宦,而广求知己。戒之日:“受恩多,则难以立朝。”宜详味此。

[译文]

不管是住在乡里还是在外地,都不能够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恩惠。当我没有生活来源的时候,接受别人的恩惠,常记在心中,每当看到这个人,常怀着尊敬和畏惧,而别人也认为他对我有恩,经常有一种有恩于我的表情。

等到我显达之后,全都报答则没有能力,不报答则于道义有亏,所以即使一碗饭、一块布,也不能轻易接受。前辈们看到别人当官,到处去拉关系。就警告他们说:“接受别人恩惠太多,就难以秉公为朝廷办事。”应该细心地体会这一句话。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