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黄褐斑怎么办,诗经·采薇,大卫摩根

名人家风家训格言小故事

家训故事赏析

【原文】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日:“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日:“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明代袁黄《了凡四训》。

【译文】

什么是偏、正呢?从前吕原先生刚刚辞去宰相的职位,回到故乡,当时天下人都非常敬仰他,就像对待泰山和北斗星一样。有一个乡下人喝醉酒后辱骂他,吕先生不为所动,并对他的仆人说:“不要和喝醉酒的人计较。”并关了门避开他,过了一年,那个人因犯了死罪而被捕入狱。吕先生才懊悔地说:“假使当时稍微与他计较一下,送到官府惩治一番,便可以通过小小的惩罚让他有所戒惧。我当时只想心存仁厚,没想到反而纵容了他的恶习,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这就是以行善之心却做了不善的事的例子。

【原文】

你的比赛问题固然是重负,但无论如何要作一番思想准备。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精神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成绩这种修养趁现在做起还来得及,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会精神上放松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的劳顿与疲乏的感觉。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那种疲乏很容易消除,休息一下就能恢复精力),而是操心(w。rry)!孩子,千万听我的话二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动,保管你有好成绩。紧张对什么事都有弊无利。

从现在起,到比赛,还有三个多月,只要凭“愚公移山”的意志,存着“我尽我心”的观念;一紧张就马上叫自己宽弛,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羊与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我保证你明年有成功。这个心理卫生的功夫对你比练琴更重要,因为练琴的成绩以心理的状态为基础,为主要条件!

你要我们少为你操心,也只有尽量叫你放松,这些话你听了一定赞成,也一定早想到的,但要紧的是实地做去,而且也要跟自己斗争;斗争的方式当然不是紧张,而是冲淡,而是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末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利!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地想想,念一二首诗玩味一下。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谁都只有二十四小时,不是安排得严密,像你这样要弄坏身体的。人家技巧不需苦练,比你闲,你得向他们婉转说明,这一点上,你不妨常常想起我的榜样,朋友们也并不怪怨我呀。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做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

——《傅雷家书》。

二、家训故事1.嵇康劝诫儿子恭谨小心晋代的狂士嵇康在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家诫》。中说:“…….I临乐则肆情,处逸则极意。故虽繁华熠耀,无结秀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夫言语君子之机,机动物应,则是非之行著矣,故不可不慎。若于意不善了,而本意欲言,则当惧有不了之失,且权忍之。后视向不言此事,无他不可,则向言或有不可,然则能不言,全得其可矣……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知。彼知我知之,则有忌于我。今知而不言,则便是不知矣。若见窃语私议,便舍起,勿使忌人也。或时逼迫强于我共说,若其言邪险,则当正色以道义正之,何者?君子不容伪薄之言故也……”嵇康的《家诫》。中这段话的大意是:“……遇到快乐的事情则控制不住感情,处在轻松的境地时就极度放松,根本无法控制。这样的人虽然天资很好,繁华美丽,但不会有优秀的成就;即使一整年都很勤快,也不会有一日功成名就的结果二看到这样的情况,君子就不得不叹息了……语言这个东两,是君子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应用之时,君子的是非态度等都会通过它轻易显示出来。所以,说话之时不能不谨慎。如果讲出一些话会产生一种难以停止的欲望,虽然本来很想讲,也应当考虑到一直讲下去可能引起的过失与其他不当的后果,应当先忍着不说。事后再来看自己不讲的这件事,也没什么不合适的,而说出来却可能有不当之处;因此能不说的话,也就尽量不说了,以保证少做些不该做的事……凡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不要勉强自己去知道别人都知道的事情。如果那人知道你知道他的私密,则将对你有所忌讳。假如你看到道了不说,就像不知道一样。如果见到别人背着你在窃窃私语,就起来离开,不要使人忌讳。有时会遇到别人强迫你和他一起说,如果那人讲的内容都是邪恶艰险的,则应当正色对之,以道义之说导正他的言语。为什么?因为君子是不能容忍虚伪浅薄的语言……”有意思的是,晋代的狂士嵇康在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家诫》。中,却与他一生中行事的原则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晋代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不但普通民众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就是当时的一些文人名士,也难以坚持自己的人格、过一种平静恬淡的日子。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人狂傲放浪,当时的一些高官和名流他都不放在眼里,因而得罪了很多人,并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嵇康死时,儿子只有十岁。临死前,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嵇康要告诉儿子的,只是这样几件小事:好几个人从长官那里离开时,不要走在最后,免得别人认为你存心走在后面向长官告密;聚会时有人争论,你要马上离开现场,因为你不管站在哪一边都要得罪人——两边都不站?那就要同时得罪两边的人了!再有,有人劝你饮酒,哪怕你不想喝,也要端一下杯子,这样才能不让人记恨……这些处世之道,嵇康都是懂的,他在众人面前那么狂傲,都是故意的,他的生存中,其实也是充满了痛苦与无奈的!

他不希望儿子也像自己这样,所以劝诫儿子要恭谨小心地为人。

希望儿子过得比自己好,是天下所有做父亲的相同愿望。不愿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又是多少父亲的心声呢?愿与不愿间,都是满满的父爱12.郭子仪虚怀能容唐代大将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原本在节度使史思顺手下当差,但二人长期不和,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史思顺外调,郭子仪因才华出众而被任命为节度使,李光弼担心郭子仪公报私仇,欲带兵逃走,但又有点犹豫不决。当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时,唐玄宗命郭子仪领兵讨伐。身为大将,此时正是报效国家的时刻,李光弼找到郭子仪说:“我们虽共事一君,但形同仇敌,如今你大权在握,我是死是活,你看着办吧!但恳请放过我的妻儿。

营帐里的气氛顿时凝固起来,众多将领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郭子仪感情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但郭子仪毕竟有大将风度,他握住李光弼的手,眼含热泪说:“国难当头,皇上不理朝政,作为臣子,我们怎能以私人恩怨为重,而置国家安危存亡于不顾呢?”

李光弼被郭子仪的诚心所感动,他在战斗中积极出谋划策,打败了叛军。郭子仪推荐李光弼当上了节度使。后来,李光弼的权力也日益增大,与郭子仪同居将相之职,二人之间没有半点猜忌之心。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它不仅因为郭子仪虚怀能容,宽广能恕,更因为诚心感动人而获得双赢。就像廉颇与蔺相如的关系一样,郭子仪与李光弼的友谊也成了千古佳话。

【3.粱实秋的教子经验】

梁实秋(1902-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1915年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执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等校,创办《新月》。杂志,是“新月派”代表人物。1949年去台湾,从事英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文学之批评论》。《雅舍小品》。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四十卷,并主编了《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十分喜爱孩子,也有自己的教子方法,我们通过他的文章来看看他是如何看待儿童教育的。

梁实秋写过一篇文章,叫《孩子》。,他在文章中说:……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但是他随即更正说:‘是给我们挣钱的。’孩子的回答全对。爹妈全是在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陡然被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

……我想起一个外国的故事。

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踌躇满志,再也不肯下来。那木马不是为出售的,是商店的陈设。店员们叫孩子下来,孩子不听;母亲叫他下来,加倍不听;母亲说带他吃冰淇淋去,依然不听;买朱古力糖去,格外不听。

任凭许下什么愿,总是还你一个“不听”。当时演成僵局,顿成胶着状态。最后一位聪明的店员建议说:“我们何妨把百货商店特聘的儿童心理学专家请来解围呢?”众谋佥同,于是把一位天生有教授面孔的专家从八楼请了下来。专家问明原委,轻轻走到孩子身边,附耳低声说了一句话,那孩子便像触电一般,滚鞍落马,牵着母亲的衣裙,仓皇遁去。事后有人问那专家到底对孩子说的是什么话,那专家说“我说的是:‘你若不下马,我打碎你的脑壳!’”这专家真不愧为专家,但是颇有“不孝”之嫌。这孩子假如平常受惯了不兑现的体罚、威吓,则这专家亦将无所施其技了。….

孩子中之比较最蠢、最懒、最刁、最泼、最丑、最弱、最不讨人欢喜的,往往最得父母的钟爱。此事似颇费解,其实我们应该记得《西游记》。中唐僧为什么偏偏喜欢猪八戒。

谚云:“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恣肆些,大了自然会好。可是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

梁实秋在文章《孩子》。中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就是孩子就像小树‘样,不能任其发展,需要约束和管教,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成大树,成栋梁!

【原文】

太子太傅疏广乞骸骨归乡里,天子赐金二十斤,太子赠以五十斤。广日令家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相与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何,趣卖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日:“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大人所劝,说君买田宅。”

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日:“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

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盖其过而生怨。”

一北宋司马光《四库全书·家范》。

【译文】

太子太傅疏广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皇上赐给他黄金二十斤,太子又赐给他五十斤。疏广每天命家里人摆酒设宴,款待本族人、朋友和宾客,与这些人吃酒娱乐。他好几次向家里人询问金子还剩下多少,让家里人把金子都卖掉来置办酒食。这样过了一年多,子孙们悄悄对疏广所敬重和信任的疏广的兄长说:“子孙们都希望老人在朝廷的时候多挣下些产业田宅,现在家里将皇帝和太子赏赐的一点金子快要吃喝光了,他能够听从您的劝告,您应该劝说老人买一些田地房产,不要把钱都用于吃喝。”疏广的哥哥找机会把儿孙们的意思告诉了疏广。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吗?我难道不懂得为儿孙们打算吗?我是觉得家里本来就有一些田地和房舍,如果他们能够勤俭持家,足够他们吃喝穿戴的,而且生活水平也能和一般人相同。现在再给他们添置一些家产,他们就会以为家里很有钱,这样只能让他们学得懒惰,没有什么好处。即便是贤惠的人,财产多了也会使他们觉得有依赖而丧失奋发向上的志向;如果是愚蠢的人,财产多了更会因为放纵而增添他们的过失。而且,一般来讲,有钱的人,容易招致别人的怨恨。我就要死了,应该教育他们懂得这些道理。我不愿去增加他们的过失,也不愿让他们成为别人怨恨的对象。”

【原文】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自可营,勿用念甘旨。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但汝问起居,余事勿挂齿。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以坚操履,相以勉讲学。事业在积累,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汝去三年归,我倘未即死。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南宋陆游《陆游集·剑南诗稿·送子龙赴吉州掾》。

【译文】

你身为吉州的官员,只饮吉州的水,一枚小钱也公私分明,谁还敢背地里议论你呢?你要积聚俸禄给长女阿惜出嫁用,要选择学问好的老师来教育长子元礼。我自己会安排好饮食,用不着你挂念。衣服破了,大不了露出手肘,鞋子破了,大不了露出脚丫,这样出门虽然会被人嘲笑,但到了归处就可以美美地睡觉了。益国公好像高山一样受人敬重,凭着世交旧好,你或许可以受到接见。能见到就算很荣幸了,一定不要提出什么要求。

再如杨万里,清正廉洁无人可比,他一听见俗人说俗话,就认为把他的耳朵弄污秽了,回家后还要洗耳三天。你去时,只可问有关起居的事,其他什么都不要说。陈希周是世交好友,杜敬叔是同乡,他们不但能诗善文,而且能坚持正直廉洁的操行,可以和他们一起切磋学问。事业的成功在于积累,仁义本来不是天生或者为某些人所独有,只要认真坚持实践,就可以成为一个品德完美的君子。你三年后才能回来,我倘若还健在,你要经常寄书信回家。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说到骄傲,我细细分析之下,觉得你对人不够圆通固然是一个原因,人家见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个原因,而你有时说话太直更是一个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见恩德,听了她弹琴,你说她简直不知所云。这说话方式当然有问题。

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吗?

有一夜快十点多了,你还要练琴,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像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妈妈要你加衣,要你吃肉,你也常用这一类口吻。你惯了,不觉得;但恩德究不是亲姐妹,便是亲姐妹,有时也吃不消,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与你共勉之!——从这些小事情上推而广之,你我无意之间伤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难怪别人都说我们骄傲了。我平心静气思索以后,有此感想,不知你以为如何?

人越有名,不骄傲别人也会有骄做之感,这也是常情,故我们自己更要谦和有礼!

择益友远损友,把握交友之道青少年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自我认知意识和道德法制约束相碰撞的激烈时期,这一时间段中,如果能够慎重把握交友之道,选择益友,远离损友,并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将有益于自身健康成长。

当我们遭遇挫折、危难时,特别需要朋友的帮助与支持,而这时也最能体现出谁是真正的朋友,因此我们在结交朋友时要有所选择。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些朋友进行交往,发展深厚的友谊呢?本章先贤们的一些家规家训可以给我们正确的答案。

【原文】

人之居世,忽去便过j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老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作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三国王修《诫子书》。

【译文】

人生在世,很快就过去了。日。光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大禹不喜欢直径达一尺的玉璧而去爱惜短暂的光阴。时间一去不复回,如同老人难回少年一样。希望你早有所成,一定要好好读书,并且学会怎样做人。你如今离乡背井,跋山涉水,与兄弟、妻子儿女相别,是想让你去见识行事做人,效仿道德高尚者的清远节操,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立志做一个道德完美的人,结交朋友一定要慎重。善恶好坏的关键也在这里。与人交往时的行为举止,一定要以让字当先;话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说,做事必须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才能进行。这中间还有一个真情实感的问题,违背了这一点,就会一事无成。父亲想让儿子好,除了不能杀身把生命送给儿子外,其余都在所不惜。

【原文】

乡曲士夫,有抉术以待人,近之不可,远之则难者,所谓君子中之小人,不可不防,虑其信义有失,为我之累也,农、工、商、贾、仆、隶之流,有天资忠厚可任以事、可委以财者,所谓小人中之君子,不可不知,宜稍抚之以恩,不复虑其诈欺也。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译文】

乡村里面的一些人,有的在待人接物时玩弄手腕,离他近会被耍,离他远又被他责难,这就是所说的君子中的小人,对这种人不能不提防,害怕他不讲信义,连累了我们。在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奴仆等这一类人中,有天性忠厚老实、可以把事托付给他去办、可以把财物托付给他去保管的,这些人就是所说的小人中的君子,不能不了解这些人,应当用恩惠来安抚他们,这样就不必考虑他们会欺诈人了。

【原文】

世人有虑子弟血气未定,而酒色博弈之事,得以昏乱其心,寻至于失身破家,则拘之于家,严其出入,绝其交游,致其无所见闻,朴野蠢鄙,不近人情。殊不知此非良策。禁防一弛,情窦顿开,如火燎原,不可扑灭。

况居之于家,无所用心,却密为不肖之事,与出外何异?不若时其出入,谨其交游,虽不肖之事习闻既熟,自能识破,必知愧而不为。纵试为之,亦不至于朴野蠢鄙,全为小人之所摇荡也。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译文】

世上有人考虑到年轻人尚未成年,血气不足,好酒色、赌博这些事,会扰乱他们的心神,以至于丧失品德,败坏家业,于是把年轻子弟拘留在家里,严防他们的出入,断绝他们和外界的往来,以至于使这些年轻子弟孤陋寡闻,不懂得人情道理。这样教子并非良策,一旦对他们的管教松弛下来,这些年轻人的本性就会暴露,如同野火燎原,不可扑灭。况且把他们拘留在家里,整天无所事事,就会偷偷地做些不该做的事.这样一来和让他们外出有什么区别呢?不如按时让他们出去,告诉他们交朋友要谨慎,对于那些不该做的事他们眼见耳闻,心中有数,自然能够看得出来,一定知道羞愧而不做那样的事。即使试着去做那样的事,也不会孤陋寡闻,被小人愚弄。

【原文】

起家之人,易为增进成立者,盖服食器用及吉凶百费,规模浅狭,尚循其旧,故日入之数,多于日出,此所以常有余。富家之子,易于倾覆破荡者,盖服食器用及吉凶百费,规模广大,尚循其旧,又分其财产立数门户,则费用增倍于前日。子弟有能省用,速谋损节犹虑不及,况有不之悟者,何以支持乎?古人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盖谓此尔。大贵人之家尤难于保成。方其致位通显,虽在闲冷,其俸给亦厚,其馈遗亦多,其使令之人满前,皆州郡廪给,其服食器用虽极华侈,而其费不出于家财。

逮其身后,无前日之俸给、馈遗使令之人,其日用百费非出家财不可。况又析一家为数家,而用度仍旧,岂不至于破荡?此亦势使之然,为子弟者各宜量节:——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译文】

创立家业的人,之所以能够把财富越积越多,就是因为他们在服装、饮食、器皿、用具上以及在红白喜事的操办和各种日常花费上都很节俭,遵循发家之前的规矩,从不铺张浪费,因此,每天收入的钱财总要多于支出的,所以他们能经常有所剩余。富家子弟之所以容易倾家荡产,就是因为他们在服装、饮食、器皿、用具上花费太多,操办红白喜事规模太大,总要依循旧制,并且数位兄弟又把财产分开各立门户,这样日常费用就比从前增加了好几倍。子弟中有的人能节省费用,做长远打算恐怕都来不及呢,何况有尚未省悟的子弟,又拿什么把家业支撑下去呢?古人说:“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再回到节俭就困难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权贵人家也不能保证子孙永不败坏家业。当他们身居高位的时候,即使不是主管要害部门,国家发给的俸禄供给十分丰厚,别人赠送给的礼物钱财也很多,他们面前那么多差役仆从,费用都是由州郡官方供给,他们的服饰、饮食、器皿、用具虽然都极其豪华奢侈,但那些费用都不是由自家财产中支付的。等到这些权贵的后世子孙没有父祖辈做官时国家拨给的俸禄供给,也没有别人赠送的钱财礼物时,差役仆从的薪水、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费用,都不得不从自家财产中支出。况且后世子孙又把一家分成好多家,而各种用度还和往昔一样,怎能不倾家荡产呢?这也是形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事,做子弟的,都应量人为出,勤俭持家。

【原文】

人有财物,虑为人所窃,则必缄滕扃镝,封识之甚严。虑费用之无度而致耗散,则必算计较量,支用之甚节。然有甚严而有失者,盖百日之严,无一日之疏,则无失;百日严而一日不严,则一日之失与百日不严同也。

有甚节而终至于匮乏者,盖百事节而无一事之费,则不至于匮乏,百事节而一事不节,则一事之费与百事不节同也。所谓百事者,自饮食、衣服、屋宅、园馆、舆马、仆御、器用、玩好,盖非一端。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不量财力而为之,或虽财力可办,而过于侈靡,近于不急,皆妄费也。年少主家事者宜深知之。

——南宋袁采《袁氏世范》。

【译文】

人们有了财物后怕被他人偷盗,就用绳索捆上,再加上锁,严格地贴上标志和封条。害怕日常花费没有计划而耗散家产,就会精心地计算一切花销,支出费用非常节俭。然而也有人虽然对日常花销精打细算,还是破了产,这是因为一百天谨慎地花销,没有一天疏忽,才不会破产;一百天在花销上谨慎,有一天疏忽放任,那么这一天的疏忽放任与一百天不谨慎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有人十分节俭,但最后还是到了资财匮乏的地步,这就是因为在各种事情上都节俭,没有一件事情上破费,则不至于穷困;在各种事情上都节俭而在一件事上不节俭,那么这一样事情的破费与各种事情都不节俭的后果是一样的。所说的各种事情,就是饮食、衣服、住宅、园林、馆舍、车马、仆人差役、器皿用具、占玩,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

对这些事物的使用,富足或节俭按自己的财力来定,就不算是浪费。不根据自己的财力去做,或是虽然有这份财力却过于奢侈浪费,做的事也不是紧急要办的事,都是乱花费。主持家事的年轻人应该深深清楚这一点。

【原文】

或日:既有子孙,当为子孙计,人之情也。余日:君子岂不为子孙计?

然其子孙计,则有道矣。种德,一也。家传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受以资身之术,如才高者,命之习举业,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经营生理,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如此八者,岂非为子孙计乎?循理而图之,以有余而遗之,则君子之为子孙计,岂不久利而父子两得哉?

——南宋倪思《经钮堂杂志》。

【译文】

有人说,既然有了子孙后代,就应当为他们着想,这是人之常情。我认为,君子难道不为其子孙后代着想?只不过,君子为其子孙后代着想,是有自己的方法的。培养高尚的道德,这是其一。传清白于后代,这是其二。让子孙学习,使他们知道道义,这是其三。传授子孙们安身立命的技术,如果资质聪明,就让他努力学习,应试科举;如果才能低的,就让他努力劳动,自理生活,这是其四。有家规教养,全家和睦,这是其五。为子孙选择良师益友,这是其六。为子孙选娶贤惠的媳妇,这是其七。经常保持俭朴的风气,这是其八。这八个方面难道不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吗?按照仁道来教育子孙,留给子孙一些好的东西,这样,为子孙后代着想难道不是长久之利吗?难道不是父子两者都受益无穷吗?

【原文】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箩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

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

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日: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日:“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

——清代郑板桥《郑板桥集·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译文】

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里寄来的信,得知家中又新买了田产,并收获了五百斛粮食,我心中非常高兴。从此,我们家人就可以终身务农了!你们要制一些碓、磨、筛萝、簸箩、大小扫帚以及升、斗、斛等物。家中的妇女和婢妾们,都要学习做农事,这才是一种靠着田园抚养子孙的气象….

我想,天地问的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则为四民之末。能干的农夫能种田百亩,其次是七八十亩,再其次是五六十亩,他们都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力,耕种收获,养活了天下之人。假如天下没有农夫,那么,世人就会全被饿死了。我们这些读书入,本应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遵守占圣先王的教训以培养教育后代,得志就惠及百姓,不得志就修身而闻名于世,因而才又高于农夫一等。

如今的读书人则不是这样,一捧起书本,便想着中举、中进士、做官,想着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多置田产。一开始便走错了路,后来就越做越坏,总之,是没有好结果的。其中那些不成大器的人,尖头小面,作恶乡里,那就更坏了。

我们家虽然有三百亩地,但终究是典押的田产,不可作为长久的依靠。将来还是要买二百亩地,我们兄弟二人各得百亩就够了,这也是古代一人受田百亩的含义。如果再多,便是侵占了别人的产业,是莫大的罪过。天下有那么多无田无业的人,我是何人,竟敢这样贪得无厌,那些贫穷的百姓将在何处立足!有人或许会说,世上有人就是要田连阡陌,拥有数百顷土地,你又能怎样呢?我说,他做他的事,我做我的事,世道昌盛,我们则共遵王法;风俗败坏,我不同他一起为恶,这也就是我郑板桥的家法。

【原文】

吾细思几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若不能看透此层道理,则虽巍科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道理,则我钦佩之至。

——清代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译文】

我仔细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大凡天下做官的人家,其福禄大多只够一代人享用。其子孙起初骄横放肆,接着又流落放荡,最终被人弃尸溪谷,能够有幸绵延一到两代的实不多见。做生意的人家,勤劳俭朴者能够绵延三到四代;既种田又读书的人家,谨慎朴实者能够绵延五到六代;孝顺父母、友爱兄长的人家,则可以绵延八到十代。我现在依靠祖宗所积累下来的恩德,少年得志,深恐我自己一个人会把这种恩德享用殆尽,所以告诫各位弟弟及儿子们,但愿你们成为耕读和孝友之家,不可成为做官的人家。各位弟弟要多读书,勤用功,千万不能时时有读书是为了做官的想法。

如果不能看透这个道理,即使是科举中榜名列前茅、做了显赫之官,也终究算不上祖辈的贤能子孙,也算不上我们家的有功之臣。如果能看透这个道理,那么我会十分钦佩。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