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人才中心,网络营销资料,关掉电视音译

法家代表思想_经典语录_小马感悟网

【法家语录】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粮仓虽然满了也不放松农耕;国家的土地广大,人口众多,也不能让空洞无物的言论泛滥,那么民众就会淳朴专一。
民众淳朴专一,那官职和爵位就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
不能靠花言巧语来取得官职和爵位,那么奸猾的人就不会产生。
奸民不产生,君主就不会受迷惑。
现在国内的民众以及据有官职和爵位的人看见朝廷中能靠巧妙的空谈,诡辩的说教来获得官职和爵位,所以官职和爵位就不可能靠国家的法规获得。

因此这些人进入朝堂便曲意逢迎君主,下朝回家便图谋自己的私利,用来满足自己的野心。
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在下面卖弄权势,谋取私欲。
曲意逢迎君主图谋自己的私利,就不会对国家有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爵位和厚禄,私下出卖国家权力就不是忠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追求金钱和财利。
如果这样的话,希望升官的下级便说:“财产多了,那么就能有希望得到大官。”
并且还说:“我不用上金钱财物侍奉上级来取得升迁,那么就像用野猫引诱老鼠一样,一定不会有什么希望。

假如用情感侍奉上级来求得升迁,那么就像手牵着已经断了的墨线想校正弯曲的木材一样,更加没有希望了。
因为这两种办法都不能得到升迁,那我怎能不到下面去役使民众,到处搜刮钱财来侍奉上级而谋求升官呢?”百姓说:“我积极务农,先装满国家的粮仓,收取剩下的粮食供养亲人,替君主舍生忘死去作战,来使君主尊贵,便国家安定。
如果国家的粮仓空虚,国君地位就会卑微,家庭就会贫穷,假如这样还不如谋取个官做。”
亲戚朋友在交往相聚中,就会考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有才华的杰出人士会专心学习《诗》《书》,追随外国的势力;普通人会去经商,搞手丁业,靠这些来逃避农耕和作战。
君主用这种思想教化民众,那么国库的粮食怎能不减少,而兵力怎能不被削弱呢?

【法家语录】所说的统一奖赏,就是指利益、俸禄、官职、爵位都只给有战功的人,而不予其他人。
因此聪慧、愚昧、富贵、低贱、勇敢、胆怯、贤德、不贤德的,都全部用尽自己的智慧、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m生入死而替君主卖命。

【法家语录】所说的统一刑罚是执行刑罚不分有等级,从卿相、将军一直到大夫和平民百姓,有不听从君主命令的,违反国家法令的,破坏君主法律的,一律处以死罪,决不赦免。
从前立过战功,但后来有败绩的事,也不给他减刑。
从前做过好事,又在后来犯过错误,也不为他毁法。
就是那些忠臣、孝子犯了罪也一定根据他们罪过的大小来判断。
执行法令的官吏,担任现职的官吏有不实行君主法令的,犯了死罪的,决不赦免,而且刑罚株及他们的父、母、妻子的身上。
官吏四周的人,知道他们的罪过,并能向君主揭发检举他们罪行的人,自己不仅能免受刑罚的处分,而且不分富贵贫穷,都能取代和继承那位被告发官吏的官爵、土地和俸禄。

【法家语录】所说的统一教化,就是那些标榜见闻广博、聪慧而富有辩才的人,所谓的诚实廉洁、精通礼制音乐、有道德修养、结成朋党、保举信誉、颠倒黑白的人,不能因为他们的行为取得富贵,不能评论法令刑罚,不能独自搞一套私说向君主陈述。
对那些顽固不化的要摧垮他,对那些锋芒毕露的要挫败他。
即使所谓的圣明睿智、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忠厚淳朴的人,也不能无军功而欺骗君主得到好处。
这样,要进入富贵的大门,只能在战场上立功受奖。
只有那些能打仗的人,才能踏进富贵的大门。
骄横跋扈不守法的人,就按既定的刑法惩处不能赦免。
这样,那些父亲、伯叔、兄弟、相知相识的朋友、男女亲家、志同道合的人都说:“我们务必要加倍努力的地方不过在战场上罢了。”
因此,那些正当年富力强的人都一定努力作战,年老体弱的人努力从事防守,那些死在战场的人不后悔,活着的人互相鼓励,这就是我说的统一教化。
民众中想要得到富贵的,都是到死后盖上棺材才停止,可富贵的门一定都是面向当兵的,所以民众听说要打仗便互相庆贺。
民众起居饮食时所唱的歌谣,全是打仗的事。
这就是臣所说的严明教育到一定程度等于没有教化。

【胜在战外】战争的胜负不完全由战场上的决战来决定。
国内的政治状态、经济实力等因素对战争的胜负有重大影响。

【法家语录】一般说来,战争的策略必须以政治上的胜利为根本。
有政治上的胜利,人民才不争夺。
人民不争夺,才不逞个人的意志,以君上的意志为意志。
所以称王于天下的国君所推行的政治,使人民害怕乡里私斗,而勇于和敌人作战。
人民习惯于用力量攻打艰险的要塞和强悍的敌军,所以不怕死。

【法家语录】凡是用兵获胜,都有三个步骤:军队还没有出征就推行法治;推行法治,使民众形成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的风气;风气形成了,要作好战争的物质准备。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在国内具备了,然后军队才能出征。
实现这三点有两个条件,一是君主辅助推行法治,法治才能实行,二是君主言行一定要合乎法度,法治才能确立。
如果仗着自己人多势众,那就像用茅草盖房子,虽然多但不结实。
依仗武器装备美观那叫浮华取巧,却不实用。
仗着虚名那叫欺诈虚伪。
这三个方面,君主依赖其中一条,那他的军队就一定被对方战胜。
所以强大的国家一定要使他的军队具备勇敢顽强的战斗意志,有了斗志就能尽全力打仗,拼尽了全力打仗,军队就会有无穷的潜力,这样的军队才能无敌于天下。
国家的政策法令实行了,财富就会积累起来,财富积累起来,国家的奖赏就能增加。
奖赏专门发给有战功的人,君主颁发的爵位就尊贵,爵位尊贵,国家的奖赏就会产生有利的效果。
所以说军队诞生于政治,而又因政策的不同而有差异,风俗有法治的约束才能形成,而又随法治不断发生变化,取得胜利的优势在于民心,而又因武器的精良而增加。
这三个方面清楚了,国家的强大就可以确立了。
因此,强大的国家一定治理得好,治理得好的国家一定强大;富裕国家一定治理得好,治理好的国家一定富裕;强大的国家一定富裕,富裕的国家一定强大。
所以说治国强兵的这三点道理,一定要弄清它的根本。

【法家语录】军队出征作战,粮食充足,财物有余;不打仗时,民众都从事农耕,而积存经常富足,这就叫利用土地,供养军队的规则。

【性恶】传统儒学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修为的结果,他为此专门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说。
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善可修为而得,那么强调礼法就有人性论基础。

【法家语录】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使天下趋向于安定太平。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人的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法家语录】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工具进行熏蒸、矫正,然后才会变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会变得锋利。

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得到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

人们没有师长和法度,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邪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人们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规范人们的性情而使之合乎正道,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
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n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
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人的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法家语录】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荀子说:这不对。
凡是从古到今、普天之下所谓的善良,是指端正、顺理、安定有秩序;所谓的邪恶,是指偏邪险恶悖逆作乱。
这就是善良和邪恶的区别。
果真认为人的本性本来就是端正、顺理、安定、守秩序的吧,那么又哪里用得着圣明的帝王、哪里用得着礼义了呢?即使有了圣明的帝王和礼义,在那端正、顺理、安定、守秩序的本性上又能增加些什么呢?其实并不是这样,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古代的圣人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悖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所以给他们确立了君主的权势去统治他们,彰明了礼义去教化他们,建立起法治去管理他们,加重刑罚去限制他们,使天下人都从遵守秩序出发、符合于善良的标准。
这就是圣明帝王的整治和礼义的教化的结果。
假如抛掉君主的权势,没有礼义的教化,废弃法治的管理,没有刑罚的制约,站在一边观看天下民众的相互交往,那么,那些强大的就会侵害弱小的而掠夺他们,人多的就会欺凌人少的而使人少者不敢发出抗争之声,天下人悖逆作乱而各国互相灭亡的局面马上就会出现了。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人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隆礼重法】治国单靠礼不行,单靠法也不行,只有礼法并用才能将国家治理好,荀子的这种思想对秦以后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语录】所谓礼,就是高贵的和卑贱的有不同的等级,年长的和年幼的有一定的差别,贫穷的和富裕的、权轻势微的和权重势大的都各有相宜的规定。

所以天子穿大红色的龙袍、戴礼帽,诸侯穿黑色的龙袍、戴礼帽,大夫穿裨衣、戴礼帽,士戴白鹿皮做的帽子。

德行必须和职位相称,职位必须与俸禄相称,俸禄必须与费用相称。
从士以上就必须用礼乐制度去节制他们,对群众百姓就必须用法度去统制他们。

【法家语录】国家没有礼制就不能走上正道。
礼制之所以能用来治国,打个比方,就好像秤能用来分辨轻重,就好像墨线能用来分辨曲直,就好像圆规、曲尺能用来确定方圆一样,已经把它们设置好了,就没有谁再能搞欺骗了。
《诗》云:“像霜雪那样无情,像日月那样光明;实行它就能生存,不实行就会丧命。”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法家语录】君主无不对他的臣民给予爱护,因而用礼制来制约他们;君主对于臣民,就像爱护婴儿一样。
政令制度,是用来对待下面人的;即使是轻微的不合理,也一定不加到他们头上。
所以臣民亲爱君主高兴得就像亲爱父母一样,可以杀死他们而不可能使他们不顺从君主。
君主、臣子、上级、下级,高贵的、卑贱的、年长的、年幼的,直到平民百姓,没有谁不把这礼制当做为最高的准则,然后又都在内心反省自己而谨守本分,这就是历代圣王所相同的政治措施,也是礼制法度的关键。
这些做到以后,农民就分得田地去耕种,商人就分取货物去贩卖,各种工匠分配一定的工作去用力,士大夫分任一定的职务去处理政事,诸侯国的国君分封一定的领土去守卫,三公统管各个方面来商议,那么天子只要让自己拱着手就是了。
朝廷外面如此,朝廷内部如此,天下就没有人不协调一致,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这是历代圣王共同的政治原则,也是礼制法度的要领。

【法家语录】法制是使天下得到太平的开始。

【法家语录】推崇礼义,使法制高于一切,那么就会长期保有国家。

【法家语录】治国之道归于一,遵行此道就大吉,君子坚守这原则,思想就像打了结。

众人三心又二意,谗人把它来抛弃,对此用刑查到底。

【法家语录】治理国家的纲领,就是礼制与罚刑,君子用礼又用刑,百姓得以获安宁。

彰明美德慎用刑,国家太平,天下安宁。

【劝学】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学习不能固步自封,学贵有恒,学习应重视方法。

【法家语录】君子说:学习不能停息。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蓝;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
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网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

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省察自己,那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诗》云:“唉呀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
安心供奉你的职位,爱好正直行为。
上天神明知道了这些,就会给你大福气。”
精神修养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灾无难更大的了。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但不如学习片刻之所得;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方望,但不如登上高处所见之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
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渡过江河。
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