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龙神剑,佛教网站,2016中超转会

圣严法师佛语心经

【心净国土净】

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世界还不能够称为净土世界。

我们所处的环境,实际上是心境的写照。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当心中感到欢喜愉悦时,所见到的世界也比较美满,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烦恼苦闷时,所见到的世界、所处的环境,也就不尽如意。在未成佛、未解脱之前,环境影响我们的心,所谓心随境转;当然,我们的心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环境,即境随心转。

在古代,孟母三迁的目的,是为觅得好环境,让她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更臻健全。在佛教的立场,这世界的诱惑太多、障碍太多,无法使我们顺利修行,因此,释迦牟尼佛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其有宏大的慈悲愿力,凡有意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他必接引。到达西方之后,处在很好的环境,修行很容易就可以成功,所以一定要改善环境,或到清净的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环境影响我们,使人格升华、使心得清净。

境随心转是另一个方向。这世界虽非净土,虽不像阿弥陀佛般的净土,可是若靠自己的努力,在未达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所见到的世界,也是比较清净的。

心是什么?心可分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类。所谓物质的心是指心脏、头脑。一般人说“我心里很难过”、“这样的麻烦事,使我很头痛”,心里难过就是心急、心脏负荷过多,头痛就是心里很烦恼、心情暴躁。

精神的心,包括感情、理性、思想、观念等。这些虽然和头脑都有关联,但头脑却不等于精神,头脑是精神所依,精神是头脑产生的功能。

从佛学的立场来看,头脑细胞的意根加上意识才是心。人死后,头脑虽在,但是已经没有感情、思想。计算机可以记忆,录音带可以记忆,但是它们没有思想,有生命、有精神的头脑才是心。

【烦恼心和清净心】

佛教所谓的“心”是指烦恼心和清净心。你、我、他,贪、嗔、痴,无常、苦等,是烦恼心。所谓“你、我、他”就是分别的意思,对接触到的人、事、物产生的反应。

有人问我:“佛经说无执着就是无分别、无烦恼,我们是否可以无分别?”

我说:“这是不可能的。当下的你问我答,你我之间无分别吗?”

“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只是用不同的名词而已,有的称佛,有的称耶稣、上帝、神。”

我说:“不一样,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譬如一个女人,对其父亲而言,是女儿;对她的丈夫而言,她是妻子;对她的儿女而言,她是母亲;对她的老师而言,她是学生等。虽然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层次,见到的并不是同一个人。因此,由于宗教立场或身分立场的不同,见到的环境、对象便不一样。如此,怎么可能无分别呢?

虽然,一切事,一切现象,一切人有不同的位置、立场和不同的环境,但对自己的感觉而言,不要当作是和自己有冲突或无冲突。这种感觉愈减少,见到的世界愈和谐。

“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事”,我曾经用这三句话疏导你、我、他之间的问题。虽然有你、我、他的分别,可是自己不生烦恼,这是菩萨的心境和心量。我们虽不是菩萨,但是也可以学习、模仿。他家有事,帮助他;你家有事,帮助你;但是自己没有事,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你、为了他。用这种心态,多关怀他人,则会减少与他人起冲突或矛盾的机会,较不会产生烦恼。

贪、嗔、痴是你、我、他的具体表现。所谓你、我、他,其实就是“我执”。有“我”才知道有“你”、“他”、“我希望……”、“我不希望……”等念头。

一般劝人不要贪、不要嗔的人,若要他本身完全不贪不嗔,是很不可能的。若能完全不贪不嗔,就是圣人。

若以圣人的尺度期许是对的,却不必要求他人或自己都是圣人。

凡人即使不贪财,也贪名、利;不贪名、利,也贪五欲,身体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脱时,对于色、声、香、味、触任何一样,无不是贪。

一般人贪五欲,修行的人,即使修苦行不贪求五欲,也有贪,贪的是圣果、圣位。得解脱,才真不贪。

对于不喜欢的人、物或环境等,欲离不能离,想要而得不到,就有嗔心。这和身体与观念有很大的关系。身体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对生活有利的就贪,贪不到就嗔。

对自己身体有利的,不希望离开,强迫离开,便起嗔心。

与自己的名利起冲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样,生不欢喜心,也是嗔。

智慧如镜子,烦恼如尘土清净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烦恼心使我们痛苦,使我们生生流转六道中。烦恼心愈少,投生的层次愈高,智能愈增长。智慧如镜子,烦恼如尘土,镜上蒙尘是愚痴,拭去尘埃现智慧。六祖惠能大师到五祖弘忍大师的道场时,曾发生一个故事:五祖将入涅槃,欲传衣钵,便命弟子们各作诗偈一首。大弟子神秀在墙上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意是将心的烦恼祛除以显现智慧。五祖看了这首偈,令弟子们点香勤念熟记,会有很大的功德。

六祖另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认为菩提本来没有树,心也没有镜,既无树也无镜,不会有尘埃,也不必拂拭,这种境界更高。

但是,法身应依色身修,要以血肉之躯的色身修行佛道,才有可能开悟、解脱、成佛,所以身体是很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工具,也是烦恼的渊薮。

我们的心,非贪即嗔,愚痴而不知智慧,所以从减少贪嗔着手,才能发现智慧是什么。有人在念佛或诵经时,生不清净的杂念、妄想,这是正常的情况。就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要修行。开始修行的人应该相信自己有烦恼,才要追求智慧。烦恼断尽则见智慧,智慧圆满便与佛心相同,佛心与众生心原是一样,不同的是众生心有烦恼、佛心无烦恼,这就是明心、明佛的清净智慧心,便能见佛的不动性和空性。

清净心是自照照人的智慧,佛性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本来面目。有位禅师开悟以后,有人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回答:“早晨起床后,转身碰到墙壁,才发现我的鼻孔是朝下的。”意谓佛性到处存在本来具足。当烦恼心还在的时候,即在迷中,就看不到佛性。智慧显现时,即已开悟,不论看到什么,什么都是佛性,那又称为无分别心,或无差别性。

【不起贪执便是清净心】

“心净国土净”出自《维摩经》的《佛国品》,即是“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经句。那是说心清净后环境也清净。所谓环境,是指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到的五欲境界,又称五尘。好看的彩色及形色就是好看,好听的声音就是好听,美味的饮食就是美味的饮食,面对这些种种,心虽明白而不起爱着贪执,便是清净的不动心,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若能慢慢地练习,不为过去的事烦恼,也不为未来的事烦恼,心就渐渐地与清净的境界接近了。

在日本的禅宗公案中,有这样的一则趣谈:有两位努力修行的和尚,一是师兄,一是师弟。有一天的行脚途中,走到河边要过河,遇到一位年轻女子也急欲过河,但那是在大雨之后,河面水涨而又无船可乘。其中的师兄自告奋勇将女子抱过了河,然后各走各的路。然而在路上,师弟不断地向师兄抱怨:“出家人怎么可以接触女子,你今天抱了女子过河,是犯了大戒。”师兄不予理会,行事如常。到晚上,师兄一觉睡到天明,而这位师弟辗转难眠,对于师兄白天的行为,耿耿于怀,认为他犯了戒,尚不知忏悔。师兄醒来见师弟一夜不眠,问明原因。师兄便说:“我抱女子过河后已放下,为什么你到现在仍紧抱着她不放?”

这个故事,便是在说明不受环境污染。虽然对环境有接触到,但不因接触到而心波动,或生嗔心或生贪心,当时接触什么就是接触什么。其次,对接触的环境,过去的已过去,不在心里牵挂着,这样,就是心清净。也许经常保持心清净,并不容易,但是按照上述的观念试着做,虽然对所有的事不能常保心不动摇,但总可以藉此减少一些烦恼。

心清净并不是非常困难,不能永远清净,能得一小时清净,乃至一分钟清净也好,只要练习了清净,就能享受到一分钟清净自在的快乐。

误解佛法或不会修行的人,很可能与现实的世界产生隔阂、讨厌、逃避的现象。因此,再以一则故事供大家参考:唐朝时,有一对母女供养一位修行人许多年。有一天这位母亲想试探修行人是否修行成功。母亲告诉女儿:“今日送饭过去,你紧紧抱他一下。”女儿照做了。第二天,母亲问这位修行人:“我的女儿怎么样?”修行人告诉她:“枯木倚寒崖。”

一般人认为能对美色不动心,已是很有修行的人了。

但是,这位母亲认为他并未修好,所以拿起扫帚便将他赶走,并放一把火把供给修行人居住的草寮也烧了。

这个故事说明,像这位修行人是已有工夫的,但尚没有开悟。虽然心不动,却违背了常识和现实生活,那是死修行。所以,不受环境污染的意思是需要认识环境,但不受其动摇。心净后,环境就可清净。

【从内至外潜移默化】

如何使环境清净、国土清净,首先要从内心开始,那便是从观念的纠正和信心的建立,同时要用戒定慧的修行方法来净化身心。在修行过程中,便会发觉身不清净、心不清净,当发觉身心不清净时,就是渐渐趋向清净的表征。由个人的自我清净,再用关怀和劝导,付出时间与耐心,影响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环境内所接触到的人。也就是自己本身要在行为上、观念上、心念上,渐作检讨。同时潜移默化,影响所及,便能使得国土清净了。

建设法鼓山的活动已开始推动,法鼓山建设的目标是:“提升人的质量,建设人间净土。”其意义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改善,当有烦恼时,对人不友善时,要及时发现自己正在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我们当然无法如圣人一般地不动坏念头、坏举动,可是要渐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经常要反省,或许是说错话,或许是做错事而生惭愧心、忏悔心。能坦白、诚恳,人的质量一定提升,人格一定比一般人高尚,所以会受敬重。做为佛教徒的,若能人人都朝这方向走,环境就会愈来愈清净。“建设人间净土。不是口号,不是空洞的理想,乃是全体关怀现代社会的全民,每人都应努力的事业,人间净土,方能很快地实现。

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

若能慢慢地练习,不为过去的事烦恼,也不为未来的事烦恼,心就渐渐地与清净的境界接近了。

【四要安定人心】

虽然《心经》中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是当前人类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社会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们价值观念混淆,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这四要一“需要”、“想要”、“能要”、“该要”的分际,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跟着社会风气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而且现代人“需要的东西不多,想要的东西太多”;不应该要的也要,不能够要的也要。如果想要的得不到,便会导致内心不安定,社会问题丛生。

【需要VS想要】

生命与生存密不可分,确定了生命的目的,生活才有价值;而生活的价值是由主观的自我中心,以及客观的社会环境所共同建构而成的。在这个价值之中,有一些最基本“需要”的东西,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包括物质、精神两方面。物质的生存条件可以非常简单,举凡生活上最基本的吃、穿,以及居住的生活空间、环境等,这是连原始人也可以很容易拥有的。到了现代社会,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如交通工具、计算机、电话等,也成为社会大众的必需品。

“想要”是指除了必需品之外的额外需求,往往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虚荣,或是装点外在场面的奢侈品、装饰品等。不过,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分地位,需要有适度的庄严,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种需要,但分寸一定要掌握得宜。

精神生存条件就不一样了,如果是主观的精神需求,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乐、更自在、更富裕、更满足,这也是需要,因为对某些人来说,没有了它就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但其实这是一种欲望,是为了满足内心的空虚,所以也是自私的“想要”,因为站在大环境的客观立场来看,没有它,还是能生存,还是能发挥生命的价值。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从主观的立场看,才觉得没有了它生命很空虚,觉得没有了它活得没有意义,这纯粹是个人的价值判断。所以,如果只是讲“需要”,定义非常模糊,在衡量与“想要”间的差异时,应该分别从自我观点,以及总体客观的立场同时来考虑。

其实,在面对一些抉择时,很容易混淆“需要”与“想要”,尤其当有钱、收入好时,自然会去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例如鞋子还可以穿,但有新款上市后,因为害怕落伍而去买,在那个时候会认为跟得上流行,对个人生活是绝对“需要”的。可是,当经济拮据时,就不会觉得跟得上流行是这么的“需要”了。

【能要VS该要】

“能要”的意思是说,在个人能力范围许可下,以努力付出而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该让贤,不应强求。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权、位、感情等,着实引入欣羡与渴求,但是在想得到它时,必须仔细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实至名归?是否已经水到渠成,而不是过度强求?如果付出不够多,能力、因缘皆不具足,却还希望能得到它,这便是贪图非分,只会增加痛苦与伤害。

至于“该要”、“不该要”,若以时下年轻人流行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而言,便是没有分清楚该要、不该要的分际。许多人的欲望无穷,喜欢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这时候就应该自问:该不该喜欢?该不该取得?例如名位财势,人人都喜欢,可是非分之名,是虚名;非分之财,是横财、不义之财;非分之位是虚位,这些都不应该要。当然,如果是实至名归,白是受之无愧,甚且是一种鼓励。

【心灵环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想要的东西却非常多;需要的东西应该要,想要的东西不重要。但是在这纷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平衡这“四要”?

又该如何取得内心的安定呢?

我们应该从“心灵环保”的角度出发,一方面保护我们的心不受环境的污染,增强对环境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内心不要有妒嫉、忿怒、猜忌、自私等种种不好的心念,以免使得环境变得更糟糕;练习着时时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个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过程中,若能清楚明白这“四要”,便能有明确的方向感,而且也会过得很平安。

所谓心不动或心不污染,不在于我们对环境的接触.

而在于我们放不下、丢不开。

若能慢慢地练习,不为过去的事烦恼.

也不为未来的事烦恼,心就渐渐地与清净的境界接近了。

需要不多,知足常乐现代人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生活环境却因此而变得极为复杂。因为物质愈丰富,人类的欲望就愈强烈,见到人家有的,自己也希望拥有;已经便利的,希望更便利。

由于这些欲望,使得我们的生活被物质所引诱,而丧失独立自主的判断力和自信心。

有人形容物质文明和人类欲望的关系,就像一个人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因为一下来就会被老虎吃掉,他只能骑在虎背上,老虎跑得愈快,骑在虎背上的人也愈紧张,但无论如何紧张,也不敢让老虎的脚步停下来。作为一名现代人,似乎经常是处于这样的心情中。

对物质丰富的现代环境,不必努力抗拒,而要做到不受诱惑。如果用禅修的观念来过生活,就不会由于物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苦恼。因为禅修的目的,是重于精神的自在和解脱,而且如能从中获得平安,便不会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作为生活的指标。所以应该从精神层面多深入、多体验、多努力,对于物质条件的诱惑,便有免疫的能力了。 (小马感悟网)

我曾提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这两句话,“想要”是贪欲的烦恼,“需要”只是生存的最低条件;“想要”的可以不要,“需要”的不是问题。禅修的人因为内心不会感到空虚不安,欲望必定减少,就能“少欲知足,知足常乐”了。

我曾在台北出席一项重要的会议,与会的人士都是有钱的商人及有地位的官员。开完会之后,服务人员来问我:“请问法师,您的车子停在哪儿?我们代您把司机请来!”

我说:“我的车子停得满远的,你叫它来,它是不会来的,因为那是公共汽车!”

这位服务人员替我委屈地说:“法师!您怎么没有自己的车子啊!”

当时如果我真的认为参加这样的会议,非要有一辆自己的车子不可,岂不就是受了环境影响,而失去自我了吗?

【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求财,没有名的时候求名,没有地位的时候求地位,没有孩子的人求子嗣;还没有结婚的人,就希望求得美娇娘或如意郎君。此外,世界上还有很多宗教、神明,专门标榜“有求必应”,当有人觉得内心不平安,就会抽签问卜、祈愿平安,这也是一种祈求。如此看来,一无所求的人其实很少。

在这些祈求之中,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人求人、求神,当然也有求佛菩萨的,但都不一定想求就可以求得到。如果是合理的追求当然不为过,例如健康、长寿、平安、学问、功名等,都是人人想要的,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能够如愿以偿,当然很欢喜。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愿,有些过分的奢求根本不.

可能实现,只会带来痛苦。例如,有些年纪很大的人生了重病,或是已经患了不治之症,还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不会死,这种虚妄的执着与期待,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很多人都饱受求而不得的痛苦,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八苦”之一:求不得苦。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要什么有什么,好像能够呼风唤雨、操控自己的命运。其实,这是因为有时势、环境的配合,才能刚好让他得心应手,样样都如他的意。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这么好运,好运气不一定总是跟着他,一旦倒霉的时候,也会样样都落空,一样非常痛苦。

所以,想要化解“求不得”所带来的痛苦,首先还是要分清楚什么是合理的需求。“求”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欲望,而欲望并不等于需要。例如,有些人在台湾已经拥有一栋房子,却仍希望在香港、美国、大陆再各拥有一栋,这就不是“需要”,而是“欲望”了。像这样过分的欲望,就算短期之内能够满足,却不可能长久维持。当所求落空时,不免带来失望与痛苦。

可是,即使是合理的需要,有时也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因为,“求”还能分成“为己求”与“为人求”两个层次。如果是自私自利的“为己求”,求到之后虽然很快乐,但难免担心总有一天会失去,而老是处在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中。如果是“为人求”,因为是抱持着“得到固然很好,得不到也无所谓”的心态,比较不容易感受到所求不得的痛苦。

就以我个人为例,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生必须追求什么目标,但是我有一个大方向,如果能够顺利走完全程当然最好,万一达不到也没有关系。因为那是因缘不成熟的关系,与我个人的得失无关,但如果是为个人追求而得不到,可能就会很痛苦。

所以,“为己求”是痛苦的,“为人求”虽然比“为己求”略胜一筹,但最好还是什么都不求。如果能够什么都不求,只是不断地努力耕耘、成长、奉献,无论自己有多少力量都尽力争取,得到了以后再奉献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是别人无法夺走的,这也才是真正的快乐。

【分清楚该不该要】

我常说现代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但是,就是因为想要,才有消费,社会经济也才能不断滚动。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是让人努力的动力。这样看来,想要的比需要多,是不是也有刺激经济、社会成长的效果?

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物质文明发达之后,刺激每个人希望拥有更多。希望在生活上便利,满足自己的占有欲,都不是因为需要,而是想要。

以个人立场来看,这样无穷的欲望,是一种负担、一种贪求。如果是为了家族、为了社会谋福而追求,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贪求,就会是好事了。

有些人想要,但是能力不足,买不起自己想要的,因而动起歪脑筋,走邪路、走旁门,用各种不正当的方法满足欲望。这不是刺激社会经济的动力。

如果用自己的智慧、劳力,努力工作,满足自己想要的欲望,虽然自己饭已够吃,房子已可遮风避雨了,是不是还需要努力再追求更多、更好呢?我建议的原则是:如果能增进社会大众的福利,创造时代新的风气,带来新的活力,或创造新的资源,这样的好上求好,是应该的。

这是他有能力要的,这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家要的。他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计划,得到了好结果,就是他该要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如果人在满足欲望时,没有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要、是不是应该要,就容易犯错。甚至有的人在欲望之下,连犯法都不怕了。

如果人只消费而不生产,一味消费社会其他人的资源,就是损害他人、图利自己。如此既对社会造成混乱,自己也会受到伤害。人要能分清楚能要、不能要,以及该要、不该要的;开发自己的智能资源,自己想要、该要、也有能力要的,才能动手去要。

这也是我说的“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该要。

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可要。

有些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一定有能力要得到。比如说,种稻需要技术,一步步照方法做了,却还不一定可以收成。不幸遇上大水灾,明明看到快要收成了,却泡汤了。所以,该要、能要的,还不一定要得到。

能要、该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该要的,绝对不可要。转贪心为愿心佛法说贪为苦本,想解决苦的问题,就要先从“知贪”开始。人的需求有两种,一个是需要,一个是想要。

凡是想要的超过自己的需要时,就叫作“贪”。但是,人常常不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而且也很难将需要和想要两者的差别分得很清楚,总是感觉还不够、还没有满足。

其实,要分辨需要与想要有何不同,并没有那么困难,譬如口渴了要喝水,这就是“需要”;可是解渴只要喝一杯就够了,如果为了以备不时之需,而想要储存两三杯,那就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心理一样,这就是“想要”的贪了。当前的问题必须先解决,这就是需要,至于以后需要什么?是不是还需要这么多?因为都无法事先预知,所以根本不用顾虑。

人缺乏饮食,生命就不能够维持下去;没有男女关系,种族就不能够维系传承,生命也没有办法延续。告子说:“食色,性也。”可见饮食男女本是人之常情,会被认为是坏事的原因,在于人很容易过分地追求,沉湎其中而无法自拔。譬如耽溺复杂的感情世界,或是玩物丧志,这些都会因贪为自己带来烦恼,也就是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然,如果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自己的能力也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那还没有什么关系,但如果是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负荷的,麻烦就会接踵而来。

除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外,人通常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好的音乐,总会想多看几眼、多听一下,这都是人之常情。所以,享受美色与音乐,是本能的反应,并不需要特别厌离。对于公园让人赏心悦目的花朵,就让它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面前,只需单纯欣赏它的美丽;对于音乐,如果正巧听见动听的音乐,那就自然地去聆听,听得欢喜,也是一种享受。

但是如果觉得花朵很美,而兴起想把它摘回家的念头,这就是贪了。音乐也是一样,如果听得浑然忘我,忘了手边该做的事,而沉迷其中;或是为了听好的音乐,而耽溺于玩音响,并且愈玩愈高级,要求也愈来愈多,像这样不断地追求或是占有的欲望,就变成贪了。因此,追求美好的生活质量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变成执着,那就会带来各种烦恼。

欲和爱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它们常常容易引起人们贪的欲望,而欲和爱一旦和贪连在一起,就变成烦恼的名词。但是贪也有好坏程度的分别,譬如爱可以是一种付出奉献,而欲也可以是一种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够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进步,这就是把贪爱和贪欲转成愿心,转成一种期待。因此,贪爱和贪欲也可以转往良善的方向发展,对社会做出积极的奉献。

欲和爱本来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它们常常容易引起人们贪的欲望,而欲和爱一旦和贪连在一起,就变成烦恼的名词。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