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花宝鉴在线阅读,真诚与正义的名句,飘曲dj

佛家禅语情_小马感悟网

【人间佛教的定学】

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坐禅品》里,作了如下的诠释:“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

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

【(二OO六年十二月九日讲于香港红磡体育馆)】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居士,大家好!

继昨天讲过“人间佛教的戒学”之后,今天我们要进入“戒定慧”三学的第二个修学层次,也就是“人间佛教的定学”。

讲到“定”,人要有“定力”,才不会被世间的称、讥、毁、誉等“八风”所动。一个有定力的人,喜怒不形于色,苦乐不萦于怀,甚至如果修定有成,能把吾人本具的般若自性开发出来,则即使面对生死,也能无忧无惧,这就是最快乐,最为解脱自在的人生了。所以“定”的修持,对人生有很重大的意义。

所谓“定”,一般和“禅”并称为“禅定”,就是精神统一,意志集中,也就是令心专注一处,远离散乱浮沉,而达到平等安详的精神状态。所以《大智度论》:“禅定名摄诸乱心。”定能息缘净虑,摄心觉道,是修学住心的法门,一般称为三昧、三摩地、等持、正定,等等。

“禅”与“定”向来被视为是一体的,所以“定学”通称为“禅定”。所谓内不为妄念所惑,是名为“禅”,外不为境界所染,是名为“定”;禅定能产生一种力量,使我们不易为外境所转,进而显发真如自性,长养法身慧命,所以又有“定根”、“定力”之称。

因为禅定能让人“依定发慧”、“依慧得解脱”,因此自古以来一直是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远在佛陀时代,修习禅定就已普及当时印度的宗教界,后来随着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中国的禅宗祖师将印度注重冥思的风格,融人生活中,达到动静一如的定境,开展出中国独特的务实禅风,对于中国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讲到禅,很自然就会让人联想到“拈花微笑”,这是禅宗最古老的公案。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说:有一天,佛陀在灵鹫山,当时有一大梵天王,为了让今世、后世的众生获得利益,便以金婆罗花献给佛陀,并且舍身为床座,恭请佛陀为众生说法。佛陀登座拈花示众,当时与会的百万人天大众,大家面面相觑,无法会意,只有大迦叶尊者当下灵犀相通,破颜而笑,于是佛陀开口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于是禅就在“拈花微笑”,师徒心意刹那交会之间传了下来,并从印度传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质。

禅源自佛陀在灵山会上传法给摩诃迦叶,之后历经各个时代的传承,到了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渡来华,成为东土初祖。之后依次相传慧可、僧璨、道信,到了五祖弘忍时,门下又出神秀与惠能,遂有“南能北秀”之分,并且从惠能后“一花开五叶”,禅的花果更加枝繁叶茂,禅的智慧也因此亘古流传在人间。

所谓“南能北秀”,神秀本是五祖弘忍大师的首座弟子,曾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示其心境;惠能则于壁面另题:“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达其悟境,虽然当时未被印可,不过,后来因为听到《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大悟,并获得弘忍印可,于是中国禅宗以惠能为正统,成为禅宗六祖。从此惠能以顿悟禅的主张弘传于南方,有别于北方神秀系的渐悟禅,世称“南顿北渐”。

禅宗自六祖惠能以后,开演出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此五家再加上出自临济的杨岐派、黄龙派,合称七宗,世称“五家七宗”,又作“五派七宗”。

禅宗虽有“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说,但是“不立文字”并非“不依文字”,如六祖惠能:“谤法,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不合言语,言语即是文字。”“教外别传”也非“不依经教”,而是要行者不得拘泥于文字与经教。

须知文字、经教是“标月指”,其目的在引导学人见自本心,悟自本性。因此,自佛陀乃至古来的祖师、禅德们,莫不“老婆心切”,每每在化世因缘中,或讲说,或著述,或颂古,或评唱,等等,因而留下无数的禅门语录与禅宗公案传世。后来的禅者更据此把禅分为如来禅、祖师禅、大乘禅、小乘禅、公案禅、话头禅、棒喝禅、默照禅、止观禅、文字禅、南宗禅、北宗禅、凡夫禅、外道禅、老婆禅、野狐禅,鹦鹉禅等不同的种类。到了现代,甚至有所谓山水禅、户外禅、随心禅、企业禅,等等。其实禅是有系统、有脉络的,禅的名目再多,应不离其根本精神,禅就是统一、集中,最好不要横生枝节,否则注重枝末,将会找不到本家。

禅,是佛法的核心,是中国佛学的骨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太虚大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不但是中国唐宋以来民族思想的根本精神,尤其宋朝以后的孔、孟、老、庄各家学者,无不学禅、研禅。“禅解儒道”、“禅儒相融”的结果,佛教不但影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也融和了中国文化,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学精髓——禅学。

近代由于敦煌禅籍的发现,学术界对禅宗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所以有胡适、吕澄、铃木大拙等国际知名学者投入禅学研究,于是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禅学研究的热潮,甚至席卷欧美,形成一股禅学热。

禅与净土一直是最为现代人普遍接受的修持法门。一般讲到“参禅”,就离不开“打坐”,但其实真正的禅定,不在于形式上的打坐,而是在于内心能源的开展,因此参禅要“止观双修”、“定慧等持”。

所谓“止”,就是止息一切妄念,心归于专注一境的状态;“观”就是开启正智,正确观照诸法,断灭诸结烦恼。

止的意义偏向消极的防遮性,观则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二者必须并修,才能达到定慧一如,断惑证真的效果。

止是定,观是慧;定是体,慧是用。由定生慧,定慧二学在佛法上往往相应不离。如北本《大般涅槃经》说:“惟有定慧等持,才能得无相涅柴。”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静虑能生智,定复从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为根本。”一般在修习的方便上,常以“止观”来代替“定慧”,因而有“止观双修”、“定慧等持”的说法。

禅,是有情众生清净的本性,禅不是靠打坐而得,打坐不一定能成佛,就如磨砖无法成镜。但是透过坐禅来修定,却是一般初机者修持禅定的人道之门。

关于“禅定”,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坐禅品》里,作了如下的诠释:“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所以,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

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着,就是定。

佛教的许多诗偈或古语,都可以用来说明“禅定一如”,例如:·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内定)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外禅)·应无所住(内定)而生其心(外禅)·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内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外禅)·犹如木人看花鸟(内定)何妨万物假围绕(外禅)·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外禅)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内定)·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内定)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外禅)外禅内定,就是内外一如,就是禅定双修;能够禅定双修,则外禅可以影响内定,有了内定,自然就有外禅。

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在现代这个复杂纷乱的社会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以下就以四点来说明“人间佛教的定学”: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三、定的妙用——不随境转,自我提升四、定的利益——灭除妄想,安忍身心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佛教的世纪,更是禅学的世纪。

禅,并不是禅宗所独有,也不是佛教的专利品;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人类共有的宝藏。当初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他把禅法传给了大迦叶,但把禅心交给了每一个众生。禅,就像太阳的热能一样,只要有心,到处都有自己的热能。

禅是人间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禅不是什么神奇玄妙的现象,禅是“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如果你懂得的话,可以说人间到处充满了禅机,大自然里无一不是禅的妙用。

近年来禅的发展已由东方普遍至西方,并由僧众广及到信众的参修。禅对于生活在繁忙工商业社会的现代人而言,如能每日静坐几分钟,甚至每隔一段时日到寺院参加禅修活动,将有助于我们获得再出发的力量。

说到禅,参禅打坐是修定的一种方便法门,但是有的人坐禅为了求神通、灵异,因此专走旁门左道;有的人坐禅是为了成佛,然而发心不够,方法不对,因此久久见不到消息。

其实,禅门里的历代祖师参禅,都不求成佛,只求开悟。

因为成佛不是“求”得的,而是要“三祗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经过长时的修行,一旦福慧具足,自然圆成佛道。因此,坐禅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禅定的功夫落实在生活上,要从日常的行住坐卧、出坡作务中体会佛法,才会有禅,否则离开了生活,固然没有禅,离开了作务,更无法深入禅心。

自古以来,禅师们都非常重视生活里的劳动和服务,像黄檗禅师曾经开田、摘菜,汗流田里,不以为苦;沩山禅师曾经摘茶、和酱、泥壁,从茶园工作到厨房,从做酱菜到水泥粉墙、挑砖砌瓦,样样做过;临济栽松、锄地,将一棵棵树苗种下,为了余荫后人;石霜禅师在米坊筛米,双手劳动不停;云岩作鞋,孜孜砣砣帮人补鞋;仰山牧牛、开荒,在荒原上行走跋涉;洞山锄茶园,一锄锄挥下,汗流如注;云门担米,寺里的米粮都由他一肩肩挑起;玄沙砍柴,那握着柴刀的手,长着累累的厚茧;赵州扫地,日扫夜扫,把多少烦恼扫成堆;雪峰斫槽、蒸饭、畲田,不发一声苦,不喊一句累,默默在毒辣的大日头下耕耘;丹霞除草、莳花,从一草一花中憬悟生命的义谛……此外,像道元的种菜、杨岐的司库、百丈的务农、圆通的知众、百灵的知浴,等等,在在都说明禅者非常重视生活。

禅者在衣食住行的生活里是离不开作务的,就如同鱼离不开水,树少不了土,生活作务是禅者的道粮,很多禅师就是在弯腰劈砍、直身挑担的生活里悟道。例如:香严智闲在锄地耕种时开悟、洞山良价在瞥见河里自己的倒影时开悟、梦窗国师在靠墙就寝时开悟、虚云和尚在捧杯喝茶时开悟、永明延寿听到柴薪落地的声音开悟,等等。

悟才是参禅入定的真正目的,禅师们悟道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只是山河大地与我一体,任我取用。所谓“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道,就是自家风光,是不假外求的,所以开悟还是要靠自己,要自己去觉悟。

有学僧向赵州禅师叩问:“怎样学道?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

赵州禅师点点头,起身说:“我没有时间跟你讲,我现在要去小便!”说完,不理会那人的惊愕,开步就走。走、走、走,走了几步后突然停下来,回头微笑说:“你看!像小便这么一点小事情,还要我自己去,你能代替我吗?”

禅是不能外求的,怎样参禅?怎样开悟?怎样成佛?别人都不能代替,这是每个人的自家事,要靠自己去参、自己去学。

参禅求道要如何去参、如何去学才能开悟呢?当然,大彻大悟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只要每天都有“我知道了”、“我懂了”、“我明白了”。每天小小的觉悟,日积月累,就会豁然大悟。

悟需要机缘和合,针锋相对,才能参透消息。就好比收音机要调准频率,照相要对好焦距,才能声音清晰,影像鲜明。

唐朝的马祖道一禅师证道后回到故乡,他的嫂嫂非常尊敬他,奉他为师表,要跟他求道。马祖道一禅师对她说:“你把一个鸡蛋吊在半空中,每天注意听,只要听到鸡蛋发出声音的时候,你就可以悟道了!”嫂嫂信以为真,每天专注倾听鸡蛋的声音,从不懈怠,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听到鸡蛋的声音。渐渐地,吊着鸡蛋的线朽烂了,有一天终于断裂了,鸡蛋从半空中掉了下来,发出“崩”的一声,嫂嫂一听,悟了——原来物我合一,心外更无一个真实世界,这一声打破了里外、人我,而臻于如如。(yzwjsp.com整理)可见,只要思想统一、精神专注,就是无情也能说法悟道。

古来很多修道证悟的高僧大德,他们开悟的方法可说千奇百样,其中有的禅师看到花开花落而豁然有悟,有的禅师听到泉流蛙鸣而开悟,有的禅师打破了杯盘碗碟而开悟。

此外,也有禅师看到自然界更迭兴衰的现象而开悟。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偈来表达他的心境:“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古代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终于开悟,说道:“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是一种亲证的体会,悟者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胡乱猜度的,没有禅悟的体证功夫,随意模仿禅者的言行,有时候反而会画虎类犬,贻笑大方。

有一个年轻人在打坐,看到老禅师走过来却不起身问讯,禅师就数落他:“你这个年轻人,看到老人家来了,怎么不站起来迎接呢?真是不懂礼貌!”

年轻人学禅的口气说:“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着迎接你!”

禅师一听,上前打了年轻人一个耳光,年轻人愤愤地说:“你怎么打我!”

禅师笑道:“我打你耳光,就是不打你耳光!”

禅不是世智辩聪,禅更不是装模作样,禅悟之后的智慧是自然地流露,不是忖臆仿效所能得到的。

温州净居寺玄机比丘尼到大日山参访雪峰禅师,禅师问:“从哪里来?”

“大日山来。”

“日出也未?”意思是说,你开悟了没有?

玄机回答:“如果太阳出来了,就融却了雪峰。”意思说,如果我开悟了,哪里还有你雪峰呢?哪里还要来问你呢?

雪峰听了,觉得他虽没有开悟,倒也有一点道理。于是再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玄机。”

“日织几何?”意思是说,你每日如何修行用功?

玄机回答:“一丝不挂。”意思已经解脱尽净。

谈过话以后,玄机就要走了。走到门口的时候,雪峰在后面叫着:“喂!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

玄机一听袈裟拖在地上,赶快回头一看。雪峰大笑说:“好一个一丝不挂啊!”意思是说,“一丝不挂”看来也只是口头禅,你并非真有那么高远的境界。

所以禅悟和知识是不一样的,经过禅悟体证的智慧,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平常有人打我们一下,“哎哟!好痛喔!”

肚子饿了,“啊!好饿哦!”知道痛、知道饿,这是知觉上的一种明白,虽然不是悟,但毕竟也是一种明白。日常生活里,我们感觉到快乐、悲伤,能辨别好事、坏事,了解善的、恶的,这种分辨、知道,虽不是觉悟,总也是体会。

古今中外,有很多“知”的例子,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了电,启示后代电学的发展,因而有今天昌明的科技。这些发现,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是慢慢地由我知道、我懂了,发展出一套贡献世人的学问理论。

但是,知识毕竟不同于“悟”,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熠熠天星而成等正觉。他说:“奇哉!奇哉!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是一种修行的体悟。

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像瞬息间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了暌违的爹娘,“忽然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

悟了之后,可以让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来都是亲人,千峰万仞也视同故友。悟了之后,也可以让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别倦归的游子,回到慈母怀抱,感激涕零再无一言。

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槃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地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悟是“有无一体”,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著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观念的改变,智慧的体现:未悟之前,心里种种执著,贪恋功名富贵,计较人我是非,沉溺虚幻情爱,放不下也解脱不了;开悟之后,能挣出名缰利锁的捆绑,冲破情关欲海的迷离,朗朗观看世间,顶天立地生活于宇宙。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哪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啊,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

开悟后,可以领略到时间的永恒,可以体会出空间的无边。悟,在人我里完全生佛平等,在时空里,完全法界一如。

智通禅师半夜忽然起床大叫:“我悟了!我悟了!”一寺大众都被他吵醒,归宗禅师严肃地问他:“你悟的什么?”智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我悟的道是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这样的回答,实在太妙了!师姑是女人,是多平常的事,但真正的懂是证悟诸法普遍平等,才真正的了然。

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悟”,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

虽然“悟”不容易借语言文字传达,但是“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之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刹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体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悟”的声音怎么样?是“崩”的一声,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是一个非常快速、突然,料想不到的状态。但是开悟并不是一蹴可及,也不能一步登天,参禅开悟是有阶段性的。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参禅颇有见地,他曾经做了三首诗偈来表明参禅悟道的三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尚未参禅的情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二阶段是参禅而尚未开悟的心情:“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物,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三个阶段即是悟道之后的境界:“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开悟之前,看一切万法都如翳在眼,雾里观花,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开悟之后再返观世间诸有,如盲重光,烟雾尽散,可以如实地看清山河大地的本来面目。

也有人以参禅前后的不同感受来说明悟后的心境: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到开悟之后再看,仍然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的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就如一个人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

悟道要亲自体证,一旦悟道了以后又要做什么呢?所谓“悟后起修”,虽然开悟了,不去实践,也不能成佛。因此,虽然有的人先修后悟,有的人先悟后修,不管先悟先修,总之悟道后要依道而修、依法而行,要在人间“行佛”,从生活里服务大众,培养福慧资粮,等到因缘具足,自能开悟“成佛”,这也是为什么诸佛都在人间成道的原因。

由于历代禅者修定不重成佛,而重开悟,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了。他们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能够获得身心的自在,明心见性也就满足了,何况只要一悟,何愁不能成佛?

因此,禅就在生活里,禅不是只管打坐。打坐不过是一种心意集中的训练,是一种养成定力的方便法门,禅者不可耽着在打坐的享乐中,忘了佛教在人间的任务,忘了学禅是要与众生同一鼻孔出气;禅是要与宇宙共脉动的,那才是人间禅者的胸怀。

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在佛教里,说到修行,大都是指参禅、念佛、修密。有一句话说,“密富禅贫方便净”,意思是说,如果要学密宗的话,在经济上必须富有,因为密宗的坛场要布置得非常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或者是铜质的铸造,并且要样样齐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花相当的时间,对于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必须有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另外,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身份,不论何时何地,时时处处都可以念佛修持,因此最方便的修行法门,非净土宗莫属。至于想要修学禅宗的人,没有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之处,只要双腿一盘,就可以参禅了。

不过,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

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曾经这样说过:“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女口南岳怀让禅师问:“譬如牛拉车,车子不走,是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打车子没有用,参禅,要紧的是观心、用心。你要想明心见性,光是用身体打坐,并不一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参禅打坐,用心第一。

唐朝瑞岩禅师经常自言自语:“主人公,你在吗?在,在!”不知者以为他疯癫,知者了解那是一种深刻的禅修功夫,用意在唤醒自己的觉性,片刻都不离开当下。

禅者参禅,心要专注当下,要懂得止息观心。止息,就是不为外境所动;观心,就是看到自己的心。中国禅宗以搬柴运水、出坡作务来修习禅定,借事练心,就是要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明心见性”才是禅定的最终目标。

不过,不能否认的,禅虽然不是坐,也不是卧,当然更不是立,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体验禅悦的妙味,想要透过修定来参究自己的真心本性,打坐仍是初学参禅的人应有的必经过程,所以参禅首先必须懂得一些坐禅的基本常识,掌握一些根本的坐禅要领。如天台《小止观》说,初学坐禅,当调五事:调食、调睡、调身、调息、调心。

以下就先将传统的禅修方法与内容,略述如下:(一)毗卢遮那七支坐法“毗卢七支坐法”是坐禅调身的最佳姿势,分为七个要点:1.盘腿:端坐盘腿,跏趺而坐。

2.结印:安手结印,置于膝上。

3.直脊:背脊竖直,不可靠壁。

4.收颈:头面要正,颈靠衣领。

5.平胸:双肩应平,轻松自然。

6.抵颚:嘴唇抿合,舌抵上颚。

7.敛目:敛目平视,观照自心。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