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胜近况,绝配网,色相斯为仁

佛家经典禅语,慈悲为怀

★慈悲为怀

⊙.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法华经·譬喻品》)

【译文】要经常做些慈悲的事情,不要因为懒惰而不去做(慈悲的事)。

【感悟】 佛教中以他人为重的道德观,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慈悲为怀。“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这是佛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此心时常浸润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他的情怀。(《宝鬓集》)

【译文】 只有在心里时刻告诫自己要以慈悲为怀,才能培养出“利他”的高尚情怀。

【感悟】 做对自己和别人都有利的事情,这才是“善”的境界。我们可以将利他与利己统一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说:“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这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谈人的成长时说的。

⊙.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卷下)

【译文】 恶事自己承担,好事归于别人。

【感悟】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宁可自己承担痛苦和不幸,也要将快乐和幸福让给别人。这种富于牺牲精神的胸怀,令人景仰,在当今社会犹为珍贵。

⊙.若善心教化,虽为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则是两舌,得罪最深。(《成实论》)

【译文】 如果以善良的心去教育感化别人,即使别人因此离你而去,你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如果以恶毒的心去教别人相互乱斗,这就是搬弄是非,你就做了最大的坏事。

【感悟】人与人之间,有矛盾、有争执在所难免。在与他人发生争执、产生矛盾时,我们应当善意规劝,排解纠纷,消除矛盾,而最不该做的就是搬弄是非,扩大事态。

⊙.凡愚吝惜家财,靡有舍心,而丧躯命,但为贪生,恒忧不活。遂使妻儿角目,兄弟阋墙,眷属乖离,亲朋隔绝。良由悭因悭缘,悭法悭业。乖菩萨之心,妨慈悲之道,不生救护之意,唯起烦恼之情。如是之愆,实由悭贪为本也。(《法苑珠林》)

【译文】 凡夫俗子因为吝惜家中的财物,没有舍弃的念头,因此丢失了身家性命。因为贪生怕死,就常常担忧活不成了。于是,使得妻子儿女争斗反目,弟兄互相争吵,家眷亲属失和分离,亲朋好友断绝往来。这些情况实际上都是由于吝啬所致。不顺从菩萨的心意,妨害了慈悲的道理,没有助人救人的心思,只有烦恼的情绪。像这样的错误,根源其实就在于吝啬、贪心。

【感悟】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人需要朋友、亲人、家庭,才能生存、生活。吝啬和贪心具有劣根性。贪婪必然会使人为了一己之利而与人争斗,剥夺别人应有的利益,甚至导致众叛亲离。我们何不舍弃自己的一些利益,以博爱之心和仁慈之德,来换取与别人的良好关系和自己内心的宁静呢?

⊙.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梵网经》)

【译文】对于父母兄弟等各位亲属,要具有孝顺心和慈悲心。

【感悟】 六亲不认的人也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吗?

⊙.若远至他国,行伴名为亲;于自居家中,慈母最亲《别译文杂阿含经》卷八)

【译文】 如果出门远行去别的国家,同行的伙伴是最亲密的人;如果在家中,慈爱的母亲是最亲的人。

【感悟】母爱是人间最无私、最执著、最美好的爱。无私在于:为了这份爱,母亲能够委屈自己。孩子长大了,离巢而飞,母亲纵然心里万般不舍,为了孩子的前程,也会让孩子远走高飞。为了这份爱,母亲能够忘记自己。母亲的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孩子。执著在于:无论你长得丑还是美,无论你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母爱无处不在、从不打折。为了这份爱,母亲甚至不在乎孩子给她带来的伤害。美好在于:这份爱与世界上任何的爱有着“先天的”不可比拟之处。因为母爱体现了生命的延续,母爱之花永不凋谢,因为她是自生自长的,是用血来浇灌的。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母爱,哪怕是一声亲切问候所带来的一缕温馨……

⊙.圣人陈福以劝善,示祸以戒恶。小人谓善无益而不为,谓恶无伤而不去。(《法苑珠林》)

【译文】 圣人通过陈述幸福来说服人们做好事,通过指出祸患防止人们做坏事。卑鄙的人却告诉人们做好事没有什么好处所以不要做,做坏事没有伤害所以就不要改邪归正。

【感悟】 有没有是非之心,是不是向善去恶,应该是“圣人”与“小人”之间的最基本的区别。

⊙.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心地观经·报恩品》)

【译文】什么是最大的财富?什么是最大的贫穷?母亲在世是自己的财富,母亲不在是自己的损失;母亲在世时如太阳挂在高空,母亲去世时如太阳陨落;母亲在世时如明月照亮夜空,母亲去世时天空如同黑暗的夜幕。

【感悟】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父母在堂,要珍惜父母在世的日子,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知恩才能报恩,凡稍有良知的人,都知道感激母恩、报答母恩,甚至有些高级动物亦知“反哺”。但是社会上仍有忤逆不孝之人,他们根本不理解父母的恩情,当然更谈不上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些人真的是连动物都不如!

⊙.前心作恶,云覆月;后心起善,如炬消暗。(《未曾有因缘经》)

【译文】 开始如果产生了做恶的念头,心里就会像乌云遮住了月亮一样;如果后来心里产生行善的念头,就会像火炬将黑暗驱散。

【感悟】 人做了恶事,哪怕获得的好处再多,心灵也是阴暗的;行善之人,光明高尚,心里总是亮堂的。如果做了恶事,只要及时悔改,那么如同阳光照亮黑夜,心灵也能够重新沐浴在光明之中。

⊙.枉杖良善,妄谗无罪,其殃十倍,灾仇无赦。(《法句经》)

【译文】平白无故地打了善良的人,肆意诽谤没有过错的人,做这些事所带来的灾祸是做一般错事的十倍,而且将无法得到赦免。

【感悟】 陷害、诽谤正直善良的人,让人无缘无故承受肉体和精神上的苦痛,这种明显带有主观恶意的行为,让人忍无可忍。这样的人,对无辜的人都不放过,更别说对他认为有碍于自己的人了。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样的人如果不思悔改,只能落得“其殃十倍,灾仇无赦”的下场。

⊙.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结吉无忧。(《法句经》卷上)

【译文】 能够深刻地洞察和分辨善恶,内心就知道对什么应该感到惧怕和忌讳。知道畏惧就不会去做(错事),就能够广结善缘,没有忧患。

【感悟】,人们不仅仅需要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还需要明白行善和积恶的结果,即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祸患。如果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害,知道不同的行为会将结果引向两个不同的方向,人们就会趋善而避恶。佛家这种“心知畏忌”的观念,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意义。

⊙.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涅槃经》卷十九)

【译文】 有两种方法告诉大家可以救众生:一是惭,二是愧。所谓惭是指自己不作恶;所谓愧是指不敢教他人作恶;惭是内心知道羞耻,愧是能够向他人暴露自己的错误;惭是羞人,愧是羞天,这就叫做惭愧。不知道惭愧的人,不能叫做人,只能叫做畜生。

【感悟】 惭愧,说到底是羞耻之心。人若无羞耻之心,任何坏事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若有羞耻之心,就会远离恶的影响和蛊惑,就会善良正直,行为端正。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译文】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深厚,对子女的怜爱没有停止的时候。父母的心总是伴着子女的一举一动,总是随着子女的远离和归来而改变。百岁的母亲会为八十岁的儿子操心挂念,只有当生命停止的时候,这种恩爱才会停止。

【感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的阳光并不指望小草的报答,但“寸草”却应该有回报之心。这让人想到当年春节晚会上的《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它后来广为流传,就是因为它唱出了“寸草”的感恩之心。这又让人想到“老莱子娱亲”的故事中那个扮作小孩逗高龄父母开心的人。他的行为也表露了“寸草”的感恩之心。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是不是都有感恩的念头呢?

⊙.何名忏悔?忏者终身不为,悔者知于前非恶业,恒不离心。诸佛前口说无益,我此法门中,永断不作,名为忏悔。(《坛经》)

【译文】 什么叫做忏悔?“忏”就是一辈子不做,“悔”就是省悟以前的错误和恶劣的思想行为,并永远吸取教训。仅在众佛前口说忏悔是没有用的,在我们这个佛门中,永远不再犯错,这就叫做忏悔。

【感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有时甚至可能犯大错。但知错之后,人一定要有忏悔之心。有的人犯了错误之后文过饰非,当然谈不上有忏悔之心了。有的人虽有忏悔之心,但讳疾忌医,不能痛下决心改正过错,这种忏悔之心其实没有结果。有的人犯错以后能够迅速地改正错误,而且能够永远吸取教训,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最后一种人,将忏悔之心落到了实处。

⊙.日儒日佛日百家,心则一,其迹甚异,夫一焉者,其皆欲人为善者也。(《辅教篇·广原教》)

【译文】说儒家、说佛家、说诸子百家,用心是一样的,但是在行为方面彼此差异很大。他们的共同用心,就在于都是想教育人们与人为善。

【感悟】 这里涉及了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注重求“善”。古希腊哲学主要致力于对外界自然事物的研究,从而奠定了西方哲学注重求“真”的传统。中国哲学当然也求“真”,但是从孔子开始,中国的哲学家们就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作为关注的焦点,着重探讨正确的人生态度与合理的行为准则,并且以“善”作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这就形成了中国哲学注重求“善”的传统。这个传统,对于我们今天塑造个人美好心灵,构建和谐社会,仍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句子标签:佛家经典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