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2k泷泽萝拉,地方戏剧,徐智慧整容

胡适的名言经典语录_名言名句_小马感悟网

【1】、 ⊙ 世界的文化,就是为中古时代这种自弃的宗教所淹没了。一千余年之后,人类才打倒这种以困苦为中心的文化,而建设以生活为中心的新文化。 一《东西文化之比较》

 

胡适的名言警句大全【一】

 

【2】、 ⊙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引证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这么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 一《我们的政治主张》

【3】、 ⊙向来的学者误认“国学”的“国”字是国界的表示,所以不承认 “比较研究”的功用。最浅陋的是用“附会”来代替“比较”。附会 是我们应该排斥的,但比较的研究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有许多现象, 孤立的说来说去,总说不通,总说不明白;一有了比较,竟不须解释, 自然明白了。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4】、 ⊙民治的精神不在有无君主,而在能否使全国的人各有尽其能的平 等机会。 一《淮南王书》

【5】、 ⊙兴趣和责任并不是反对的,兴趣并不是自私自利,兴趣即是把所 要做的事认作自己的事;真正的道德教育在于使人对于正当的生活发 生兴趣,在于养成对于所做的事发生兴趣的习惯。 一《实验主义》

【6】、 ⊙ 演说即谈话,即是放大的谈话。不能谈话的,不能演说。演说若 违谈话的规则,也不成好演说。谈话是双方应对的,演说也是双方应 对的。听者虽不发言,但无一人无一时不是和演说者相对应的。须使 人人觉得我是对他说话。须时时刻刻观察他们的反应。 ——《胡适的日记》

【7】、 ⊙不要怕模仿,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必要预备工夫。不要怕丧失我们 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惰性已尽够保守那旧文化了,用 不着你们少年人去担心。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8】、 ⊙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 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 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 根源。 ——《容忍与自由》

【9】、 ⊙人类的行为最容易习惯化,人类的制作最容易制度化。行为成了 习惯,则不惜改革:创作成了制度,则不易变动。外境虽然变迁了, 而人类的守旧性往往不能跟着时变走:跟不上时变,便不能适应环境, 名为不为物后,其实早已落后了。 -《淮南王书 》

【10】、 ⊙ 大凡一个思想家,他思想体系的建立,总跳不出他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他智慧成长期中的时代环境。 ——《胡适口述自传》

【11】、 ⊙略有几茎白发,心情已近中年,做了过河小卒,只许拼命向前。 ——《尝试集》

 

胡适的名言警句大全【二】

 

【30】、 ⊙历史的反省自然使我们明了今日的失败都因为过去的不努力,同 时也可以使我们格外明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铁律。铲除 过去的罪孽只是割断已往种下的果。我们要收新果,必须努力造新因。 祖宗生在过去的时代,他们没有我们今日的新工具,也居然能给我们 留下了不少的遗产。我们今日有了祖宗不曾梦见的种种新工具,当然 应该有比祖宗高明千百倍的成绩,才对得起这个新鲜的世界。 ——《信心与反省 》

【13】、 ⊙人民的参政不是专门的问题,并不需要专门的知识。所患的只是怕 民众不肯出来参政,故民治国家的大问题总是怎样引导民众出来参政。 只要他们肯出来参政,一回生,二回便熟了;一回上当,二回便学乖了。 一《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

【14】、 ⊙有他(罗尔纲)那样一点一画不敢苟且的精神,加上虚心,加上 他无比的勤劳,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会有良好的成绩。 一《(师门五年记)序》

【15】、 ⊙易卜生写信给朋友道:即以我个人而论,我觉得时时刻刻总有进 境。我从前每作一本戏时的主张,如今都已渐渐变成多数人的主张。 但是等到他们赶到那里时,我已久不在那里了。我又到别处去了。我 希望那个我总是向前去。 ——《易卜生主义》

【16】、 ⊙ 人必须自己承认有病,方才肯延医服药。故谴责小说暴扬一国的 种种黑暗,种种腐败,还不失为国家将兴,社会将改革的气象。 一《(官场现形记)序》

【17】、 ⊙行的成绩便是知,知的作用便是帮助行,指导行,改善行。 ——《知难,行亦不易》

【18】、 ⊙我家里的电话坏了,我箱子里尽管有大学文凭,架子上尽管有经 史百家,也只好束手无法,只好到隔壁人家去借电话,请电话公司派 匠人来修理。 ——《治学的方法与材料》

【19】、 ⊙ 我公开谴责了东方的旧文明,认为它是“唯物”的,以其无能为 力地受物质环境所支配,不能运用人类的智能去征服自然界和改善人 类生活。与此相反,我认为尽可能充分利用人类的聪明才智来寻求真理, 来制服天行以供人用,来改变物质环境,以及改革社会制度和政治制 度以谋人类最大幸福,这样的文明,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 ——《文化的冲突》

【20】、 ⊙我公开谴责了东方的旧文明,认为它是“唯物”的,以其无能为 力地受物质环境所支配,不能运用人类的智能去征服自然界和改善人 类生活。与此相反,我认为尽可能充分利用人类的聪明才智来寻求真理, 来制服天行以供人用,来改变物质环境,以及改革社会制度和政治制 度以谋人类最大幸福,这样的文明,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 ——《文化的冲突 》

【21】、 ⊙ 第三,在创办新事业之先,应该充分利用专门技术人才,改革已 有的建设事业,使他们技术化,使他们增加效率。 ——《建设与无为》

【22】、 ⊙一切有用的思想,都起于一个疑问符号。一切科学的发明,都起 于实际上或思想界里的疑惑困难。 ——《杜威论思想》

【23】、 ⊙ 我以为我们做学问不当先存这个狭义的功利观念。做学问的人当 看自己性之所近,选择所要做的学问,选定之后,当存一个“为真理 而求真理”的态度。学问是平等的。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 恒星,都是一大功绩。 ——《论国故学》

【24】、 ⊙ 世界的文化,就是为中古时代这种自弃的宗教所淹没了。一千余 年之后,人类才打倒这种以困苦为中心的文化,而建设以生活为中心 的新文化。 一《东西文化之比较》

【25】、 ⊙ 我尝说: “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 情表的妙,便是文学。” ——《什么是文学》

【26】、 ⊙ 认清国学是国故学,而国故学包括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历史是 多方面的:单记朝代兴亡,固不是历史;单有一宗一派,也不成历史。 过去种种,上自思想学术之大,下至一个字,一只山歌之细,都是历史, 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27】、 ⊙​凡主义都是应时势而起的。某种社会,到了某时代,受了某种的 影响,呈现某种不满意的现状。于是有一些有心人,观察这种现象, 想出某种救济的法了,这是主义的原起。主义初起时,大都是一种救 时的具体主张。后来这种主张传播出去,传播的人要图简便,便用一 两个字来代表这种具体的主张,所以叫他做“某某主义”。主张成了主义, 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和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 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括在里面。 ——《问题与主义》

【28】、 ⊙ 在历史上,我们看出那现在科学化(实在还是很浅薄的科学化) 的欧洲民族也曾经过一千年的黑暗时代,也曾十分迷信宗教,也曾有 过寺院制度,也曾度过种种苦修的生活,也曾极力压抑科学,也曾有 过严厉的清净教风,也曾为卫道的热心烧死多少独立思想的人。 ——《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29】、 ⊙ 我们现在不妄想什么天堂天国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建造“人 的乐国”。我们不妄想做不死的神仙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活 泼健全的人。我们不妄想什么四禅定六神通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 做个有聪明智慧可以勘天缩地的人。我们也许不轻易信仰上帝的万能 了,我们却信仰科学的方法是万能的,人的将来是不可限量的。我们 也许不信灵魂的不灭了,我们却信人格是神圣的,人权是神圣的。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胡适的名言警句大全【三】

 

【30】、 ⊙今日大患,在于国人之无思想能力也。 一《留学日记》

【31】、 ⊙ 真理是深藏在事物之中的:你不去寻求探讨,他决不会露面。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32】、 ⊙ 要使你所得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表现成文章。大凡一个人的观念和印象通常都是很空泛的,空泛的观念事实上并不是他的私产。 ——《胡适口述自传》

【33】、 ⊙ 凡文化都有他的惰性,都会自己保守自己的。少数先知先觉的思想 家,如果他们看清了“去腐”和“革新”的必要,应该站到屋顶上去大 声疾呼,不必顾虑破坏之太多,更不必顾虑祖宗遗产有毁灭的危险。“真 金不怕火炼”,这是我们祖宗的一句名言。真有价值的东西是毁不掉的。 ——《胡适书信集》

【34】、 ⊙ 最可笑的是有些人明知世界“陆沉”,却要跟着“陆沉”,跟着堕落, 不肯“救出自己”!却不知道社会是个人组成的,多救出一个人便是多 备下一个再造新社会的分子。 ——《易卜生主义》

【35】、 ⊙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因 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 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我们的政治主张》

【36】、 ⊙科学精神的第一个条件是不肯轻下判断。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37】、 ⊙ 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地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 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不幸得很,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 答应了,终不肯下笔。 ——《四十自述》

【38】、 ⊙ 我们做白话诗的大宗旨,在于提倡“诗体的解放”。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拢统推翻:这便是“诗体的解放”。 ——《给朱经农的信》

【39】、 ⊙治国不在口号标语,顾力行何如耳。 ——《名教》

【40】、 ⊙人生固然不过一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岂可不努力做 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岂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吗? ——《人生有何意义》

【41】、 ⊙个人是社会上无数势力造成的。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42】、 ⊙ 一个民族的文化,可说是他们适应环境胜利的总和。适应环境之 成败,要看他们发明器具的智力如何。文化之进步就基于器具进步。 所谓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钢铁时代、机电时代等,都是说明文化发 展之各时期。 一《中西文化之比较》

【43】、 ⊙我以为中国“文艺复兴时期”当自宋起。宋人大胆的疑问,小心 的考证,实在是一种新的精神。 ——《胡适日记》

【44】、 ⊙自从韩愈提出“文从字顺各识职”的古文标准以后,一些“古文” 大家大都朝着“文从字顺”的方向努力。只有这条路可以使那已死的 古文字勉强应用。所以,在这一千年之中,古文越做越通顺了。到曾 国藩,这一派的文字可算是到了极盛的时代。姚鼐、曾国藩的古文差 不多统一了十九世纪晚期的中国散文。 一《古典文学研究论集》

【45】、 ⊙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 容忍。自己不信神,要争取自己不信神的自由,但同时也要承认别人 真心信神,当然有他信神的自由。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46】、 ⊙ 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 答实际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困难而得来的。年轻入世的时候,总得 有一个两个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脑子里,时时向你挑战,时时笑你 不能对付他,不能奈何他,时时引诱你去想他。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47】、 ⊙ 宗教的本意,是为人而作的,正如耶稣说的, “礼拜是为人造的,不是人为礼拜造的。” ——《易卜生主义》

【48】、 ⊙ 我深信诗的意思与文字要能“深入浅出”,入不嫌深,而出不嫌浅。凡不能浅出的,必是不会深入的。 ——《胡适书信集》

【49】、 ⊙工具是须时时修理的,政府是用人做成的工具,更须时时监督修 理。因为人都有揽权的天性,又都有滥用权力的趋势。 无论怎样的好 人,若久揽大权,若无有监督,总会滥用他的威权去谋他的私利,私利 与公共福利冲突时,他就会滥用他的威权去摧残公共的福利了。 ——《胡适的日记 》

【50】、 ⊙平心说来,国中明白的人也并非完全没有,只因为他们都太聪明 了,都把利害看得太明白了,所以他们都不肯出头来做傻子,说老实话。 这个国家吃亏就在缺少一些敢说老实话的大傻子。 ——《(王小航先生文存)序》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