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的棋牌游戏,黄灿灿 一站到底,黄梅房地产

经典励志古语大全【9】

1、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曾子:《大学》

2、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子思:《中庸》

3、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孟子·滕文公上》

4、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5、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离娄下》

6、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孟子·告子上》

7、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干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日:“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孟子:《孟子·万章上》

8、 ⊙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日正已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庄周:《庄子·缮性》

9、 ⊙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庄周:《庄子·缮性》

10、 ⊙才多而好谦,贫贱而不谄,处劳而不为辱,贵富而益恭勤,可谓有德者。◆王士元:《亢仓子·政道》

11、 ⊙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况:《荀子·非二十子》

12、 ⊙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荀况:《荀子·性恶》

13、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荀况:《荀子·劝学》

14、 ⊙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荀况:《荀子·法行》

15、 ⊙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阴阳以统其精气,刚柔以品其群形,仁义以经典事业,是为道也。故凡政之大经,法教而已矣。教者,阳之化也;法者,阴之符也;仁也者,慈此者也;义也者,宜此者也;礼也者,履此者也;信也者,守此者也,智也者,知此者也。是故好恶以章之,喜怒以莅之。哀乐以恤之。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奋,庶绩咸熙。◆荀悦:《申鉴·政体第-》

16、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叔嫂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颜延年:《文选·君子行》

17、 ⊙圣人之所以立天下,日仁义。仁主恩,义主断。恩者亲之,断者宜之,而理道毕矣。蹈之斯为道,得之斯为德,履之斯为礼,诚之斯为信,皆由其所之而异名。◆柳宗元:《柳宗元集·四维论》

18、 ⊙柳子曰:君子有二道,诚而明者,不可教以利;明而诚者,利进而害退焉。吾为是言,为利而为之者设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柳宗元:《柳宗元集》

19、 ⊙忠义守节之士,出于天资,非关居位贵贱,受恩深浅也。王莽移汉祚,刘歆以宗室之隽,导之为逆,孔光以宰相辅成其事;而龚胜以故大夫守谊以死,郭钦、蒋诩以刺史郡守、栗融禽庆、曹竟、苏章以儒生皆去官伯之辈耳。安禄山、朱泚之变,陈希烈、张均、张塘、乔琳、李忠臣,皆以宰相世臣,为之丞弼,而甄济、权臬、刘海宾、段秀实,或以幕府小吏,或以废斥列卿,揖身立节,名震海内。人之贤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履乎?◆洪迈:《容斋随笔·忠义出天资》

20、 ⊙人物以义为名者,其别最多。仗正道日义,义师义战是也;众所尊戴者日义,义帝是也;与众共之日义,义仓义社义田义季义役义井之类是也;至行过人日义,义士义侠义姑义夫义妇之类是也;自外入而非正者日义,义父义儿义兄义弟义服之类是也,衣裳器物亦然,在首日义髻,在衣日义袢义领;合中小合子曰义子之类是也。合众物为之,则有义浆义墨义酒,禽畜之贤,则有义犬义马义鹰义鹘。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

21、 ⊙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德,便是得此道于身,则为君必仁,为臣必忠之类,皆是有自得于己,方解恁地。尧所以修此道而成尧之德,舜所以修此道而成舜之德,自天地以先,羲黄以降,都即是这一个道理,亘古今未常有异,只是代代有了一个人出来做主。做主便即是得此道理于己,不是尧自是一个道理舜又是一个道理,文王周公孔子又别是一个道理。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他都不识,分做两个物事。便将道做一个空无底物事看。吾儒说只是一个物事。以其古今公共是这一个,不著人身上说,谓之道。德,即是全得此道于己。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若离了仁义,便是无道理了。又更如何是道!◆朱熹:《朱子语类·力行》

22、 ⊙义者,宜也,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则何不利之有,君子只理会义,下一截利处更不理会。◆心之制,却是说义之体。程子所谓处物为义是也;扬雄言义以宜之;韩愈言行而宜之之谓义。若只以义为宜,则义有在外意,须如程子言处物为义,则是处物者在心而非外也。◆小人则只计较利害,如此则利,如此则害。◆小人只理会下一截利,更不理会上一截义,盖是君子之心,虚明洞彻,见得义分明。小人只管计较利,虽然毫底利也自理会得。◆朱熹:《朱子语类》

23、 ⊙世言忠者不两立,忠孝亦有二乎?见于事君谓之忠,见于事亲谓之孝。入见其孝也,而不知有忠之道存焉。日孝而已矣。人见其忠也,而不知有孝之道存焉,日忠而已矣。一行非孝,非忠也;一念非忠,非孝也。天地之大也,日月之明也,人物之众也,其可感而通者,莫疾乎忠与孝也。虽庸人、孺子,一行其孝而风俗为之变,世之行政施化有弗能焉。◆揭侯斯:《揭傒斯全集·送艺林诗序》

24、 ⊙余乃言日:俭者德之节,严者德之制,孝者德之本,敬者德之基,慈者德之爱,和者德之顺,学者德之聚。俭则财用足,严则上下辩,孝则仁义生,敬则礼让兴,慈则恩惠长,和则九族亲,学则万世明。德虽美,讲俭无以安其制,故为训之始。德虽备,非学无以约其求,故为训之终。由之则昌,舍之则亡,不可须臾出乎训之外。故表名以著远,服之若华衰,佩之若琼琚,嗜之若膏粱,处穷约而弗滥,履贵盛而弗泰,蹈危难而弗慑,仰不愧,俯不怍,然后可以充乎德之实,以进乎君子之域。◆揭傒斯:《揭傒斯全集·进德堂记》

25、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重百代清芬。◆俭,美德也,过则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洪应明:《菜根谭》

26、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洪应明:《菜根谭》 经典励志古语大全

27、 ⊙礼者,人心之理也,协之以同然,百世可通也。人无礼,犹室无基。◆陈子龙:《明经世文编》

28、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周易大传·系辞传下》

29、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老子·二十七章》

30、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入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孝行》

1、 ⊙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事矣。◆《吕氏春秋·无义》

2、 ⊙祸之所自起,乱之所由生,皆存乎欲善而违恶。今天下老师先生端弁带而说,乃以是召乱也。学者相与熏沐其中,扃而亦唯此之事,是事祸也。父以是故不慈,子以是故不孝,兄以是故不友,弟以是故不共,夫以是故不帅,妇以是故不从。君以是故不仁,臣以是故不忠。大伦蠹败,人纪消亡,结辙以趋之,而犹恐其弗及也。◆《子华子·北宫子仕》

3、 ⊙君子非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谕矣。◆《鬻子·卷上》

4、 ⊙昔自周公不求备于一人,况乎其德义既举,乃可以它故而弗之采乎?由余生于五秋,越蒙产于八蛮,而功施齐、秦,德立诸夏,令名美誉,载于图书,至今不灭。张仪,中国之人也;卫鞅,康叔之孙也,而皆谗佞覆,交乱四海。由斯观之,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中堂生负苞,山野生兰芷。夫和氏之璧,出于璞石;隋氏之珠,产于蜃蛤。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故苟有大美可尚于世,则虽细行小瑕曷足以为累乎?◆王符:《潜夫论》

5、 ⊙夫称善人者,不必无一恶;言恶人者,不必无一善。故恶恶极有,时而然善,恶不绝善,中人皆是也。善不绝恶,故善人务去其恶,恶不绝善,故恶人犹贵于善。夫然故恶理常贱,而善理常贵。今所以为君子者,以其秉善理也。苟善理常贵,则君子之道存也。夫善殊积者物逾重,义殊多者世逾贵。善义之积,一人之身耳,非有万物之助,而天下莫敢违,岂非道存故也。◆袁宏:《后汉纪·孝质皇帝纪》

6、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枇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铅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之臭,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史鱼所以遗恨也。◆吴就:《贞观政要·论公平第十六》

7、 ⊙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惟利之所在,危人自安。夫苟在危人,则何所不至?◆吴就:《贞观政要·论诚信第十七》

8、 ⊙阴德既必报,阴祸岂虚施?人事虽可罔,天道终难欺。明则有刑辟,幽则有神祗。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白居易集·读史》

9、 ⊙小善乱德,小才耗道。◆皮日休:《皮子文薮·书·鹿门隐书六十篇》

10、 ⊙论日:君子之为善,非特以适己自便而已。其取于人也,必度人之可以与我也。其予人也,必度其人之可以受于我也。我可以取之,而其人不可以与我,君子不取。我可以予之,而其人不可受,君子不予。既为己虑之,又为人谋之,取之必可予,予之必可受。若己为君子而使人为小人,是亦去小人无几耳。◆苏东坡:《苏东坡全集·刘恺丁鸿孰贤论》

11、 ⊙人之为不善也,皆有愧耻不安之心。人人惟奋而行之,君子惟从而已之。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斯而已矣!◆苏辙:《栾城后集·孟子解》 经典励志古语大全

12、 ⊙众日善未必善,观其善之为也。众日恶未必恶,观其恶之由也,行诈以自衔,取媚于小人,其足为善乎?任直以独立,取恶于非类,其足为恶乎?故择善采于誉,则多党者进,去恶信于言,则道直者退。◆《文苑英华》

13、 ⊙万物皆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至如言“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此都只是天理自然当如此。人几时与?与则便是私意。天只是以生为道,有善有恶。善则理当喜,如五服自有一个次第以章显之。恶则理当恶,彼自绝于理,故五刑五用,曷尝容心喜怒于其间哉?舜举十六相,尧岂不知?◆是以佗善未著,故不自举。舜诛四凶,尧岂不察?只为佗恶未著,那诛得佗?举与诛,曷尝有毫发厕于其间哉?只有一个义理,义之与比。◆人能放这一个身公共放在天地万物中一般看,则有甚妨碍?◆虽万身,曾何伤?◆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14、 ⊙人非木石,不能无好恶,然好恶须得其正,乃始无咎。故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恶之得其正,则不至于忿嫉。夫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人者,非好其人也,好其仁也;恶人者非恶其人也,恶其不仁也。“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岂但是贤父兄之心?贤弟子之心,亦岂得民于其父兄哉?◆故凡弃人绝物之习,皆不仁也。◆陆九渊:《陆九渊集·与侄孙浚》

15、 ⊙君子不敢违善以邀誉,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义、妇顺、家人和、姻族睦,不伤人,不害物,安常处顺以求无负于民彝,如斯而已。其吉也,福也、誉也、君子为善自若也,反是,君子之为善亦自若也。吾为所当为,如饥之食,渴之饮耳;吾不为所不为,如饥不食馑,渴不饮鸩耳,吉凶祸福毁誉,听其自来也,于我何与焉。虽然善者难言也,不择善者每失之,或日:“忘其贵贱,同其尊卑,忍耻包羞,纳侮受欺,善乎?”日:“非也。”◆吕坤:《吕新吾先生文集》

16、 ⊙天下之人,本与仁者一般,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自不容有恶耳。所以有恶者,恶乡愿之乱德,恶久假之不归,名为好学而实不好学耳矣。若世间之人,圣人与仁人胡为而恶之哉!◆李贽:《焚书·复京中友朋》

17、 ⊙谲莫谲于魏武,奸莫奸于司马宣王。自今观之,魏武狡诈百出,虽其所心腹之人不吝假睡以要除之;而司马宣王竟夺其颔下之珠,不必遭其睡也。故曹公之好杀也已极,而魏之子孙即反噬于司马。司马之啮曹也亦可谓无遗留矣,而司马氏之子孙又即啖食于犬羊之群。青衣行酒,徒跣执盖,身为天子,反奴虏于鲜卑,戮辱于厥廷之下也。一何惨毒酷烈,令人反袂掩面,含羞而不忍见之欤!然则天之报施善人竟何如哉?吾是以知天之报施果不爽也;吾又以知谲之无益,奸之受祸也。故作《谲奸论》以垂鉴焉。◆李贽:《续焚书·谲奸论》

18、 ⊙是故视之如草芥,则报之如寇仇,不可责之谓不义,视之如手足,则报之如腹心,亦不可称之谓好义。是故豫让决死于襄子,而两失节于范氏与中行,相知与不相知,其心固以异也。故日:“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乎以国土遇我也。士之忘身以殉义者,其心固如此。又日:“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可义求,是故澹台子羽弃干金之璧;不可劫以威,是故鲛可斩,壁终不可强而求。士之轻财而重义者,其心固如此。◆李贽:《续焚书·序笃义》

19、 ⊙凡过生于误,然所以造是误者必过也;恶生于过,然所以造是过者亦误而已。故过与恶每相因,而过成易犯,过而不已,卒导于恶,君子倦倦于改过,所以杜为恶之路也。◆人心本无恶,近儒解克己,不以去私言亦是,然形气之病独非私耶?仁者深然与物同体,有己而后有物,安得仁?故“克己复礼为仁”,此是圣贤学宗要,不可草草看过。◆黄宗羲:《黄宗羲全集·子刘子学言》

20、 ⊙“流于恶”,“流”字有病,是将谓源善而流恶,或上流善而下流恶矣。不知源善者流亦善,上流无恶者下流亦无恶,其所为恶者,乃是他途歧路别有点染。譬如水出泉,若皆行石路,虽自西海达于东海,绝不加浊,其有浊者,乃亏土染之,不可谓水本清而流浊也。知浊者为土所染,非水之气质,则知恶者是外物染乎性,非人之气质矣。◆颜元:《存性编》

21、 ⊙异史氏日:“富皆得于勤,此独得于惰,亦创闻也。不知一贫彻骨而至性不移,此天所以始弃之而终怜之也。懒中岂果有富贵乎哉!”◆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

22、 ⊙义者,君臣上下之事,父子贵贱之差也,知交朋友之接也,亲疏内外之分也。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义者,谓其宜也,宜而为之,故日:“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韩非:《韩非子·解老》

23、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韩非子·备内》

24、 ⊙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北堂书钞》

25、 ⊙子曰:“爱生而败仁者,其下愚之行欤?杀身而成仁者,其中人之行欤?游仲尼之门未有不冶中者也。”◆王通:《文中子中说·事君篇》

26、 ⊙利则居后害则居先,此君子处利害之法也。是故见利而先谓之贪,见利而后谓之廉,见害而先谓之义,见害而后谓之怯。◆吕祖谦:《东莱博议·臧文仲分曹田》

27、 ⊙朱子云:喻义、喻利,只是这一事上君子见得是“义”,小人见得是“利”。如伯夷见饴日:“可以养老”;盗跖见之日:“可沃户枢。”◆家南先生日: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而为之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矣。◆张岱:《四书遇·论语》

28、 ⊙修养与情感信之者,仁也。不可欺者,智也。既智且仁,是谓成人。◆管仲:《管子·桓言第十二》

29、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治。正形饰德,万物毕得。翼然自来,神莫知其极。昭知天下,通于四极。是故日: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此之谓内德。是故意气定,然后反正。气者身之充也,行者正之义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行不正则民不服。◆管仲:《管子·心术下第三十七》

30、 ⊙大心而敞,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苟,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管仲:《管子·内业第四十九》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