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招标,李开复创新工场地址,张家界汽车站

美国哲学家杜威名言_杜威的名言_小马感悟网

1、 ◎无疑的,一般入以为普通文化和实用职业是无关的。这样的观念已经禁不住现代生活中种种交互作用的压力了。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于抱着这样的观念:一个文学教师必然是致力于高尚的精神思想,而医生、律师和商人只是在从事着追逐金钱的俗务。我们对于文化的概念仍然沾染着旧时代的阶级观念。

2、 ◎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容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当社会关系不平等均衡时,一定会出现后一种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某部分人将会发现他们的目的是由外来的命令决定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从他们自己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他们有名义上的目的,并不真是他们自己的目的,而只是达到别人比较隐蔽的目的的手段。

3、 ◎“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这一普通的说法只道出了一半真理,而一半真理就极可能导致十足的错误。语言虽然可以表达思想,但是,起初并不是表达思想,甚至也不是有意识的。语言的首要动机是去影响(通过渴望、情绪和思想的表现)别人的行动;语言的第二个用途在于用语言形成与别人更亲密的社交关系;语言用来作为思想和知识的有意识的运载工具,这个用途居于第三位,其形成是比较晚的。

4、 ◎科学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应该抛弃把先人之见强加于自然的企图,要成为自然的谦逊的解释者。人在理智方面服从自然,就能在实际方面学会指挥自然。“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格言的意思是说,人要通过科学控制自然,把自然的能量用来实现他自己的目的。

5、 ◎实验的方法影响的每一进展肯定有助于取缔曾经统治过去学校的文字的、证论的和命令式形成信念的方法,这些方法把它们的威信转移给主动关心事物和人群的方法……总有一天,认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获取知识最成功的方法,然后用这个理论来改进不很成功的方法。

6、 ◎我认为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7、 ◎我认为心理学事业的发展增长了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生长的法则的观察能力;社会科学的发展增长了我们关于正确组织个人的知识。一切科学的资源都可以为教育的目的而使用。

8、 ◎教育的历程,日新月异;文化一方面遗传,一方面改造,总得永远地继续下去。所以日新月异的历程,就是社会生活的历程,也就是教育的历程。照这样看来,个人在社会当中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是从社会生活中得来的,所以个人的行为,应该和社会没有阻碍。假使一切行动不合于社会,或是径直反对社会,那就叫做“不忠”,那就叫做“忘恩负义”。

9、 ◎许多儿童由于缓慢,由于不能迅速作出回答而受到指责,其实,他们那时正花费时间积聚力量以便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问题。在这种场合下,若不提供给他足够的时间和闲暇,从而不能作出真正的判断,那就是鼓励迅速的但却是仓促的浅薄的习惯。对问题和困难有深刻的感觉可决定继之而来的思维;任何习惯的训练,若只是鼓励学生为了长于叙述或显示记住的知识,对真正的问题像在薄冰上滑行一样,轻轻掠过,都违背了真正的思维训练的方法。

10、 ◎课堂中,如果教师是充分警觉的,明达的,他们会细心地留意那些看似普通却隐微难辨的情况,并定出问题供更精细的研究。无论如何,下述两种教师的态度是有天壤之别的:一种是只知道呆板地照着课本或制度的要求实行教育;一种是凭个人的观察和理解而对教育做出心理化、个性化的改变。

11、 ◎我们看到,一般学校里教授语言,总是一方面摧残其社交的动机,一方面叫儿童一味的背诵记忆,而没有自己的话说。如此一来,语言来源的两大因素都与初衷相背而驰了。

12、 ◎教师的实际问题在于保持平衡,既不能展示和解说得太少,以至不能刺激反省的思维;也不能展示和解说得太多,而抑制学生的思维。

13、 ◎以实用主义观念为基础的教育,将不可避免地培养出这样一些人——他们认识到通过把他们的观点和信念付之于实践应用来持续检验它们的必要性,以及根据这个应用的结果修正他们的信念的必要性。

14、 ◎现今文明社会所有的人通常的经验,与工业上的许多工序和结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些工序和结果反过来又是很多科学见诸运行的例子。例如固定式蒸汽机和牵引式蒸汽机、汽油机、机动车、电报和电话、电动机等直接进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学生在童年时实际上就熟悉这些东西。不仅他们的家长所从事的职业依靠科学的应用,而且家务、保健、街道上的景色都体现了科学的成就,并激发人们对有关科学原理的兴趣。科学教育的教学法的新的出发点,显然不是教一些贴有科学标签的东西,而是利用熟悉的作业和工具指导观察和实验,使学生在它们实际的运转中了解它们,从而获得一些基本原则的知识。物理

15、 ◎所谓学习“使用书中材料的方法”就是提出种种问题,启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无论在校内的时候或离开学校以后,能够自己在历史、科学、传记、文学中间发现种种有价值的材料,而不要把时间枉费在那些“多而无用”的废纸上。

16、 ◎当涉及到道德问题而不仅仅是实惠的问题时,我认为道德问题更加重要。我也看不出,凡是对大量现存学校的工作十分熟悉的任何人怎能否认,大部分学生都在养成注意力分裂的习惯。如果教师是熟练的、机智的,如果她是所谓优秀的严格训练的信奉者,儿童就会实实在在地学会以某种方式保持其感官处于专心致志的状态,但是他也将学会将他的本来会集中注意于有意义的教材的思想注意到别的方面去。

17、 ◎有人反对凭孩子的兴趣实施教育,他们说儿童在学校里面,总要吃点苦,才足以磨砺他,锻炼他,好像只有战胜多少困难,克服多少障碍,才可能有所成就。这种主张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全对。我们要磨砺孩子,就必须让他自己知道磨砺的价值——如果叫他吃苦受困,而不明白何以要吃苦,何以要受困。那所谓吃苦,意义也不大。

18、 ◎知识与智慧的区分,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然而还需要不断地重新提出来。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知识,如果只是作为单纯的知识,它不包括特殊的理智能力的训练;而智慧则是理智训练的最好的成果。在学校中,当注意积累知识时,却时常疏忽了发展智慧的观念或良好的判断力。

19、 ◎历史教学往往不能产生更好效果的原因之一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未能使任何一个时代或因素在他的心理中成为突出的典型,一切东西都被弄成平铺直叙。要获得必要的观察事物的眼力,办法是把“过去”看作是增大了的“现在”的投影。

 

美国教育家杜威名言名句【一】

 

20、 ◎通常所谓意志,极大部分正是说我们有一种深思熟虑的或有意识的倾向。在一个有计划的行动过程中,尽管面临很多困难和相反的诱惑,但能够坚持和忍耐,通俗地讲,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就是说他在努力达到所选择的目的时,既不变化无常,又不苟且敷衍。他有实行的能力,就是说,能持久地、有力地实行或实现他的目的。而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就像水那样不稳定。

21、 ◎哲学是关于可能的事物的观念,不是关于已成的事实的记录。因此,和一切思维相同,它是假设性的。它提示要我们去做的事情——要去尝试的事情。它的价值不在提供解决的办法(这只能在行动中获得),而在于界说困难,并暗示应付困难的方法。

22、 ◎教育将坚决地循着这样的方向前进:划定中学工作为普通训练及文化训练,付之以青春和生命力以使个性得到解放,为真正的自觉期,为感知自我与广大生活关系的时期;保留高等教育为专门训练,以强化专业知识及研究,使个体能将真理用在职业上。所有人都有职业,只有那些淫逸的懒人,堕落的人,时髦且有闲和极穷的闲人才违反这条定律。当教育不再忽视这一事实而完全坦白地承认它,并使课程和教法来适应它,学校才能说做到了自己的责任。

23、 ◎我认为教师的任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较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

24、 ◎一个正常的人需要有一定的有待克服的困难,使他对他所做的事情有一个充分的强烈的意识,因而对他所做的事具有强烈的兴趣。

25、 ◎我们的一些学校存在着课程繁多的弊病,而每一门课程必然也有其繁多的材料和原理。我们的一些教师不单要面对全体学生,而且要个别地指导学生,因此他们的任务就变得更加繁重了。如果不找出某些统一的线索,不找出某些简化的原理,那么事先就注定必然会导致混乱的结局。本书①提出的信念是:需要找出稳定的和集中的因素,即我们称之为科学的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并将其付诸实施。

26、 ◎科学就是变成有理性的经验。

27、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非经多年的实际锻炼和艰苦的训练,不能懂得善的理论意义。……不论柏拉图所处的地位如何,很容易看出知识这个名词用来指两种很不相同的东西,一种是亲切的和有生命力的个人的真知灼见——在经验中获得和经过经验的信念,一种是第二手的、基本上是使用符号的认识,人们一般相信如此——一种没有生命力的遥远的知识。后面这种知识并不保证行为,它不深刻地影响性格,这是不消说的。……任何时候,一个人坐在椅子上而不坐在火炉上,下雨时就带伞,生病时就请教医生——简言之,无论做其他日常生活的任何行为,都证明某种知识在行为上必有直接的结果。我们有一切理由假定同样关于善的知识有类似的表现。

28、 ◎我们提出了一个一般心智的概念,提出了一个人人都相同的求知的方法。然后我们又认为各个人的心智在分量上是不同的。我们指望平常的人做平常的事,只允许超常的人有创造能力。平常的学生和天才学生之间的区别,在于平常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但是,这种一般心智的概念纯属虚构。一个人的能力怎样和另一个人的能力在数量上进行比较,并不是教师的事。这种比较和教师的工作无关。教师所要做的事,是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使用他自己的力量。

29、 ◎“自由就是活动。”活动是生活的基础,因此训练儿童活动就是训练他们生活,这是学校教育的正当职责。自由的目的是整个集体的最大利益,允许儿童自由,也就是这个缘故。凡是无助于这个目的的必须予以禁止,同时,对于促进每一项有益的活动必须给予最大的关注。为了使得学生能最充分地从事这类有益活动,就得允许他们在教室里享有大量的自由。他们可以随意走动,相互交谈,随着他们的意愿布置课桌椅。

30、 ◎实际生活方面的练习是为了教会儿童独立,能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且熟练优雅地从事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就能保持教室的整洁,清扫和安顿食堂的用具,收拾好各种散乱的材料。当他们工作时他们自己照料自己,取出他们需要的东西,找到工作便利的地方。

31、 ◎那些生活在今天的儿童,当他们在对他们很少意义甚至毫无意义的、模糊的、不确定的未来的名义下被提出要求时所出现的能力和活力上的浪费。我想到的倒是,当工作的动机是未来的而不是现在的时候所发展起来的习惯上的因循;以及当工作不是按现在的需要、现在的责任去评价,而是按外部的结果如考试及格、升级、升学、上大学等等去评价时所产生的错误判断标准。没有什么事本身是值得做的,只有当它是为某种别的事情作准备时才值得做,而别的事情反过来又只是为遥远的十分重要的目的作准备,从这种经常的印象中产生的道德上的损失,谁能估计有多少?

32、 ◎如果我们训练我们的儿童执行命令,去做仅仅因为要他们去做的事情,而未能给他们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信心,我们就是在克服我们制度的现有缺陷和建立真正的民主理想的道路上设置了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

33、 ◎如果目前的行为没有由预见未来可能的结果所决定的方向,这种行为就没有智力。对未来只有想象的预测,而不注意预测所依靠的条件,那就只是自己欺骗自己,或是痴心妄想,这是一种发育不全的智力。……心智就从不是什么自身完成的东西;它是一个得到智力指导的行动的过程;换言之,在行动的过程中有目的、有结局并须选择手段,以促进达到目的。

34、 ◎教育是把知识和生活中实际发生作用的价值统一起来的唯一的突出手段。

35、 ◎真正名副其实的知识,即养成对任何事物都应付的才干,只有通过积极而密切地参与社会活动才能获得。

36、 ◎研究一些男女名人传记是有益处的,他们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成年时代的生活有些美好的事情,而在学生时代却被称为是蠢笨的。有时,早期错误的判断主要是由于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被通用的旧的良好标准所承认,如达尔文对虫、蛇、水蛙有兴趣这一事例就是如此。有时,早期错误的判断通常是由于这个儿童的反省思维比其他学生或比他的教师要处于更深的程度,当要求迅速回答问题时,不能表现出其优势。有时,早期错误的判断通常是由于学生的自然的模式同课本或教师的模式相冲突,而人们采用后者的方法作为评价儿童的绝对的标准。

37、 ◎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是攀比心太重。“怕丢脸”成了一种教育动机,看到别人做某件事,自己如不这样做,好像就是丢脸的事。一方面深怕失败、怕受人批评,另一方面又处处要与人攀比,已经成了很多学校不能全副精神地投入教育事业的一大绊脚石。须知道,我们要用尽全力做事,以后是毁是誉,是好是坏,自然是将来的事;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立足、发展。

38、 ◎在讲课之前,教师应当想到种种问题:对于这一课题,学生先前的经验和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可以利用的?我怎样帮助他们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呢?需要采用什么手段来激起他们渴望学习的动机呢?怎样才能把教材讲清楚,并使学生牢记教材呢?怎样才能使课题个别化,就是说,使它既具有某些显著的特征,而教材又能适合于每个人的特殊需要和个别的爱好?

39、 ◎几乎任何一个人都曾有机会回想起他的求学时代的生活,他不知道在学习期间积累起来的知识究竟产生了什么结果,而且也不知道,过去已经获得的专门技艺,为什么在变化的形式下必须重新学习,才能对他有用处(一个人如果觉得为了长进,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智慧,过去在学校中学得的知识已经差不多够用而不必再重新学习更多的知识,那当然是很幸运的)。这并不能说人们过去没有把功课真正学好,因为其做学生时已经学过了这些功课,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考试。这里的弊病在于,过去学习的教材是孤立的,就如同把知识放在不透水的互相隔开的船舱里一样。如果要问,这些知识的结果如何?知识到哪里去了?那么,正确的回答是:这些知识仍然保存在原来存放它们的封闭的船舱里面。如果重新出现了和当初学习知识时同样的情境,那么,知识也可以回忆起来,并且也会是有用的。但是,这些知识在当初学习的时候是互相割裂开来的,因而,这些知识同其他经验并没有什么关联,所以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这些知识便不能发挥效用了。

40、 ◎为什么有人认为一个人必须在以下两种情况中作出选择:是牺牲自己去做有益于别人的事情呢?还是牺牲别人,以求达到自己独有的目的呢?实际的情况是,因为这两种事情没有一件是能够持续进行的,我们就想出一种折衷的办法,两方面交替进行。一个人轮流尝试两件事中的一件事。世界上有许多公开声称的精神的和宗教的思想,强调自我牺牲和精神的自我完善这两个理想,而不是大力反对这种生活的二元论,没有比这更大的悲剧了。这种二元论已根深蒂固,不易推翻。由于这个原因,目前教育上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争取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使社会效率和个人修养是同义词,而不是彼此对抗。

41、 ◎无论所学到的东西对那些发现它并在他们的经验中起作用的人来说是如何真实,但是对学生来说,没有东西使它成为知识。除非这种材料在个人自己的生活中产生了效果,否则这种材料就像关于火星或某一奇异的国家的事情一样。

42、 ◎……教育是标志着人类经验中所能想象得到的科学和艺术最完善、最密切的结合。

43、 ◎习惯在一种学问当中,如果能真正养成,必定于精力上、时间上总有许多的节省。同时,做事还有一种有条不紊的敏捷以及方法的正确,并生出种种的乐趣。

44、 ◎教育是自治的,应该自由决定其目的。除非教育者能独立而勇敢地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进行过程中缓慢形成和实行的,否则他们不会知道自己的实际作用,别人更不会重视他们的工作,因为连他们自己都不重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

45、 ◎……这些区别①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后来的思想和他们关于教育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而重视数学和逻辑学,轻视感官和感官观察;认为知识论述理想的符号而不论述具体的事物才是高尚的和有价值的;藐视特殊的事物,除非它们是从普遍推论出来的;漠视身体;轻视艺术和手艺作为理智的工具,凡此种种,都是以对经验和理性或者对实用和理智的各自价值的估量而找到掩护和支持。

46、 ◎他自己感到有实际吸引力的东西对他的态度所起的固定作用,要比教师要求他应该说的东西深刻得多。

47、 ◎要想将社会改造成民主、共和的社会,一种方式是改造少数人,然后推而广之,使多数人接受并采用这种方式;另一种是从儿童的思想改造开始,进而推动种种的制度改造。这种改造方式很和平,很自然,也很合乎民主、共和的意义,不像第一种方式是强迫的,是从上面加压的,所以,这一重任就落在了学校上。

48、 ◎传统教育的弊病不在于教育者本身担负起提供情境的责任,它的弊病在于没有顾及创造经验的另一个因素,即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目的。

49、 ◎教育者的问题在于使学生从事这样一些活动:使他们不但获得手工的技能和技艺的效率,在工作中发现即时的满足,以及预备为后来的应用,同时,所有这些效果都应从属于教育——即从属于智育的结果和社会化倾向的形成。

50、 ◎体格锻炼教我们使用我们的体力,领悟我们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使用力所能及和适于我们感觉的自然工具。……我们到18岁时学校教我们用杠杆;乡村里每个12岁的孩子都会用杠杆,他们比学院里最精明的技师知道得还多。小学生在游戏场里相互学到的功课要比在教室里学到的胜过一百倍。

51、 ◎当我们承认在儿童内部有某些迫切要求发挥出来、需要表演出来以及使它们自己产生效用、获得训练的力量时,我们就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牢固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努力产生于使这些力量充分发生作用因而使之生长、完善的企图。充分地按照这些冲动去行动包含着目的的严肃性、专注性和明确性;它导致形成坚定性和服务于有价值的目的的习惯。但这种努力决不会沦为单调乏味的工作或死板生活的倾向,因为兴趣继续保持着——充分考虑了自我。我们的第一个结论就是:兴趣就是统一的活动。生理学

52、 ◎好的仪表是良好的教养的结果,或者毋宁说就是良好的教养;而教养是通过对习惯的刺激作出反应的习惯行为养成的,而不是通过传授知识。

53、 ◎在中等教育中,它们的价值,它们的范围根据它们在创造和发展逻辑态度和心灵习惯方面的反应程度而被确定。在所有领域里提供理智的完整性、真诚性和能力的实验性探究和检验方法,而不是专属于其专业的那些方法,才是高中教师所必须牢记于心的。一种崭新类型的心灵,正在科学方法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物理学教师应该做他该做的事情,以促进这种心灵的扩展和至上性。体育

54、 ◎在理想的学校中,将会有这样一种东西:首先是一座齐全的工艺博物馆,陈列制造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各种原料的样品和用来处理这些材料的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工具;然后,有一批能说明这些材料的产地、它们的故乡和制造地的风景和风光的照片和图片。这些照片和图片将成为艺术、科学和工业综合起来的生动的延续的课业。

55、 ◎没有推论就没有思维。……人们通过观察或回忆先前的知识,得到一些确定的和已知的事实,而推论的进行则超越这些事实,因此,推论中就包含有从已知到未知的飞跃。推论包含着一种飞跃,它超越了人们已经掌握的事实。好奇心与创造性

56、 ◎正如知识的材料是通过感觉提供的,伦理知识的材料则是情绪上的敏感性所提供的。这种特性难以用言语表达,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强烈的、刻板的性格和富于同情心的、灵活的、开放的性格之间的区别。抽象地说,前者可能和后者一样是真诚地忠于道德观念的,但在实际上,我们宁取后者。我们指望后者靠机智、靠对别人的要求有本能的认识,靠调节的技巧,比仅仅靠墨守成规的前者取得更多成就。因此,这里就有了道德标准,用它可以检验学校直接为个人所做的工作。

57、 ◎任何科学的哲学,如果把经验的性质排除在现实的真正内容之外,这种哲学就必然排除对人类最有兴趣和最为重要的东西。

58、 ◎我们应如何评价教材?(1)学校教材,有特定的定型,有组织,有系统,在成人看来,确实如此。但在儿童方面说,他们却未必以为有定型,有组织,有系统。所以,教材一定要从两方面看。学校科目来自于从前的旧经验,而不是从儿童的经验出发的。成人自以为精心组织,一看便清清楚楚,但对儿童来说,反未必如此。所以,教授一定要得法。(2)拿前人的经验教授儿童,未经过儿童自己的加工。许多教师见教材一旦确定,就直接拿来传授儿童,好像这种知识是现成的,前后的次序是很清楚的,学生也是必能直接领会的。这种情形,好像到街上店铺里买东西,可以拿现成的一样。……所以教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经验,关注学习的发展过程。(3)学校所有各科,就起源来说,总有社会的背景,都是应社会的要求而产生的。所以,教材如果不以社会为背景,那么科目的组织结构,都是单独的和独立的。就如同教历史时,把所记的事实当做孤立的东西,叫学生把年月人名等拼命地苦记下来。

59、 ◎能对我们的教育目的产生影响的,就是情感。一个人没有情感,不但不能起爱念,而且还会生出厌恶。譬如甲乙两个人,甲习惯钱财,乙喜欢学问。甲对于学问,无论他怎样精彩,始终在感情上漠然不能一动;乙对于钱财,亦是如此。对钱财和学问,两者不能得兼,所以就不可能互生感情。教育中,凡为所动的,就能产生行为;能产生行为的人,就可以有某种趋向,某种自我的兴趣。这时,学生和他学习的对象之间就能形成一种“联系”(Relati。n)、一种“结合”(C。ntact),这种联系和结合就是“感情的结合”,有了它,儿童的生长就可以生出良好的结果来。

 

美国教育家杜威名言名句【二】

 

60、 ◎问题的性质决定思维的目的,而思维的目的则控制思维的过程。

61、 ◎为了创造一个民主社会,我们需要一种教育制度,在这种制度中,道德、智力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乃是自由、独立的人从事探究的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人把过去的思想和继承的东西,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作为进一步丰富生活的手段和方法,他们运用已获得的良好成就来发现和制造更美好的东西。

62、 ◎教授的时候,不能不问儿童需要,而尽我所有地倾囊相授,这种教授,会把人教成知识的奴隶。如果课前学生已经有了准备,有了印象,只不过对一两个问题还存在疑惑。那老师在此情况下,才可以尽其所有地教给学生,并且,在这时学生的学习愿望很强烈,教师应充分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这就如同饥饿一样,生理上有了饥饿,人就容易吃东西;心理上有了饥饿——欲望,人就容易领受知识。

63、 ◎不能影响人生行为的学科,无论如何有价值,于儿童的道德观念还是毫无益处的。

64、 ◎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二十年后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因此也不能准备儿童去适合某种定型的状况。准备使儿童适应未来生活,那意思便是要使他能管理自己,要训练他能充分和随时运用他的全部能量;他的眼、耳和手都成为随时听命令的工具,他的判断力能理解它必须在其中起作用的周围情况,他的动作能力被训练能达到经济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程度。除非我们不断地注意到个人的能力、爱好和兴趣——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把教育不断地变成心理学的名词,这种适应是不可能达到的。

65、 ◎联系从日常熟悉的材料中选择的问题,沿用科学家取得完善知识的方法’他获得处理在他能力范围内的材料的独立工作的能力,避免学习只有象征意义的材料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混乱和理智上的乏味。

66、 ◎在知识中,事物都是确定的;它们就是这样的,不是含糊不清的。但是,经验使我们认识到,教材的理智的确定性和我们的确定性,两者有所区别。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来倾向于信仰,轻信是很自然的。未经训练的心灵,不喜欢悬而不决和理智上的犹豫,它倾向断言。未经训练的心灵,喜欢事物不受干扰,固定不变,并且,没有适当的根据,就把它们视为已经确定的事物。熟悉、大家称赞与欲望相投,很容易被用作测量真理的标准。无知使人易犯固执己见的和流行的错误,这种错误对于学习来说是比无知本身更大的敌人。这就使得苏格拉底宣称,意识到无知便是有效的爱智的开始。笛卡尔也说,科学产生于怀疑。

67、 ◎没有人曾经解释过为什么儿童在校外时有那么多的问题(如果他们得到什么鼓励,真会缠住成人不放),为什么他们对于学校课堂上的教材那样惹人注目的缺乏好奇心。想一下这种惊人的对比,就可以明白通常学校的情况在多大程度上能给予学生一些能自行提出问题的经验。无论教师个人在教法上有多少改进,都不能完全补救这种情形。要克服这种缺陷,必须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做事情的机会。我们发现,凡是儿童忙着做事情,并且讨论做事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的地方,即使教学的方式比较一般,儿童的问题也是自动提出的,问题的数量是很多的,他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进的,多种多样的,而且有独创性的。

68、 ◎社会学对于教育的一大贡献在于对其价值进行估量,对其目标进行判定。教育上凡欲获得貌似科学的东西,其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把现有的实况和愿望加以统计,并以此为基础,决定想要的教材,使课程的编制置于坚固的事实之上。这种办法表示社会环境无意中所给的教育,正是学校所应该有意给予学生的教育。哲学和科学

69、 ◎就生活上的各种有价值的方面进行一般地分类,这当然是可能的。为了足够广泛的评述教育的各种目的,使教育事业有适当的广度和灵活性,如此做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把这些价值看作最终目的,而经验的具体满足却从属于这些目的,这是一个大的错误。这些价值不过是具体的用处的适当的概括。健康、财富、效率、社交、实用、文化和快乐,它们只是总结大量特殊的事情的抽象名词,而不是真正的评价标准。上述所举的各种价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可以把它们作为超越生活细节的着眼点,再根据这些着眼点考察整个领域,看它的构成细节是如何分配的,这些成分又是否比例适当。

70、 ◎学校中各种实践的目的不在于它们本身,不在于厨工、女缝工、木工和泥水工的专门技巧,而在于它们在社会方面与校外生活的联系;同时,在个人方面,它们是回答儿童在行动、表现、做事的欲望等方面的需要,使他所做的事是建造的、创造性的而不只是被动的、奉旨办事的。它们的重大意义在于保持社会方面和个人方面的平衡。

71、 ◎教师不应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师仅有学问还是不够的。事实上,除非教师的习惯态度关心教材和学生本人的经验的相互影响,否则,教师的学问或他所熟练掌握的教材,孤立地看,它的某些特点反而有碍于有效的教学。

72、 ◎在第二个时期,即从八九岁到十一二岁,目标是认识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并对它做出反应。……他不再直接地满足于仅仅是游戏的活动。他必然感到要完成某种事情——达到一个明确的、持久的结果。因此就有了对行动规律的认识。

73、 ◎工业史作为人类把自然力逐步用于社会的历史,它的优点之一就是有利于研究知识的方法和结果的进步。现在人们习惯于一般地颂扬智力和理智,强调它们的重要性。但是,学校里的学生常常是用传统的方法学习历史,他们或者认为人类智慧的量是静止的,没有因为发明更好的方法而有所进步,或者认为,智力除了显示个人精明外,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历史因素。

74、 ◎每个人从和别人共同生活(只要他真正地生活而不只是继续生存)中所得到的教育,和有意识地教育年轻人,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前一种情况下,教育是偶然的;这种教育是自然的、重要的,但它并不是人们联合的确切的理由。……可以不夸张地说,任何社会制度,无论是经济制度、家庭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还是宗教制度,它的价值在于它对扩大和改进经验方面的影响。

75、 ◎作为教师,他考虑的是怎样使教材变成经验的一部分;在儿童的可以利用的现在情况里有什么和教材有关;怎样利用这些因素;他自己的教材知识怎样可以帮助解释儿童的需要和行动,并确定儿童应处的环境,以便使他的成长获得适当的指导。他考虑的不限于教材本身,他是把教材作为在全部的和生长的经验中相关的因素来考虑的。这样来看,就是使教材心理化。

76、 ◎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文字的流畅和语言的自由运用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语言表达的流利并不一定标志着一个人有大量的词汇。……学校里所学习的词汇,相当大的部分是孤立的,而且与学校以外所流行的观念和文字没有有机的联系。因此,词汇量的增加往往是有名无实的,即使有所增加,也只是些毫无生气的内容,而不是生动的意义和词汇。

77、 ◎教学的问题在于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向着专家所已知的东西前进。所以,教师既须懂得教材,还须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和能力。

78、 ◎两位不同的人都在说:“我相信大地是球形的”,可是当有人提出质疑时,其中一个人几乎不能提出或根本拿不出他这种说法的证据来,他的这种观念只是人云亦云而已。他接受这种观念只是因为这种观念是流行的说法,他本人并未调查事实,并未亲身参与建立这种信念。这种“思想”是无意识地产生的。人们偶然地得到它,但我们不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它们从隐蔽的源泉,通过不被人们觉察的渠道潜入人们的头脑,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我们思想库中的一部分。传统、戒训、模仿——所有这些或是依据某种形式的权威,或是依据我们本身的利益,或是符合一种强烈的情绪——是形成这种思想的原因。

79、 ◎所谓个人生活在世界之中,就是指生活在一系列的情境之中。当我们说人们生活在这些情境之中时,“在……之中”这个词的涵义和我们所说的钱在衣袋之中,或者油漆在铁桶之中的含义是不相同的。

80、 ◎我认为既然学校生活是如此简化的社会生活,那么它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它应当采取并继续儿童在家庭里已经熟悉的活动。

81、 ◎有人断言,现在学校总是重视表面的“纪律”,重视分数和奖赏,重视升级和留级,就是不注意生活的情境。这是有足够根据的。在生活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到了解事实、观念、原则和问题的重要意义。

82、 ◎……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和完结了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向前发展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展望未来,而回顾过去——一切知识和思想不同,它是回顾过去的——它的价值在于使我们可靠地、安全地和有成效地去应付未来。 (yzwjsp.com整理)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杜威教育箴言。

83、 ◎每个人生来具有特异的气质……我们往往不加区别,使具有不同爱好的儿童从事同样的练习;他们的教育毁灭特殊的爱好,留下死板的千篇一律的东西。所以,在我们消耗我们在阻碍儿童真正的天赋的努力之后,我们用来代替的短命的和虚幻的才华化为乌有,而我们所扼杀的儿童的天赋能力也不能复活。①

84、 ◎效率的目的(像任何其他教育目的一样),必须包括在经验的过程之中。如果我们用有形的外部产品来度量效率,而不是用获得很有价值的经验来度量效率,那末效率的目的就变成物质主义的了。

85、 ◎现在在教学中,教师多只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教学法,并且越快越好,但从科学的角度看,只有不为迫切需要的实际事物所拘束,才是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根本。否则,我们将被限制住自己注意和思考的范围。科学表示我们需要把观察和思想展开,使我们从事物本身中开启其背后的秘密之门。有人说,理论从最终说来,就是最大的现实,因为它能最大限度地扩展注意的范围,而不受限于当下的目的和欲望。

86、 ◎当我们考虑到提出一个静止的目的作为理想和标准时,……他们不断地把“成长”理解为已完成的成长,就是说“停止生长”(ungr。wth),即不再继续成长。……每一个成人,如果有人诋毁他没有进一步生长的可能性,他就要怨恨;只要他发现自己没有进一步生长的可能性,他就要悲痛……为什么对儿童和成人就采用不平等的标准呢?

87、 ◎直接的道德教学只有在少数统治多数的社会群体中才有效果。之所以有效,不是由于教学本身,而是由于整个政权加强这种教学,教学不过是一件小事情。在民主主义的社会中,企图用“关于道德”的课产生类似的结果,就是依靠感情用事的魔术。

88、 ◎科学(包括在学校里所得到的教育史和教育哲学)的价值在于指示和引导实际的观察和判断。所有的科学成果在教育上的价值,都要看它在形成个人观察和判断世界的态度上的影响如何,而不是课堂的静听效率或考试成绩。

89、 ◎把全班儿童笼统的看作一样,不去辨别他们的个性,决不会有真正合于科学原理的教育发生。

90、 ◎由于人生的各种职业彼此隔离,教育的价值也有被分割的趋势……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不同的科目代表不同的价值。因此,必须集合各种科目来构成课程以照顾到许多独立的价值。……结果是课程拥挤,学生负担过重和精神涣散,以及狭隘的专门化危及教育的本意。但是这些不良的后果,通常使人增加一些同样的东西作为补救。当他们认识到完全的生活经验的要求终究不能满足时,他们便不把缺陷归之于现有各科教学的彼此不相关联和范围狭隘。这种理论,便是改造教学制度的基础。他们引进别的科目,以补救课程的不足,必要时开办别的学校。至于反对课程拥挤、学习肤浅和学生精神涣散的人,通常也只求助于数量的标准,补救的办法是删去很多科目,把这些科目看作一时的风尚和装饰。

91、 ◎想象力不是要运用事实上不可能的教材,而是在一种通行观念的影响下处理任何教材的一种建设性的方式。重要之点是不要停留于令人厌烦地重复熟悉的东西,不要以实物教学课为借口使感官针对它们已经熟知的材料,而应当通过利用它去扩大和理解以前所不清楚的和新异的情况,从而使平常的、常识性的、家常便饭的东西变得生动活泼,使之闪闪发光。这也就是培养想象力。

92、 ◎传统教育把教育资源大量地加以缩减,使之变为预先消化好的食物,其理由就是认为某些学科及其方法,加之熟悉一定的事实和真理,这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依照这种看法,只要按照教材的数量和难度,把教材划分为逐年逐月的份额,制定出年级的计划就够了。从另一方面讲,就是期望学生接受外部规定的使学生厌恶的东西。如果学生放弃它而不肯接受,如果学生无故逃学或者心猿意马,以致最后对这门功课形成情绪上的反感,那么他便被认为是犯了错误。

93、 ◎科学可以具有任何价值,这视用科学作为手段的情境而定。对有些人来说,科学的价值可以是军事方面的,它可以是增加进攻或防御手段的工具;科学可以有技术方面的价值,作为工程的工具;科学可以有商业方面的价值,作为成功地经商的助手;在其他情况下,科学的价值可以是慈善性质的,它的作用在于解除人类的苦难;它还可以有十分传统的价值,用来树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使人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事实上,科学为所有这些目的服务,要想确定其中一个作为科学的“真正”目的,将是一种武断。在教育上,我们可以肯定,科学的教学应该使科学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目的,科学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科学本身对生活经验所作出的独特的、内在的贡献。

94、 ◎所有我们批判过的各种割裂的说法,都是由于把道德看得太狭隘了。一方面,给道德一种感情用事的伪善倾向,不顾实行社会所需要的事情的有效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过分强调习惯和传统,把道德限于一些明确规定的行为。其实,道德和有关我们和别人的关系的一切行为同样广泛。虽然我们做事的时候也许没有想到我们行为的社会意义,但是所谓道德,潜在地包括我们的一切行为。

95、 ◎自从人类有了专门独立的学校教育后,学生所学得的知识,大半都不能应用,因为所学的东西,都不能了解其意义。所以到社会上,总不能派上用场。相反,倒是校外学的,常可以有社会意义,学生知道他学的东西,和社会有什么关系。当儿童要学习重量,就会拿起秤来称称;要知道长度,就拿起尺来量量。但是到了学校里面,只知读书,别无他事,甚至于长短、大小、轻重都不能完全明了。再看儿童在家庭中喜欢用语言表示需要,他觉得语言很重要,不能不用。但是到了学校,就不好不愿意讲话,反觉得读书识字很苦。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是因为学习方式的不同:一种叫知其有用而学,一种叫不知有用而学;一种是活的,一种是死的。

96、 ◎说传统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具有“训练”作用,这就保护了它们,使它们不受任何查问。……即使训练在事实上并无结果,学生在实践中漫不经心,并丧失明智地自我定向的能力,他们①仍认为过失在学生本人,而不在课程或教学方法。学生的失败只证明他需要更多的训练,从而为保存陈旧的方法提供一个理由。这件事的责任,从教师转移到学生,因为教师所用的材料不必经过特别的测验;也无需表明这种材料是否满足任何特殊的需要,或达到任何特殊的目的,这种材料是为进行一般训练设计的,如果没有效果,这是因为学生不愿接受训练。

97、 ◎人们把学科划分为三类:(1)获得实践技能的特殊学科,如阅读、书写、计算和音乐;(2)主要为获得知识的“知识性”学科,如地理、历史;(3)工作的技能和知识扩增不占重要地位,而更注重抽象思维的“推理的”“训练性的”学科,如数学、形式语法,每一类学科都潜存着特殊的弊病等。

98、 ◎有的人认为,科学的思维态度同儿童和青年的学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实际上,科学的思维态度同儿童和青年的学习并非不相关联;儿童天赋具有的、未曾受到损坏的态度,具有热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喜好实验性的探索等特点,同科学的思维态度是十分相近的。

99、 ◎从教材的观点来看,严格的逻辑形式实际上是体现了专家、内行者所取得的结论。传统的教科书上的定义、划分、分类等是把专家们取得的各种结论加以浓缩提炼而写成的。一个人要想获得作出准确的定义、透彻的分类和完整的概括等能力,唯一的办法是根据自己现时的水平,进行灵活而周密的思维。

 

美国教育家杜威名言名句【三】

 

100、 ◎教育不但能发展儿童与青年,而且能发展将来的社会,这种儿童与青年,就是这种将来社会的份子。

101、 ◎完全不要给他(学生)命令,绝对不要。也不要让他想到,你企图对他行使什么权威。只要让他知道,他弱而你强,由于他的情况和你的情况不同,他必须听你的安排;让他理解这一点,学到和意识到这一点。要使他及早明白,在他高傲的颈脖上,有一副大自然强加于我们的沉重的枷锁,这是必须经受的沉重的枷锁,在它之下任何人都必须低头屈从。让他从事物而不是从人的任性中认识这种需要,让他了解这种抑制是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权威。

102、 ◎不知有多少教师会告诉你,当他们让学生在某种材料上去观察什么东西时,后者的第一个动作便是找一本记载这东西的书;当他们被要求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时,学生的第一反应便是茫然无措。死读书本的习惯已是如此的牢固,许多在其他方面很聪明的学生极其不愿意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发现和探索事物,相反,他们更喜欢将别人所说过的话装在脑子里。每一个人,如果不能聪明地去利用前人的发现和所得,那便是愚蠢;但处处以别人的所见所知来代替自己的思考,这就更不值一评。

103、 ◎我们的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104、 ◎教育之科学的目的,包括从各方面得来的题材,使教育者(包括行政者和教师)更深刻地观察和思索他所进行的究竟是什么。教育是生活,是行为的方式。就行为而言,教育是一种科学,这种科学使从事教育的人更聪明、更有思想、更明白他们进行的是什么,因而也更能修正他的进行方法,使未来的教育更加丰富。

105、 ◎教学的艺术,大部分在于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106、 ◎要想激起学生的兴趣,最好的办法是在教材上动脑筋。但一般的教师,往往喜欢在教材之外做文章。有的教师,利用儿童畏惧的本能,拿落第、惩罚等恐吓他,逼他向前(c。mpellingt。learnbyf。rce)。这种方法,刚开始用时或许能奏效,但毕竟是方法不当,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效果。有的教师,另设奖诱的办法,如同糖包苦药,哄孩子前进。这也是从教材之外想的办法。总之,恐吓和奖诱这两种方法,引起的所谓“兴趣”,都无法长久,只要一停止,孩子就依然如故。最佳的办法,应该是第三种:教材要看它和儿童的经验、儿童的需要有什么关系,然后从这些关系里面,自然就会生成一种趣味。这种趣味.也就是孩子天然的兴趣。

107、 ◎生活是不能用知识了解的,要了解只有去生活;行为是不能用知识了解的,要了解只有去行为。

108、 ◎在我们的学校精神中,已经渗透着这样的感觉——每一个科目,每一个题目,每一个事实,每一个显然的真理,都应该置之于公开和公正之下;每一件标本都必须推进实验室里重新实验。但这些感觉,在某些宣传教育宗教的人看来是极不适应的,他们仍旧喜欢秘密性,而不是公开;喜欢以自己的特殊方法“启示教学”,而不愿意让大家都能学会;喜欢用权威的方式宣布结果,而不是用通俗的方法传授和试验。这就是教育中的伪信仰。

109、 ◎考试不过是用来测验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表明他在哪种场合最能起作用和最能接受帮助。

110、 ◎手工活劳作,包括金工、纸工、木工、烹饪、缝纫、纺织,以及郊游和很多更活跃的对自然、社会进行观察和实验的工作。在这些实验中,教学的功能倒不在于那些客观事实和科学定律,而是儿童因直接的原料操作和简单的能量运用而产生的兴趣。

111、 ◎用书本或阅读代替经验是有害的,而用它们阐明经验、发展经验则是至关重要的。

112、 ◎当儿童生活属于这个共同世界的各种各样的而又具体和生动的关联之中,他的各门学科就自然地是统一的,使各种学科互相联系起来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教师不必穷思竭虑地在历史课中编排一点算术,如此等等。使学校与生活联系起来,那么一切学科就必然相互联系起来。

113、 ◎脱离教材的方法,……有三种可能的途径……一是利用兴奋、快乐的冲击和迎合学生的胃口。二是使不注意的学生感到痛苦,用伤害来威胁学生,促使他关心不相干的教材。……或者直接投其所好,使他能不说明任何理由就努力工作。

114、 ◎科学就是先使我们知道真话,然后再来说真话。

115、 ◎历史上,教育有着不同的目的。比如“学校”(sch。l)-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闲适的地方”,因为当时能接受教育的,都是上等人家的子弟。从历史上看,不管是哪个国家,他们的少数人受的教育,都是注重文学的,所研究的都是诗词歌赋等高尚的精神问题。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大众又过于重于实用,经验的范围太过狭窄,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仅能糊口,这就是实利主义偏而不全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在社会上的每个人,受到教育之后,既应当享受安逸,也应当努力工作,从这个角度说,文雅和实利的冲突就可以得到调和。

116、 ◎每一门的科目的每一次口头答问,都有机会在课堂上的教材和日常生活的更为广阔、更为直接的经验之间建立相互的联系。

117、 ◎教育家、教师、家长和国家的问题就是要提供一个能促成教育性的和发展性的环境,哪里出现了这种环境,哪里教育所需要的惟一的事情就具备了。

118、 ◎教师不允许和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应付所发生的问题,这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设置障碍,好像把眼罩套在马的眼睛上,把他们的眼光限制在教师所同意的道路上。但是,教师所以热衷于呆板的方法,其主要原因也许是因为用了呆板的方法能够取得迅速的、可以确切计量的和正确的结果。

119、 ◎日光,风,溪流,商业,政治关系,它们从远处来,把思想引向远处去。追踪它们前进的路程,就是扩充心智。而这种扩充的方法,不是通过用附加的知识去充塞头脑,而是通过对从前视为当然的东西的意义进行改造。

120、 ◎知识的作用是要使一个经验能自由地用于其他经验,……是认识一个事物和各方面的联系,这些联系决定着知识能否适用于特定的环境。

121、 ◎教师经常被一种倾向所诱惑,即把注意力固定在学生活动的有限的领域内。他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学生在算术、历史、地理等特殊的课业上是否有了进步?当教师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事情上面的时候,却忽视了养成学生基本的和持久的习惯、态度和兴趣。然而,养成基本的和持久的习惯、态度和兴趣,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是更为重要的。

122、 ◎每个人都有家庭中儿童的生活,市场上的生活,人与人往来的生活,以及与自然界接触的生活。从这许多生活当中得来的种种知识,种种思想,种种习惯,都是广义的教育。这种广义的教育,简单地说起来,就是社会的能力,社会的影响。这种能力和影响,是可以拿来陶冶人的习惯和性质的。

123、 ◎所谓教师者,并不是表示他的能力大,他的学问大,使得人总尊敬他,崇拜他,这不是教师应做的事情。教师不过是用来辅助的,指导的。学生得到他的感动,因而知道自力,知道自动。这才是教师应做的事情。

124、 ◎我们可以这样说,学校工作应该提供的经验具有下列使用资源和处理困难的执行能力(效率):社交的能力,或直接和别人作伴的兴趣;审美能力,或至少能欣赏某些古典艺术珍品的能力;受过训练的智力活动的方法,或对某种科学成就的兴趣;对他的权利和要求的敏感性——真心诚意。虽然这些考虑并不是价值的标准,却是考察、批评和更好地组织现行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有用的标准。

125、 ◎复演论①认为,适当的教材来自于过去时代的文化产品,或者是一般的文献,或者是和受教育者发展阶段相应的文化时代所产生的特殊的文献。……关于过去的知识和过去的遗产,必须和现在发生关系,必须进入现在,才有巨大的意义。把过去的记录和遗物作为主要教材,其错误在于割断现在和过去的重要联系,使过去成为现在的对手,现在成为过去的或多或少无用的模仿。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成为装饰品和安慰物;变成避难所和庇护所。人们逃避现在的粗鲁行为而生活在想象的精神之中,而不是利用过去所提供的东西作为使这些粗鲁的东西成熟的一种力量。

126、 ◎科学习惯的最后一个方面,是综合能力。这看似和讲究个体和局部的分析能力矛盾,其实不然,综合必定是要以分析做基础的。所谓综合,并非指堆砌许多材料,而是依靠分析,看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其相互牵涉的地方,然后再综合,形成对事物有条理的观念。当我们在校外的时候,在自然界里,在生活中,看见因就要想到什么果,看到果就要想到什么因。对待事物,要将因果看为相连的,而不是彼此割裂、相互孤立的东西。只有这样,才算养成了综合的习惯。

127、 ◎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便构成了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进展到以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所代表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

128、 ◎儿童有许多倾向,它们出现的时候使父母感到不安,这些倾向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的。有时过分直接注意这些倾向,只能使儿童集中注意它们。无论如何,成人往往容易把他们自己的习惯和愿望作为标准,而把儿童冲动的一切偏差,视为必须革除的弊端。遵循自然的观念,主要是对人为造作的反抗,而人为造作,乃是企图直接强使儿童符合成人标准的模型的结果。

129、 ◎在早期学校教育中,在幼儿园和低年级中,一种巨大的进展是维护了经验组织的社会与人的中心地位,而不是早先旧教育那样激烈地改变这个重心。

130、 ◎(2)-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从外来强加的教育目的的缺陷根子很深。教师从上级机关接受这些目的,上级机关又从社会上流行的目的中接受这些目的。教师把这些目的强加于儿童。第一个结果是使教师的智慧不能自由;他只许接受上级所规定的目的。教师很难免于受官厅督学、教学法指导书和规定的课程等等的支配,使他的思想不能和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这种对于教师经验的不信任,又反映了对学生的反应缺乏信心。

131、 ◎我们必须记住,通过改革所带来的最必要的东西,不是积累更多的资料,而是要形成一定的态度和兴趣、观察事物和研究事物的方法。

132、 ◎教师必须具有对儿童的同情心和关于儿童的天赋本能的知识。

133、 ◎学校教材要首先拿儿童现有的经验做基础,然后授以抽象的知识。以此为依据,定出学校中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这就是“新教育”。相对而言,以学校中固有的有系统、有组织的种种科目做根本,虽然看似“科学”,但恰恰是从外面强加给儿童的。这就是“旧教育”。

134、 ◎教育的任务在于发现各人的特长,并且训练他尽量发展自己的特长,因为这种发展最能和谐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135、 ◎社会科学——历史、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科目——每前进一步,都表明只有在我们应用自然科学所特有的搜集资料、形成假说并在行动中加以检验的时候,只有在我们为促进社会福利利用物理和化学所确定的专门知识的时候,我们才能明智地应付许多社会问题。处理诸如精神病~酗酒、贫穷、公共卫生、城市规划、自然资源保存、建设性地运用政府机构以促进公共福利而不削弱个人主动性等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先进方法,都表明我们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都直接依赖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成果。

136、 ◎学校中有这样一种趋势,即把学校中的教材同先前的学校课业联接起来,而不是同学生在学校外已取得的经验联结起来。教师们说:“你们记得上星期我们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吗?”,而不是说:“你们不记得曾看过或听过这样那样的事吗?”其结果是,儿童形成了孤立的、独立的学校知识系统,它静止地盖在日常生活经验的上面,使日常生活经验变得阴暗无光,而不能得到扩大和改善。

137、 ◎儿童一般在开始学地理时是带着如此强烈的社会兴趣,使地理课简直富有幻想色彩。要想知道各种陌生的、遥远的人群是怎样生存、怎样过日子的,这种思想燃起了他们的想象力。接着,就给他们灌输抽象的定义和分类;或者,几乎死气沉沉地给他们灌输关于地形和水、大陆的结构等等纯属自然界的事情。于是,人们抱怨儿童对学习太无兴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被他们熟悉的东西所触动。在物理、化学这一类科学中,都有足够的与人类所关心的事相关联的事实和原则,可以提供恰当的材料为这些科学的教学法打好完善的基础。

138、 ◎只有应用才能检验思想,只有通过检验才能使思想具有充分的意义和现实性。思想不经过运用往往自成一个特殊的世界。

139、 ◎科学,因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比如数学上的立体平面,实则是测量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农夫丈量田地;解剖学是因为需要知道人体的构造;染布染料等需要的种种工艺,必须要有化学知识……所以可见,无论是什么科学,都是应人们生活的真切需要为前提的。

140、 ◎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先引导他们自己想象将要发生的情景然后再讲,要比他们按照学校的惯例简单复述故事内容效果好得多。当儿童描绘一种含有动作姿态的景物时,会发现原来的动作对于绘画有多大的帮助。假如画人的姿势,常常可以看到,摆过姿势的儿童要比仅仅在一旁观看姿势的儿童画得更好,因为他已经身临其境,当他后来临摹作画时,原来的经历很容易就影响到他的手和眼。

141、 ◎学校科目过分复杂,课程和功课过分拥塞,所产生的最永久的恶果并不是随之而来的忧心忡忡、神经紧张和肤浅的理解(尽管这些后果是严重的),而在于不能使学生理解真正认识一件事和真正相信一件事的含义。

142、 ◎他们①认为知识就是纯粹的心理存在从外部运用于有待认识的事物,或者是外界的教材作用于心智所造成的种种印象;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因此,教材被看作是自身完成的东西;教材不过是有待学习或认识的东西。至于学习的方法'或者通过自动地运用心智于教材,或者通过作用于心智的种种印象……这些观念都是无稽之谈。

143、 ◎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婴儿期、青年期、成人生活,它们的教育作用处于相同的水平,就是说,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真正学到的东西,都能构成这个经验的价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阶段的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

144、 ◎人们如果想发现某种东西,就必须对事物做一点什么事;他们必须改变环境。这是实验室方法给我们的教训,一切教育都必须学习这个教训。实验室就是要发现各种条件,在这些条件下劳动不仅在外表上是生产性的,在理智上也是有成果的。

145、 ◎许多教学的方法在教育界中走来走去,犹如一些多余的角色在舞台上走来走去一样。每一种说法都宣称自己是儿童学习读书问题的“最终解决”,可每一种又都轮流地让位于后来者。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它们其实没有半点牢靠的立足点。只有让童与其所学的材料发生一种活泼的内在关系,教学的改革才能见效。

146、 ◎在与人类生活和自然的相互作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都与地理有关联,或者说,地理与作为社会相互作用的情景的世界有关系。因此,凡是与人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有关或者与通过人的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引起的变化有关的任何事实,都会成为地理的事实。

147、 ◎有效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的科目不像职业那么带有专门的性质——而是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它们本身就能吸引儿童,且可以促成教育的目的。第二类是作为社会生活背景的科目,比如历史和地理。历史记载着包括社会生活形式的各种因素,地理则陈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物质条件。第三类能使学生把握心智沟通和探求的形式和方法,诸如读本、文法,以及实用数学等科目。这些科目是最适用于推进心智发展和兴趣引导的,儿童的自我需要将把这些科目运用自如,并由此而获得文化的心智产物。

148、 ◎这两个问题显然是互相交搭的。它们不过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学生所得的经验是他个人切身的事情本来具有刺激和指导观察所包含的联结,并能指导推论和检验推论的性质呢?还是由外部强加给学生,学生的问题不过是满足外界的要求呢?

149、 ◎在今日儿童所在的城市和城郊生活中,知识的获得比以往是容易了,但儿童运用它的能力却失掉了。当学校教育中,原本源于各种生活形式的知识训练在不断减少时,便发生这样一个迫切的需要:必须不断地通过手工和实业模拟来帮助儿童得到昔日由家庭和社会所提供的东西。做到这一点,是极为紧迫的。

150、 ◎我们可以在学校造成我们所要实现的一种社会的缩影,由此塑造青少年的心灵,逐步地改变成人社会的更加重大和更难控制的特征。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