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下载,淘宝不能加入购物车,二十四小时警事

培养孩子的家庭教育经典语录-小马感悟网

1、 ⊙当孩子爬到高处时,如果只是警告他“小心摔下来!”或者说“掉下来我可不管你!”等诸如此类的话,在孩子听来,充满幸灾乐祸的意味,因此,他们会心生反抗并违逆父母的警告而一意孤行。正确说法应为:“宝贝,快下来!你爬得这么高,妈妈很担心你的安全。”当孩子得到的不是冷嘲热讽而是父母的担忧后,他们自然也就能理解父母的心情而不会违逆了。

2、 ⊙孩子在人前犯错时,最佳的处理方式不是立即给予责备,而是解决当下的问题,再私下指导其行为。即便众人都在看你如何处理问题,也不要为了展现“家教”而当众处罚孩子,伤害他的自尊心。

3、 ⊙每个孩子都有缺点,改善缺点的最好方法,不是一再叮咛孩子不要犯错,而是找出他不犯正确的时候,并加以赞美,给予指导。

4、 ⊙当孩子告诉父母在学校被惩罚时,不要立即责备,而要先听听孩子犯正确的理由,并等他情绪平稳时,再评断他的错误之处。

5、 ⊙父母应学会肯定孩子,认同他们付出的努力,以真正赞赏的眼光去帮助他肯定自我,他们才能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尽管如此,父母偶尔也会忍不住对孩子进行评价,但是应尽可能采用正向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而不是口是心非的赞美。除此之外,父母亦不可用警告的方式来变相批评孩子。例如看到其他小孩边写作业边吃零食时,父母可称赞子女说:“你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很专心,这一点做得非常好,妈妈很高兴。”而应避免说:“看那个孩子写作业多不专心,如果你那样做,我非得好好教训你一顿……”

6、 ⊙孩子从大人的鼓励和赞美中获得自我肯定,进而懂得是非对正确的真理。因此,对孩子的长处,父母必须努力发掘。利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表扬,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朝父母期望的方向前进。相信经过一段时日,每个孩子都将是优秀的未来新星。

7、 ⊙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在生活及学习中的表现,从各种角度出发,努力发掘孩子的优点与长处。

8、 ⊙每天都应尽可能地表扬孩子一次,并且符合事实,同时也要确保赞赏不会过于夸大。

9、 ⊙在赞美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措词,既要让孩矛知道父母在关注他、赞赏他,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真正值得被赞许的地方。

培养孩子的家庭教育经典语录【一】

10、 ⊙许多人误以为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表达就可以直接,只顾着情绪的发泄,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父母总是要等到孩子与他们产生距离和争执时,才会开始感到懊悔。

11、 ⊙父母说话的正确态度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法。例如“请把衣架拿给妈妈,好吗?以尊重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孩子将会更懂得尊重他人。

12、 ⊙父母应尽量提供开放式问题让孩子回答,增进其表达能力与信心。如“你可以帮我想想,今天晚上我们买什么晚餐比较好呢?我的预算只有一百元,买什么比较合适呢?”让孩子给予意见并做决定,因被人重视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好方法。

13、 ⊙让孩子在家中拥有自己的“成果区”,帮他把历年来的作品、奖状等收藏在一起,孩子也能达到“自我重视”的效果,因为荣誉感不但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还可帮助孩子勇于接受挑战。

14、 ⊙当孩子进入少年期时,建议父母应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支配性与权威性的角色,尽量以尊重的口吻,幽默的语言,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此外,与孩子沟通时,以亦师亦友的角色为佳。

15、 ⊙教养孩子没有便捷之道,父母可以多藉由亲子教养讲座、咨询专家等方式改善,或者用心观察表现较好的孩子,了解他们父母的指导方法,尽可能学习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16、 ⊙当父母试着运用专家的教养法则时,应观察孩子的反应,不能一味认为专家的建议就是唯一法则,必须掌握孩子的性情来弹性变化。

17、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父母绝不可因为自己身为长辈,就在孩子面前展现权威,也不要提供给孩子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答案,更要禁止神情严厉地呵斥孩子。不要用“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明白,真是笨”或是“你烦不烦,我不想听你这些无聊的问题”诸如此类的话语来伤害孩子脆弱的心灵。美国思想家埃默森曾表示:“教育除了是思想的传承、道德品行的培养外,亦应尊重孩子的权利。”意即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好奇与疑问,父母都应认真对待。

18、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时,父母假使不能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应诚实告诉孩子“我要好好想一想”;如果父母知道答案,也不要急着告诉孩子,不妨通过一些渠道,如查资料等,引导和启发孩子自己找到解答。

19、 ⊙当父母和孩子即将对某些问题发生争执时,父母首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过去经常说的“你先听我说”,以“让我们好好想一想”来代替。

20、 ⊙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小心说出“好像是这么一回事”之类的话后,应马上向孩子道歉,并告诉孩子自己考虑得还不够周详,仍需要一些时间思考才能解答。

21、 ⊙教养孩子没有公式,一随着孩子个性、环境、生活模式的不同,其方法应随之调整。若孩子是急性子,在生活中就该训练他做事的速度;若是慢性子,就必须有条理地教他简化做事。但无论是哪一种性格,都要让孩子尽早负担家务,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22、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与其强迫孩子改变个性,不如父母接受他们的独特性,而其中又以训练家务最为理想。当家务成为孩子的责任时,他就无法因懒惰而偷懒推卸,并且孩子还能从完成家务中得到自我肯定,进而培养细心、负责的态度。

23、 ⊙国外教育专家对此提出了五种激发孩子潜能的方式,以供父母借鉴。

24、 ⊙1●具备天才信念

25、 ⊙即便孩子表现平平,也不可抱怨他们一无是处,或与别人进行比较,必须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亟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26、 ⊙2●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

27、 ⊙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时常留意孩子的行为举止与好恶。观察孩子与他人玩耍、交谈、阅读等时的情况,记下其优秀的一面与性格倾向,以便后续给予他正确的引导。

28、 ⊙3●创造机会

29、 ⊙赏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一种切实的行动,父母应多给予孩子发挥才智的机会。例如家人庆祝生日时,可鼓励孩子表演节目;每周利用一个晚上,轮流朗诵短文并发表心得等。此外,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协助洗碗、扫地等家务,从成功体验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0、 ⊙4●耐心等待

31、 ⊙赏识就是一种宽容,既然给予孩子机会发挥潜力,就必须耐心等待。由于孩子都是从摸索中培养经验,故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父母切勿操之过急或批评,以免孩子因之放弃而使天资“睡着”了。

32、 ⊙5●给予鼓励

33、 ⊙当孩子获得良好成绩时,父母应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孩子从成功的体验中累积信心,进而达到自我认同。

34、 ⊙父母藉由鼓励来肯定孩子,但也不能离开社会的集体价值,因为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且相互提升的。简言之,过多不切实际的肯定,不仅不会有正向影响,还会让孩子产生骄傲心态,长期下来将影响其人际关系和与他人的相处模式。

35、 ⊙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包括生活细节、学校作业、人际关系等,然而处理的原则只有一种——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帮他解决问题。

36、 ⊙当孩子遇到困难向父母倾诉时,父母应从孩子的叙述中提出重点,一步步反问,让孩子在脑海中逐渐理出头绪,并找到正确的应对方式。当实在是想不出办法时,父母可以侧面建议,让孩子有面对困难的机会,他们才有机会战胜挫折。

37、 ⊙专家认为,在夸奖和赞美孩子克服挫折的时候,须遵循以下原则:(1)尽可能称赞孩子真正付出的努力;(2)无论孩子的实际成果如何,都应给予鼓励;(3)孩子即便是跨出一小步,也值得父母赞赏。

38、 ⊙爱因斯坦在谈论教育时曾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孩子实际行动。”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看见自己的能力并肯定自己,不要因挫折而被击倒,鼓励他们行动而非由父母代劳。

39、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曾教导父母用“3C”来帮助孩子度过困境。3C,意即“contr。l”(调整)、“challenge”(挑战)、“commitment”(承诺)。其分别代表的意义如下:

40、 ⊙contr。l(调整):指一种心理、情绪上的调整,是为了帮助孩子认识到“困难并不等于绝境”。

41、 ⊙challenge(挑战):指为了给孩子一种心理上的挑战,让他学习在失败的情绪中看到积极的一面。

42、 ⊙commitment(承诺):指用“承诺”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不会因自己表现不佳而全盘否认其价值,甚至使孩子了解父母并不因此减少对自己的爱。

43、 ⊙例如当孩子成绩不佳时,父母要能理解孩子阐述考试失利的原因及其感受,并顺势开导孩子:“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尽管数学成绩不太好,但是国语不错啊!”藉此将孩子负面的情绪转为正向。一contr。l(调整)

44、 ⊙接着,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佳的原因、改正缺点,父母可鼓励孩子:“我知道你的实力不只是如此,一时的失败并不代表永远。当改正这些缺点后,我相信在下次的考试中你一定能获得好成绩。”协助孩子找到自己失利的原因,并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改正。--challenge(挑战)

45、 ⊙最后,父母要对孩子给予肯定,让他们认为父母并不因这一次的失败而全盘否定他。故可对孩子表示:“我想这次考不好,你会觉得让爸妈失望了。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你为荣。无论你考得如何,只要你尽了全力,我们都会为你感到骄傲。”一commitment(承诺)

46、 ⊙其实,人与人之间亦是如此,无论是夫妻、父子、手足,还是朋友都一样,过多的期望会让我们无法看清楚事实。而父母对孩子的不当期许不但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揠苗助长还会伤害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因此正确的期望应由积极的眼光出发,让父母懂得以正向、宽容的心来观察孩子,也让孩子如此看待自己,使其知道自己是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人,藉此产生勇气与信心,呈现出最好的一面。

47、 ⊙父母越早放手,便能让他越早学习对自己负责。或许一开始,

48、 ⊙孩子的表现不尽理想,但父母仍须抱持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当孩子从内心产生力量时,便会开始自动自发地学习,无形之间也就越来越不需要父母来施加压力了。

49、 ⊙建议父母对孩子放手但并非放任。放任是指不会管束孩子做任何事,因此当孩子犯错时,只会一味弥补而不予以指导,将会导致严重后果。

50、 ⊙父母应对孩子具备信心,以智慧表明爱,而不用责备取代,让孩子能享受亲子关系中的自由。

51、 ⊙建立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应先从自己开始省察。避免紧盯孩子,不断以“他还小”为借口,阻止甚至帮他代劳任何事。适当调整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训练他们为自己负责:当孩子因自身疏忽而受到挫折时,必须让孩子承担,而父母则应扮演协助者,切勿给予过多干涉。

52、 ⊙鼓励孩子,看见孩子好的一面,是父母必须练习的课题。提醒孩子的不足虽是必要的,但切记不要拿孩子与他人比较。例如说“隔壁大明已经会九九乘法表了,你还不赶快练习!”如此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甚至会让孩子与朋友产生敌视心态。因此,与其找出一个对象和孩子比较,不如和孩子一同练习,可问他:“学校开始学九九乘法表了吗?你会不会呢?我们一起背一遍。”并在孩子完成后直接称赞他,不必再说类似如“你好厉害,已经背熟了,听说当时大明背了三四天才背熟”等比较说法,否则会使孩子产生对他人能力高低的评比心态。

53、 ⊙要求孩子改善缺点、增进读书效能,不能只是“要求”,还必须加上适当的奖励。教养专家建议,制作一张奖励表,将孩子每日要做的项目记在表格中;同时,对孩子表现的良好行为、态度与品格,随时给予高度肯定,鼓励孩子坚持;并且,当孩子表现出正确的自律行为或是待人尊重、与人和睦相处时,父母应有意识地给予积极表扬。因此,除了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外,父母还应随时观察到孩子的优秀行为,并立即给予赞赏,藉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4、 ⊙“主动学习”是孩子最理想的读书态度,必须由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带领他们一起成长,孩子才能因感染到学习氛围而主动尝试。

55、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荣誉教授古纳说:“我们都是演员,家庭则是我们的舞台。舞台上的一切,子女都看得一清二楚。”由此可知,父母都是家中孩子的学习对象。因此,不要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应先试着审视自己,让他们看见你不肯放弃,努力学会自己不擅长的技能,故当他下一次遭遇挫折时,也会试着克服。

56、 ⊙骏嘉鉴诊教育机构执行长黄秋蓉表示,“家庭”是孩子第一个学习成长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57、 ⊙孩子在五岁前所学到的事物,将比接下来十二年里在学校所学的还要多。因早期教育是建立学习价值和发掘新事物的最佳阶段,如果孩子在年幼时,父母就能帮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将对日后的求学态度有正面影响,并以期待的心来取代被新事物压倒的恐惧感。因此,在四五岁时,父母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孩子建立一些基本知识,例如用唱歌的方式,教他们认识汉字、英文字母等,当孩子开始认得一些字时,这些成就将能激励他们,并能从学习的环境中体验成功,使学习变得更为轻松、有趣。

58、 ⊙父母不要抱怨孩子充满缺点,而应认真反省自己是否真的努力发掘或是启发过孩子身上的优点。其实,缺点不足以恐惧,只要愿意改善,孩子一样能进步。

59、 ⊙积极的心态是经由父母正确的引导而培养出来的。无论孩子以前是何种个性,只要父母时常鼓励孩子,与其一同解决困难,都将能激发孩子勇往直前的进取心态。

60、 ⊙父母必须时常关心孩子的行为,肯定孩子的成绩,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让孩子知道你看出他们的努力,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以获得更好成绩。

61、 ⊙成为称职的父母,并不表示绝对不能发脾气、不能处罚孩子,也不代表过程中不能有挫败、不能有自己的情绪,而是要诚心爱护孩子、表达真实情感,乐于在教养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因此,笔者建议父母应保持开放的心态,多学习沟通技巧,并以爱和智慧去发掘孩子的兴趣,为他们寻找适性、适能的舞台。

62、 ⊙期望孩子拥有责任感,并具备独立思考与自主意识的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他面对问题、解决困难的态度。

培养孩子的家庭教育经典语录【二】

63、 ⊙多给孩子机会,相信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发展自我,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不同的责任,并依孩子的个性提供不同的机会,让他从中领悟、学习,进而培养思考力及决策力。

 

64、 ⊙成功的家庭模式是“爸妈做得少,孩子会得多”。如果舍不得让孩子去尝试、为家人付出,孩子最终不仅不懂得感恩,甚至还会形成依赖父母的习惯。

65、 ⊙父母除了要培养孩子敢于犯错、接受失败的勇乞外,还应使其具有哥只极改正错误的心态。父母的言行举止都要顾及孩子的感受,避免使他们受到伤害,以鼓励、赞扬孩子的优点与良好行为,来代替只会批评孩子的时极做法,以欺发展他们的匀信心,用哥只极正面的态度走出匀信人生。

66、 ⊙作为承载教育和培养孩子重任的父母,不要吝惜对孩子说“谢谢”;若父母无意间伤害了孩子,也要勇敢地对孩子说声“对不起”。在家庭中,父母首先要将礼貌当作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正常的沟通方式,孩子才会习惯以感恩的态度与周围的人相处。同时,经常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他们也会在保有自尊、自信的基础上,更懂得尊重和体谅他人。

67、 ⊙对于孩子来说,得到一句“谢谢”,要比一千次的催促和一万次的指责有更好的效果;当父母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不吝惜表达自己的感谢时,孩子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感恩之心,并习惯以尊重、体谅来对待周围的人、事、物。

68、 ⊙父母在责备孩子时,要秉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让孩子了解他们的错误应该受到批评,但却不能否定孩子的自我价值观,例如说“你真笨,这件事也做不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都是避免对孩子说的负面语句,正确方法应是给予孩子充分尊重,维护其心理的健全成长。

69、 ⊙父母应尽可能以平等协商的态度和孩子交流,避免用命令或强迫式的语气要求孩子。例如,当孩子慢慢穿衣服时,父母最好不要用“快点”来催促他,不妨问问孩子:“你准备快点穿完衣服和我们一起出门,还是待会儿自己去学校呢?”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并对其后果负责。

70、 ⊙绝不要用“你必须给我快点写完作业”、“不许说话,好好吃饭”等命令语气和孩子说话,而应以“你想要写完功课后,跟我一起去做有趣的事吗?那你要加快速度哕!”这样的语言技巧来鼓励孩子。

71、 ⊙以下将列出大多数父母常有的反应及对孩子的影响,供父母作为借鉴。

72、 ⊙1“要钱给他就是了,何必冒这种危险l”这样孩子既没有获得正面肯定,并且带有孩子不该与对方产生正面冲突的意味,间接否定了孩子的成果。

73、 ⊙2“打得好,打死他算了l”即父母赞同孩子的做法,所传递的信息为“你这么做是正确的,应对他们严加惩处”,但这种回应却忽略了孩子的自身安危。

74、 ⊙3“吓死我了l以后外出妈妈陪你去,外面坏人太多了。”意即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处理问题,容易造成他们逃避的心态。

75、 ⊙其实,上述的回应皆不能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甚至还会影响其判断能力与性格发展。

76、 ⊙赞美比批评和指责更能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值得鼓励,在得到真诚的表扬后,孩子才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父母的建议。

77、 ⊙赞美孩子的要诀,首先是要针对孩子的努力进行表扬,若父母言过于实或语气夸张,不仅会混淆孩子的价值观,甚至还会扭曲孩子心中是非标准的度量尺。

78、 ⊙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会因其过度关爱的批评和苛责,给予孩子沉重的压力。当此种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引起孩子的反抗懈怠,使其失去信心与勇气。

79、 ⊙那些经常指责和唠叨孩子的父母,其关切和爱意并不会比温和表达的父母少,但他们的教子方式却无法带给孩子成长与帮助,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听觉疲劳”。因此,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的父母应收回长篇大论、舍弃唠叨,诚心对孩子说“很好”或“我也有同样感觉”,甚至以微笑或拥抱孩子的方式,表达你对他的关心和鼓励,让孩子明白你希望他改进的地方,如此更能让他欣然接受。

80、 ⊙父母管教孩子要注意他们的感受,当孩子承认自己做错事时,应先耐心听他说完话,从中了解犯正确的原因后再给予指导,切勿严厉责备。若是在公开场合,父母也不应在人前责骂,应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81、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优点,清楚孩子的缺点,以正确且有效的方式辅导他们。教育专家认为,与孩子相处应以拼拼图的心情来对待,意即在完成之前要专注在已拼好的图,不要光看未拼好的部分。相对地,教育孩子应先看他的长处,并在适当的时机加以鼓励,这比不断告知其缺点来得有效。

82、 ⊙父母的想法和做法要言行一致,若经常反复不一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其行为界线,因此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范畴,其实是给他们更大的安全感。

83、 ⊙当父母一味用怒骂、责备或严厉批评,来回应孩子的要求以表达关心时,便是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以故事中的嘉嘉为例,许多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时,常会直接否定孩子的想法。但其实,孩子做错决定的情形时常发生,此时父母必须教他“深思熟虑”的重要性,以藉由多次的经验与磨炼,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

84、 ⊙对于孩子的选择和决定,父母应在旁监督与检视,必要时还要给予帮助,启发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父母的建议能鼓励他们做出决定,消除他们对失败的恐惧。倘若孩子惶惑不安地问“我该不该做这件事”时,父母应当以“失败了,我也会支持你”的话语来鼓励他,而不是直接否决或泼他冷水。

85、 ⊙父母必须先从小事着手,教导孩子为自己负责,经历过几次成败经验后,孩子自然能学会“事前考虑,事后负责”的态度。

86、 ⊙父母不肯接受孩子迟早会长大的事实,将演变成“脐带未断”的现象。意即父母若不在身旁,他将没有自信做好任何事,进而影响他的未来发展,甚至成为父母的负担,形成“啃老”状态。

87、 ⊙教孩子做决定、负责任,是对孩子的尊重。孩子需要渐进式的练习,随着年龄渐长,自我意识将开始建立,父母应适时放手让孩子学习为自己的行为与决定负责。

88、 ⊙下列六种家庭功能以供父母参考。

89、 ⊙1问题解决:如日常生活问题,像衣、食、住、行等;情感性问题,如表达关心、允许情绪发泄等。

90、 ⊙2沟通:家人以清楚且直接的口语表达,使成员能相互了解。

91、 ⊙3角色:父母应清楚、公平地将角色工作分派给家庭成员,以确认成员能否执行,为自己负责,以满足家人情感性与工具性的需求。

92、 ⊙4情感反应:家庭成员能适度表达情感。而情绪表达的方式有两种,一为正向情感,如温暖、愉悦、支持;另一种为负向情感,如失望、害怕、愤怒等。

93、 ⊙5情感涉入:家庭成员对整个家庭的参与、认同及关心程度。

94、 ⊙6行为控制:即家庭对每位成员表现的要求标准、约束力、管教与指导。

95、 ⊙以上六种家庭功能,绝大部分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管教。然而,其教育意义最终都是期待孩子能拥有充实的人生。以宗教观念来说,外表的美丽、财产、地位都是虚无的,真正的意义是爱、勇气、智慧和同情心,这些是人类内在所拥有的气质,因而才使人的生命更有意义。诚如故事中小芳妈妈教导孩子尊重生命的观念: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做什么、得到什么成就,而是内心对世间产生一股热诚,进而对每一种生命都能拥有平等与关爱的心态。

96、 ⊙教导孩子尊重生命的观念时,可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例如小朋友因好奇而折断蝴蝶的翅膀时,父母可由同理心的道理对孩子比喻:“如果有人因好奇而把你的手折断,你会做何感想?”藉此引导孩子尊重生命,培养爱心。

97、 ⊙父母应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动植物追求生命的韧性,藉此培养孩子坚毅的性格。如看到逆流而上的鱼,进而激发他奋进的心态,便是一个极佳的案例。

98、 ⊙在孩子十二岁前,父母应把握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铭刻期”。孩子之所以会对“故乡”有认同感,就是从幼儿时期便开始接触外界环境,因而诱发他扎根本地的情感。使孩子的生命与自然相联结,能培养他尊重生命的正确观念。当孩子出现无理取闹的状况时,父母不要立刻限制孩子抒发情绪的行为。有鉴于此,儿童教育专家提出了能帮孩子平静情绪的四种方法。

99、 ⊙1●带孩子接触大自然。一开始,可以去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地方,用外界丰富多彩的大干世界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在景色优美、怡人的自然环境中放风筝、骑脚踏车或是踢踢足球,以户外活动适度地帮助孩子释放精力,有助于改善其脾气。

100、 ⊙2●让调皮的孩子多动手为自己或他人服务。将其动力转变成服务人群的活力,适度引导他们“做对的事”,不但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更可藉此纾解孩子旺盛的精力。

101、 ⊙3●父母与孩子一同购物时,要求孩子帮忙推购物车,协助父母算账。这对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来说,会出现令人惊喜的效果,不仅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还具有培养耐心、转化情绪的效果。

102、 ⊙4●用音乐化解孩子的情绪也是良好的选择。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养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帮助他们缓和情绪。

103、 ⊙由于孩子的自我信念与对事物的概念均来自被依附者的教导或暗示,因此,抱持正向的理念,才能帮助孩子走出正向人生。

104、 ⊙父母必须让孩子深信“即便我做错了,爸妈仍会接纳我”或“我一定有很好的才华”等信念,使孩子建立自信,进而发现自身的才华。

105、 ⊙父母的肯定能给予孩子继续向前迈进的勇气,而批评、挑剔却只有摧毁进步的期待和成功的可能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像父母或主要照顾者一样,时时在被照顾者的身上打气,使他挺起胸膛来,以正视世间的美好。

106、 ⊙其实父母称赞孩子,会比其他氛说的好话要更有正向效果。相对地,如果是批评或责备,其负面效果也是最大的。因此,身为孩子的亲人,请提供给他们在面对世界时所必备的自信!

107、 ⊙对学龄中的儿童来说,生活在一个追求成就的文化中,分数、学历似乎是展现自己的唯一方式。当然,追求卓越并没有不对,但却可能陷得太深,让成绩较差的孩子找不到着力点。此时,父母若对孩子仅是一味不切实际的期待,不仅不能找出其他才华,更将加快孩子对学习的反感。

108、 ⊙肯定能造就人,批评却只会破坏。若经常挑剔孩子,将永远无法从他们身上看到最好的表现。

109、 ⊙自信心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对于孩子来说,“实力”是发现和培养自己;对父母而言,“实力”则是替孩子挖掘或发展自己的创造条件。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鼓舞和自我激励,可发掘孩子的优势潜能,藉此激发他们的自信和自尊。

110、 ⊙父母应有“孩子一定有其天赋潜能”的想法,通过发掘潜力和技能培训,以增强孩子的实力和信心。

111、 ⊙由于每个人各有所长,无法事事情通,因此父母切勿因孩子不理想的表现而苦恼,甚至批评孩子,应随时随地赞赏并鼓励其优点,帮助孩子建立信心,使他往后面对各种困难时,都有积极挑战的精神。

112、 ⊙父母日常生话中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通过尊重孩子采教导他学习尊重,是一种榜样教育法。因孩子的学习对象来自于父母,故父母的言行举止便是启发孩子理性的关键。若父母希望孩子是个诚实正直的人,那么匀己对待他人就必须真心,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与品格。

113、 ⊙孩子的坏脾气与父母的教育方法及其性格有紧密关联,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无形中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因此,希望孩子有理性,唯一的方法是“你必须比孩子更有理性”。

114、 ⊙试着将你一再提醒孩子而他又经常忘记的事情,用便条纸的形式贴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如在孩子的床头上贴张便条纸提醒他“明天上学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并观察孩子的变化,适时给予称赞。

115、 ⊙现今孩子经常使用计算机,父母可通过电子邮件或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交流的方式,试着将长期以来说不出口的想法,藉机会与孩子沟通,并且用字遣词不能尖锐,观察孩子看到留言的反应后,适时调整自己的语句。

116、 ⊙所有的父母都应谨记一项原则:希望孩子成为理智、杰出的人,父母首先要有理智。希望孩子考试满分,请先回忆自己当初是否科科满分;若希望孩子勤劳谦恭、待人亲切、读书专心、喜爱阅读,请先要求自己做到,再让孩子跟进。

117、 ⊙启发孩子的理性,使其更加懂事、成熟,父母应以尊重及信任的态度教育他。并且,除了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还必须同时积极创造机会,引导他们发表意见、训练逻辑思维。例如,当父母在讨论事情时,可以适时询问孩子的想法;或者当大人一起讨论问题时,若事关孩子,在过程当中,除了避免让孩子置身事外,还应鼓励他们参与,使其觉得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从而发展对事物的认知与分析能力。

118、 ⊙想要孩子成长,父母就不要当“替手”(凡事皆帮他安排妥当),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自主能力,父母应给予尊重。

119、 ⊙父母不应随意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及各种活动,必须给予他们以自由为发展基础的广阔空间,建立他们的自主与积极性。

培养孩子的家庭教育经典语录【三】

120、 ⊙父母采用强迫性的语气,命令孩子服从安排或指示,或许可以暂时达到自己的目的,但却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适时向孩子征询意见,不但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是制造良好沟通气氛的有效方式。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内在潜能更容易得到有效开发。

 

121、 ⊙禁止以命令或教训的语调、威吓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如“给我小心点!”、快点走!”、“你最好给我规矩一点!”等类似话语,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22、 ⊙安排时间与工作是培养孩子基本能力的首要条件,应让孩子习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以建立他们良好的自理习惯。故事中的小静,初期并没有收拾书包的习惯。虽然妈妈提醒过她,但并没有教导她“该如何做”。事实上,年幼的孩子因经验不足,无法体会如何做才能有效收拾,因此便会敷衍了事,时间一久,坏习惯自然逐渐养成。

123、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忘东忘西的原因在于父母没有把责任交给孩子,所以无法让他们变得主动。因此,应先让孩子的心中有一张“时间表”,并且“时间表”的建立者与管理者都是自己,他们才会负起责任来完成所有事情。这个时间表不完全是以“时间”为单位,有时也可以“原则”为基准。如“做完功课后,利用十分钟的时间整理书包”、“睡前,一定要花五分钟检查明天要带的东西”等。

124、 ⊙孩子有时难免会粗心大意,甚至是“刻意的”粗心,此时父母必须温和且坚定地提醒,否则将会前功尽弃。实施一年后,应等孩子已经养成习惯,才可渐渐放手,让孩子拟定计划,并督促自己执行,以培养其独立的人格与责任心。

125、 ⊙给予孩子明确的生活规则,是帮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最好方法,父母在制定规则时,要与孩子一起沟通,说清楚理由,并取得孩子的肯定回应。

126、 ⊙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是训练孩子负责的第一步,规则包含两大类:正确习惯和行为限制。正确习惯是指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例如要求孩子在睡前整理书包与桌面等。行为限制则可依父母的需求来界定,如小学三年级之前,一天只许玩计算机四十五分钟,此举便是对行为的限制。

127、 ⊙父母一定要从日常生活中的言教、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藉由让孩子为自己负责以培养其正确习惯,不仅能让孩子的生活有条理,还会使其主动遵守规则。

128、 ⊙可利用传媒工具,如新闻、节目、计算机、书籍等,作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管道。专家建议,父母不妨充分考虑孩子的喜好,利用相关的电视节目,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例如,当全家人一起观看谈论母爱的节目时,母亲可以针对其中一段话发表感想:“这段话真有道理,说尽了当母亲的良苦用心。”如此一来,孩子就能从节目中的内容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轻松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129、 ⊙父母必须学习利用简易的辅助品,如网络、书籍、电视等,为孩子介绍外在世界。许多类似绘本或童话书,不但故事感人,还可触动孩子的心灵,且其中没有难懂的条规,可藉由生动的故事、角色的性格让孩子更了解待人处事的道理。

130、 ⊙对孩子介绍大自然时,应让孩子真正接触动、植物的习性,以补充书籍内容之不足。此外,还可利用相关的视讯媒体、电视频道等,辅助孩子深入了解。

131、 ⊙父母最好利用媒体对象,如动物、植物、人文等纪录片,巧妙传达正确观念与知识,让教养变得更为有趣。

132、 ⊙教养专家一致认为,针对孩子的说谎习惯,父母须从下列四点来了解原因。

133、 ⊙1●保护自己孩子在犯错后,其实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并能预知自己将会受到父母的惩罚。因此,他会在内心建立一种防御机制——即父母打骂我时,我就说谎;但如果父母宽恕我,我就会诚实以对。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为了避免父母的责罚,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实话实说。由此可知,促使孩子说谎的根源往往来自父母严厉的态度,而案例中的小班妈妈不以强硬语气来质问孩子,目的就是让孩子卸下心防以引导他慢慢说出实情。

134、 ⊙2●掩饰自己有些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差或者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往往会以说谎来掩饰失败。例如,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可能会对父母说:“老师没说要考到第四章,所以我没准备。”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成绩不好,面对此种情形,父母必须有所意会,并能技巧性地为孩子解套,如可回答:“这样啊!那下次快考试前,你可以再跟老师确定考试范围,并在考试前做好充分准备,以避免错误。”如此不仅可保住孩子的颜面,也能让他们明白正确做法。

135、 ⊙3●为了达到目的或想得到某种事物有些孩子会向父母要钱,称是学校要缴费。对此,父母应详细询问其用处,一旦发现孩子有异样,应极力避免孩子说谎。此外,当孩子不愿去上学时,若妈妈焦急问“是不是肚子痛呢”诸如此类带有倾向性的问话,往往会使孩子为了某种理由或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产生说谎行为。

136、 ⊙4●受环境影响如果孩子接触的朋友、同学、亲友甚至是父母常常说谎,长期下来,孩子也会近墨者黑,染上撒谎的恶习;若没有及早制止,将对其人格产生负面影响。

137、 ⊙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父母首先要诚实。对此归纳出以下四点:

138、 ⊙1●要有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让孩子从小就按照诚实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发地养成良好习惯。故父母应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例如不拿人家的东西、不谎报成绩、不说谎等。

139、 ⊙2●鼓励孩子说实话孩子有了过错并如实向父母坦言之后,父母在处理态度上,应明显和他说谎时不同。错误固然要批评,但不能因为孩子承认错误而加重责罚,反而应对诚实认正确的行为给予表扬,以展现“说实话”的美德。

140、 ⊙3●适当惩戒必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惩戒是出于合理,这样,孩子不仅能从中受益,甚至还会心悦诚服。

141、 ⊙4●创造有效措施如朗诵一个诚实的故事,抄写一段名人名言,写一篇讨论诚实问题的日记或文章,取消一次出外游玩的安排等,都能让孩子对“诚实”有切身体会。

142、 ⊙父母应加以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极力避免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更不应为孩子提供说谎的机会,应为其做出诚实榜样。一旦发现孩子有说谎行为,应及时改正,避免严厉责罚,鼓励其说出内心想法,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以帮助他们认清现实。

143、 ⊙父母本身若过于严厉,会降低孩子说实话的勇气,因此父母必须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来考虑他害怕受罚的感受,进而改变谈话方式。

144、 ⊙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式的沟通与信任,孩子将难以表达意见,最终只好选择说出大人想听的答案。事实上,这与孩子希望获得重视有关,他们经常通过夸大事实、吹牛的方式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希望藉此发展和巩固在同学或家庭中的地位。

145、 ⊙有些孩子会因为幻想而导致虚实不分,把想象中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内容加以表述,这通常不是说谎,而是因为认知和发展的限制,难以把理想与现实区分清楚,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可视为有意识的说谎。

146、 ⊙在孩子年幼时,应让他们学习叙述吵架的理由、过程、结果,以及解决方案,即使孩子表达得不够完整,也必须耐心让他说完。当要求孩子在描述动作和心情时,一定要加上形容词,以方便父母了解。

147、 ⊙待孩子稍大时,可请孩子重现吵架过程,由父母在一旁观看,确定谁对谁错,并且用慢动作演出,尤其是涉及打架时要更慢,但不可碰触对方身体。接着,用引导式对话让孩子了解自己动手的原因,如“你觉得弟弟拿你的笔,你很不高兴,所以就推他吗?”藉由猜问法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148、 ⊙当孩子有写作能力时,请他写出吵架过程和解决方案,最后交上吵架心得,倘若词不达意或有错字,必须修正才可上交。这样,不仅训练了孩子的语言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待孩子渐渐成熟后,也更能体谅父母的用心,减少彼此的争执。

149、 ⊙邀孩子一起参加慈善团体活动,并带着他们认识公益团体:平时应多制造孩子接触各种团体的机会,尽可能为孩子说明该团体的贡献,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公益团体。

150、 ⊙给予孩子为他人服务的机会:许多公益团体会举办爱心义卖或捐赠活动,父母应鼓励孩子参与,并请他代为收集捐献物来交付公益组织。让孩子尝试由自己付出,以深刻体会施予的快乐。

151、 ⊙让孩子们身体力行:行善不能只是口号,父母可以列出一张清单,写上十种孩子曰常生活中可做到的善行,如不用一次性筷子、一周一天素食、不用纸杯、不以卫生纸清洁桌面等,请孩子选出其中三种,并付诸行动。

152、 ⊙以下为美国教育专家所提出的四种克制孩子欲望与教导节俭的方法。

153、 ⊙克服物欲,写下愿望:和孩子说明买玩具的规则,如制定一年当中可以买玩具的时机。并且,当看到孩子想买的玩具时将其列入礼物购买清单,可待其生曰来临时按照“必要一需要一想要”的优先顺序来购买。

154、 ⊙分类归位,随手收拾:利用收纳箱或收纳柜,依照玩具属性分类归位,避免孩子因找不着玩具而产生购买欲望。例如扮家家酒(即“过家家”)玩具以“自由玩法”、组合积木以“建构类积木”等标示,收纳在箱子内,并于箱子外部用图片或文字来标示其内容物。

155、 ⊙巧手修补,点石成金;父母可和孩子巧扮玩具医生,对破损玩具进行医护修补,有时也可请求相关行业人士协助。并在修补玩具的同时,教导孩子爱护玩具的正确观念。

156、 ⊙资源共享,爱心传播:玩具太多几乎是多数家庭的问题,结合班级同学或亲朋好友,定期举办跳蚤市场和玩具交换活动,有时捐赠给教养院或基金会,可让爱心传递到更多孩子身上。

157、 ⊙当孩子犯错时,请坚持一贯原则:尽可能用理性态度对待孩子的错误行为,杜绝打骂,以道理获取孩子的认同,辅以适当惩处,让孩子知道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158、 ⊙孩子犯错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和他对谈:当孩子冷静下来后,父母应心平气和地与他讨论,并让他了解这是无法避免的责任,必须负担后果。

159、 ⊙让孩子明白犯错要说“对不起”:即使需要父母带领孩子向对方道歉,也必须让孩子亲自执行。因为在道歉的当下,孩子会萌生“我明白我错了”的观念,以帮助他自我反省。

160、 ⊙由于孩子第一个学习的榜样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必须先以身作则,让孩子懂得分享。如家中有好吃的食物,应拿出来与他人分享;自己不需要且完整的物品,愿意馈赠给需要的人等。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学会分享的道理了。

161、 ⊙要求并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藉此培养其对家庭的责任心。有机会的话,还可鼓励孩子参加小区服务,让他知道家庭与社会都是由“众人”组成的,在服务的同时,也懂得付出,不会只当一位自私的收受者。

162、 ⊙“分享”不是要求,而是从内而外的自发行为。这不仅是指物品与食物,有时还包括心态。任何情况下,都应让孩子主动替别人着想,并且以此为美德,使孩子真心付出。

163、 ⊙正向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评制孩子方式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孩子曰后是乐观抑或悲观的性格。因此,训诚孩子须合理,这样才能使其从心理上产生接受感,否则夸大其词的言论,将会侵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亲予关系。给予口头称赞并附加非金钱式的心意奖励,可令孩子沉浸在自己被赞美的喜悦中的时间延长。此后,当孩子主动做出父母认同的良好行为时,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根据情况赋予孩子一些生活上的权利,例如请他自己安排下课时间、想学什么才艺等。渐渐地,孩子会变得更主动,以完成自己分内的事。

164、 ⊙当看到孩子打架时,父母应即刻处理。若是幼龄儿童可以把他带走,短暂隔离三四分钟,让孩子把其行为和后果联系起来,明白自己如果打人就不能玩了。但学龄儿童则是要立即停止他的活动,并加以劝导与合理惩处。处罚孩子的原则一定要一致,尽可能每次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

165、 ⊙在孩子发生负面行为的当下,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不要过了数天后再谈论,因为孩子会逐渐淡忘当时发生的情形,即使父母跟他说了道理,他也不会有多大感触。最好是在孩子心情平静但还没忘记整件事之前,就和他讨论,理想的时间是在事发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166、 ⊙在孩子盛怒的当下,先让孩子离开使他生气的人和环境,直到孩子自己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平时,可和孩子一起阅读

167、 ⊙关于控制情绪的书或故事,以帮助他找出平息怒气的方法。以下为专家建议遏止孩子坏习惯的三大步骤。1●制定原则让孩子明了父母对他们学习及生活上的要求,不能时而放松时而限制,否则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也无法改善恶习。2●一次只解决孩子一项坏习惯当孩子出现很多坏习惯时,父母必须集中注意力专攻一项,在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时给予赞赏;而当孩子完全改掉坏习惯后,再解决下一个恶习。3●与孩子沟通,明确表达要求

168、 ⊙当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必须以平和冷静的情绪来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利用反问的方式让孩子深思自己的过错,如“你知道爸爸为什么骂你吗”、“老师为什么处罚你”等;若孩子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父母此时应明确指出,如“你不应该推人”、“你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拿他的东西”等,并要解释其中道理。此外,更要倾听孩子的想法以了解整件事情的始末,若是父母误解孩子,则必须向孩子承认错误并道歉。

169、 ⊙父母应先和孩子讨论家中规矩,并明确写出,如没有刷牙不可以用餐、功课没有写完不能玩游戏等。若孩子忘记,父母可用“忘记我们的约定了吗”来代替“你又忘了,提醒过好多次了”的否定句。

170、 ⊙如果孩子突然不愿意遵守规矩,父母应将选择权归还给他,并让其为后果负责。如孩子赖床,父母可告诉他:“你如果继续赖床的话,不仅我没办法送你上学,早餐你也必须自行解决,并且你要为后果负责。”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责任。

171、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切勿用威严去压制他,更不要刺激叛逆期的孩子,否则孩子不是对抗到底,就是永远长不大。

172、 ⊙父母的过度保护或期望太高,容易使子女的自我概念不良并降低自我肯定,进而影响孩子面对生活困境的压力,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

173、 ⊙在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除了对孩子进行冷处理外,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进而弱化或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

174、 ⊙父母应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性活动,并请老师给孩子安排须负责任的工作,让孩子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去体会任性的负面作用。

175、 ⊙教养孩子没有一定的准则,但制定家规却是必要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认为:“人们为自己设定某些行为标准,以自我赞许或自我惩罚的方式来衡量其行动。”这就是家规的核心主轴。因制定家规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故应依其孩子的属性、家庭的特质,制定适合孩子的规范。当规矩制定完成后,父母的教育方法必须前后一致,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让自己拥有特权。

176、 ⊙例如,许多父母希望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但是自己却没有遵守,理由往往是“我是大人,你们是小孩,小孩回家就应该写功课、读书,我工作一天很累了,想放松一下”,这种不对等的心态是很难要求孩子遵守的。

177、 ⊙专家认为,正确的家规制定是要求大人与小孩一同遵守,当孩子看到父母也是依照家规行事时,他们才会自发地履行。

178、 ⊙制定家规时,若非单亲家庭,或另一方远在异地工作,应尽量由夫妻协商后再决定,否则容易导致教养态度不一的情况发生。曾有某一亲子节目在讨论家规时,谈到一个有趣的个案,妈妈规定孩子睡前一个小时不能再进食,但是爸爸却总是破坏规矩,不但自己偷吃,还偶尔给孩子们小零嘴,夫妻俩常为此吵架。

179、 ⊙在制定家规时,父母须把握下列原则:1●除了详细介绍家规外,还应让孩子了解其制定目的,并且父母也可时常和孩子分享辛勤工作的经验,并与家规相呼应。如爸爸加班工作是为了明天企划案的良好呈现,这是一种负责的态度。藉此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辛劳,从中培养正确观念。2●让孩子了解是非对错之际,父母不应让孩子有“爸妈不再爱我”的误解。当孩子哭闹反抗时,父母应考虑他的心理感受,切忌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误以为父母不再爱他。3●遵守家规并非只是孩子的责任,父母理应以身作则。此外,父母不可以其权威者的角色来作为无法遵守家规的理由,以防失去家规制定的意义。4●宜尽量制定简单易懂的家规,并且可有意识地将其相互关联起来。如孩子每天可看两小时电视、晚上睡觉前应整理好书包等规范,若孩子违反了,父母可说:“因为你今天没整理好书包,所以明天少看一小时的电视。”以此巩固孩子对家规的重视。

180、 ⊙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看!生活要求与规定是一个基准,如果有了基准,却没有遵守的“共则”,反而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阳奉阴违的不当行为。因此,除了要求孩子以外,父母还须以身作则,才能得到良效。

181、 ⊙父母不可制定常需变换的规定,或是自己做不到的要求,如只准孩子每天看电视一小时,自己却看了三小时。这会让孩子认为规定是不必强制遵守的,长期下来将影响孩子良好习惯与遵守秩序的养成。

182、 ⊙遵守家规需长期坚持,不能依父母的主观意识而有放松之处。切勿偶尔为之,否则孩子将无法培养正确习惯与态度。

183、 ⊙家规不要繁琐,内容不要过细,尽量以大原则为主,而且要有适度的弹性,才不会易订难行,毫无意义。

184、 ⊙对于被孤立在团体外的孩子,首先应注意他的行为。若孩子只是单纯不喜欢进入团体而无社交障碍,此时父母只需给予适当鼓励或劝导,并主动带领他融入团体生活即可。

185、 ⊙父母应适时教导孩子不以物质为基础与人交往,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和乐关系来自于内心情感的交流,而非收受或赠予物品。

186、 ⊙要指导孩子如何尊重别人,父母就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我尊重你”的暗示,如讨论问题时,父母应让孩子充分表达意见,不要立即反驳,使孩子切身体会尊重别人与被人尊重的感受。

187、 ⊙人从出生到成年须经过三个教育阶段,每个阶段大约是7年,并都被强调了责任与珍惜万物的重要性。

188、 ⊙第一阶段是出生到换乳牙。学习特色是模仿,此时要提供温暖、和谐的环境,父母和孩子身边的人应注意言行举止,让幼儿五官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故环境教育显得相当重要。

189、 ⊙第二阶段是7岁到青春期。此时孩子需要权威性的榜样,因此老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借着童话、寓言、历史、伟人故事让孩子学习道德和崇敬之心。同时,父母应配合学校教育,教导孩子珍惜万物,例如饭一定要吃完,因为这是农民们辛勤耕种的。并可配合环境保护的节目、某一地区人民生活穷困的新闻,教导孩子形成爱护、惜福的观念。

190、 ⊙第三阶段是青春期到21岁,是个人判断力形成的时候,更是寻求外在世界榜样和发展自我真理的阶段。此时,孩子会依其判断力,学习外界人士的行为典范,以充实内在。

191、 ⊙教导孩子珍惜自己与他们的所有物,不仅是一种道德教育,亦是孩子尊重自己与他人的基础。

192、 ⊙父母应通过各种方法,教导孩子爱护物品的必要性。例如带孩子到自然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产生感动,由内而外地懂得惜物、敬物。

193、 ⊙教导孩子以珍惜生命的方式来对待万物,即使是没有生命的物品,也应如此对待。

194、 ⊙在孩子感受力最强的时候,给他正面且善意的情绪,让孩子愿意以尊重万物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把“物”拟人化,赋予生命观,这对于无法理解“物品”重要性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力。

195、 ⊙孩子进入青少年期后,会陆续出现一些行为上的改变,或许是受到同学的影响,也或许是电视媒体的引导,因此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时一定要谨言慎行,切勿以权威强硬的方式要求孩子认同。特别是第一次发生状况时,如第一次晚归、第一次结交异性朋友、第一次偷窃,甚至是第一次出言顶撞等,都要妥善处理与教育,以杜绝孩子朝负面行径发展。

196、 ⊙根据儿童精神科医师的分析,孩子晚归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97、 ⊙1●周末假日时,因好友相聚,玩得较为尽兴,所以舍不得返家。

198、 ⊙2●平时家中缺乏玩伴,父母过度忙碌,使他们觉得回家无趣,宁可在外闲逛。

199、 ⊙3●父母管教严苛,孩子想逃避、追求自由,所以刻意不回家。

200、 ⊙4●孩子时间观念差,没有察觉到时间很晚。

201、 ⊙5●出现突发状况而忘了打电话,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汇报。

202、 ⊙父母找出原因后,就要解决问题。针对孩子晚归情况,有以下三项建议:1●父母应与孩子讨论回家时间,并让孩子了解父母对儿女晚归的担忧心情,甚至制定奖惩规则,以规范孩子。2●营造家庭温馨、欢乐的气氛,而不是冷漠或唠叨的环境,偶尔与孩子聊天、关心孩子近况,会激发孩子想回家的心情。3●孩子晚归时,切勿严厉责备孩子,而应以平静的语气道出担忧情绪,否则只会让孩子产生叛逆情绪。

203、 ⊙当父母想责骂晚归的孩子之前,请先静心想想自己是否经常关心孩子的近况,或自己也曾出现晚归而未汇报的情形。若有符合上述情况,父母应先改变自己,针对晚归的孩子多些关怀,倾听他们的需求,协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且,自己也应先以身作则,当外出或晚归时要告知孩子行程,并要求他们也必须遵守。父母的改变,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而养成及时汇报的习惯,塑造孩子正确行为。针对孩子晚归,父母也可采取以下措施。

204、 ⊙制定法则: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被父母束缚,他们渴望适度的自由,所以父母可与孩子沟通,让他们了解你的担忧,并彼此体谅。

205、 ⊙以身作则:父母必须从孩子还小时,便养成对他们说自己行程的习惯,如果临时有事要晚归时,也一定要打电话回家告诉孩子,了解孩子也会担心的感受。

206、 ⊙告知行踪:平时也应提醒孩子,告知行踪是对家人负责任的表现,包括约会地点、回家时间、与会朋友等都应详细告知。

207、 ⊙德国哲学家哈伯玛斯(JurgenHabermas)认为:“沟通的目的,在于促进理解而非战胜对方。”这也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点。教育专家建议,父母与孩子沟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208、 ⊙1●沟通前请先正向思考一分钟

209、 ⊙无论孩子是在安静看书或正在吵闹,父母请先静待一分钟,转换自己的想法,将下一秒钟的“沟通”,转化成正向的言词再说出口。例如,当想说出“你这个孩子真让人烦恼”等说词时,请立刻修正成“你做这件事一定有原因吧!要不要说说看呢?”藉此获得孩子的认同。

210、 ⊙2●与孩子接触时,尽量面带微笑

211、 ⊙一行禅师①曾说过:“唇边小小的微笑,可以奇妙地让我们安静下来,让我们重获平安!”因此,微笑能安抚孩子的心灵,松懈他们的心防,使他们愿意与父母沟通。

212、 ⊙3●配合孩子们的视线

213、 ⊙屈身、弯腰、蹲着或者干脆抱起孩子与他的视线平行,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诚意,建立亲子平等与认同的关系。说话时,要让眼睛微笑,并静视孩子三秒钟。必要时可轻抚孩子,以温柔的方式与孩子接触,藉此表达父母的关心及爱。

214、 ⊙4●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说话

215、 ⊙当孩子发言时,请尊重他们。将手上的公事、书报放下,停止一切杂事,认真聆听孩子此刻想要表达的话,并回应他们。不要让他们认为你只是敷衍了事,否则以后他们也会如此待人。

216、 ⊙5●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话与孩子沟通,并接纳他们的意见

217、 ⊙教导孩子任何事,都应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并且也让孩子开口。因为若父母自顾自地说教,却不让孩子辩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父母耳聋症”,意即对父母的叮咛听而不闻。

218、 ⊙以上五点,正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技巧。诚如故事中的小兰妈妈,当孩子叙述事发经过时,妈妈并没有打断她的话,甚至妄下断论,而是全神贯注地聆听,让孩子把所有的委屈、不满与心声都说出口,此时妈妈不仅知道自己错怪了孩子,还藉由沟通拉近了母女俩的关系。因此,当父母与孩子建立开放式的沟通时,不仅能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密,家庭气氛也将更融洽。

219、 ⊙当孩子开始说话时,父母要学习倾听而不是插嘴。若孩子说出难听的话,应先反问自己是否说过,并要求孩子改善,也承诺自己会改变。久而久之,孩子便能学会平和沟通与倾听他人。

220、 ⊙与孩子对谈时,请注意不要出现否定语言,应以认同、鼓励代替责骂,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维护孩子的自信与自尊。

221、 ⊙在与孩子沟通时,应先了解原因再予以回应,不要只是为了继续自己手边的工作而敷衍了事。

222、 ⊙教育专家关鸿羽提出,深入孩子内心的两条途径为: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心理;学习换位思考,并时市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以臆测孩子当下的心理。甚至,父母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孩子尚未激变化的情绪,如烦恼或不高兴等,并将孩子得消极情绪作为联系亲予关系或教导孩子的机会。

223、 ⊙现今父母因受上一代的权威管教方式影响,使得他们与父母产生隔阂,并开始质疑权威。于是当他们有了孩子后,便选择与儿女做朋友,采取宽松的沟通方式。但父母应把握一项原则:当孩子的朋友并非是放任他们的所有行为。

224、 ⊙若孩子表达不佳,将影响其人际关系与发展,因此帮助孩子厘清自己的想法,可以让他渐渐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

225、 ⊙教孩子将思想做出更完整的表达,不仅可让孩子的需求被了解,还可增进与他人的沟通技巧。而当孩子学习表达时,会产生自我概念,此时,父母更应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需求,进而提高其自我接纳度。

226、 ⊙事实上,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完全不同,有的孩子喜欢以听话取得认同,有些孩子则选择以唱反调当作自己能被重视的表现。儿童心理学家汤马斯等人,根据长时间的研究结果,发现一般儿童大致上可分为三种气质类型。

227、 ⊙1●适应力强的儿童这类儿童的态度比较轻松悠闲,对环境的适应力强,平时也较能保持心情愉快,对生活中各类刺激的反应强度在低到中等之间,能有效建立规律的吃饭和睡眠习惯。对于新的规矩、食物或人,适应得较快,而到了学龄阶段之后,这类型的儿童较容易适应学校生活甚至是各类活动。

228、 ⊙2●适应力差的儿童

229、 ⊙这类儿童的特点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兴奋起来,因此在活动中显得不太活跃,遇到小小的挫折便容易退缩,而且反应速度缓慢,故对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较难适应,新挑战也较难胜任。

230、 ⊙3●困难型儿童

231、 ⊙此类儿童的特点是平常对周遭事物冷漠,很难因为小事高兴起来,但对于刺激的反应,常常表现得异乎强烈,在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上缺乏规律性,容易为新的问题、心境所困扰,而且常有过于激烈的反应。

232、 ⊙汤马斯将上述三种儿童气质类型对应到现今孩子身上,根据统计发现,一般儿童中,大约有40%属于“适应力强的儿童”,有一部分则属于三者之间的混合。他认为人一出生就大致可以分成这三种类型,而其气质的早期差异,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后天的生活环境与经验仍会造成改变。

233、 ⊙在未来的一个月里,当孩子提出一些无法接受的“异见”时,请避免说出“你怎么回事”、“你又在闹了”、“你不要故意唱反调”等语句,而是努力用“我知道你长大了”、“我当然认同你的立场”等语句来代替,并认真观察孩子的改变。

234、 ⊙邀请家里的所有成员,利用将心比心、易地而处的思考方式进行沟通和处理问题,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尤其要如此。

235、 ⊙如果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和关心时,不妨以拥抱或用坚定、认同的眼神鼓励他,藉此给予孩子安定心神的力量。

236、 ⊙心理学家同时指出,孩子非常喜欢听大人讲述年轻时遇到的困难与解决经验,他们不见得会完全按照大人当时的应对模式来处理问题,反而会在倾听的过程中找出最符合自己的最佳方案。因此,当父母分享自身经验时,须把握一项原则,意即只需要客观地将过程、采取的措施和最后的结果表达出来即可,以参考价值为原则来分享经验,让孩子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

237、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侃侃而谈自己的心事,父母多分享自己曾遇过的问题,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与其沟通,能让孩子感受到关注及重视。

238、 ⊙父母在分享经验时,必须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若只强调孩子应依自己的做法行事是无法获得他的认同的。毕竟,时代与环境背景不同,许多事情的准则也会有所改变,因此不能要求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做法,而是要有弹性的应对。

239、 ⊙提供经验不是为了强制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思,而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240、 ⊙父母应避免听到孩子“出现状况”时,就直觉认定是孩子的错,这将会阻断孩子表达的意愿。心理学家指出,受委屈的孩子就如同充饱气的球,用力一拍会弹得很高,意即他的情绪已达临界点,此时父母的责骂将会招致反效果。正确方法应是将孩子内心的不满引导出来,并认同他的感受,孩子才能冷静表达。

241、 ⊙认同孩子的感受,并对其进行合理且积极的引导,将比对孩子讲大道理、指责、教训更有效。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应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并给予孩子关心和理解。唯有在此基础上,孩子才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并敞开心房解决问题。

242、 ⊙当孩子情绪不佳时,父母应尽可能保持冷静,不要急于询问孩子原因,而要以“你现在有点不高兴”来代替“你又怎么了”,避免刺激孩子,让他有被理解的感受。

243、 ⊙在未来一个月内,不要用“你听我说,好不好”,而要真诚且亲切地对孩子说:“你愿意说吗?我很想听听是怎么回事。”用倾听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感受与事情经过。

培养孩子的家庭教育经典语录【四】

244、 ⊙如果父母是以愉悦、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则孩子也会学习以正面情绪处理;若是以愤怒、负面的心情做事,则孩子也会较为消极。

 

245、 ⊙在授权孩子企划与执行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并且,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一定要认真配合,并尽可能正确且肯定他们所安排的内容。有时孩子因为经验不足或理解能力不佳,导致某些活动无法执行,这时父母必须协助孩子认清现状及难度,以改善孩子的计划与想法。切勿泼孩子冷水,应以赞赏且正确的方式帮孩子修正,甚至对其安排表示认同与接纳,如“你的想法很好,能符合大家的需求,不过……会更好”、“你的安排不错,但先算数学会让你的学习更流畅”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会愿意调整自己的活动,让负责的计划更符合期待。

246、 ⊙父母若期望孩子学会负责,便要有“授权”的概念,因为适当的“授权”可以增加孩子生活经验及发展上的成长。

247、 ⊙授权孩子提出不同的意见与思考,并接纳他们的另类想法,孩子才能在充分享用权利下,培养出自我负责的态度。

248、 ⊙“初授权”的父母与“初被授权”的孩子,彼此应该建立起良好的默契与信任,并且父母应以坚定的眼神回应孩子的担心,如此才能让孩子渐渐相信自己具有负责的能力。

249、 ⊙从社会学观点来看,教育的最大目的,乃是增进个人对其生存社会的适应能力。而增进社

250、 ⊙会生存能力,就是培养解决问题的技巧,这必须藉由父母的协助与引导才能建立。其实,许多父母都有一种矛盾,一方面盼着孩子早点长大,但又害怕孩子懂事后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心事,并且不再与父母分享。事实上,只要父母能将“倾听与建议”运用得当,亲子间的沟通依旧能畅通无阻。

251、 ⊙专家提出六大“倾听”要点,正好与案例中家琪妈妈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此罗列,以供读者参考。

252、 ⊙1●察言观色随时观察孩子的表情与情绪变化,藉此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到位点:“家琪,妈妈觉得你最近好像不快乐耶!”

253、 ⊙2●不逼问,静心倾听父母不必急着要求孩子说出心中的话,因为一句关心的言语、微笑或是肢体上的碰触,都能开启孩子心中紧闭的门扉。到位点:“说出心里的话,我们一起想办法吧!”

254、 ⊙3●不要急着问原因若孩子表达出他内心的疑问或想法时,父母急着问“为什么”,会让孩子有被质疑、否定的感受,就如同别人问你“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为什么有这个企划”等,具有相同的道理。到位点:“哦!”妈妈含了一口冰淇淋,继续看着家琪,并没有催促她。

255、 ⊙4●接受孩子当下的情绪无论孩子是生气、伤心还是难过,父母都要接受并且不应制止,但这不代表接纳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到位点:“分班常会让人不习惯,尤其好朋友没跟自己同班,感觉更寂寞。”

256、 ⊙5●运用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运用同理心协助孩子表达情绪,照顾他们的心情与感受。到位点:“你是觉得话不投机吧……”

257、 ⊙6●提供建议倾听完孩子的烦恼后,父母除了提供建议外,也应与孩子一同讨论解决办法,协助他们化解问题。

258、 ⊙到位点:“观察啊!你把自己想象成侦探,看看有没有人跟你一样,没有新朋友却又很想交朋友的,找个机会认识他们!”

259、 ⊙其实,你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打开眼睛,多关心一下别人,遇到机会便主动对她说:‘哈啰!我是小琪喔!你的发夹很漂亮呢!以轻松的方式攀谈就能化解尴尬啦!”

260、 ⊙父母都期望孩子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有时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行为,例如,嫌他们没把地板扫习干净,自己干脆再做一遍;或是考试考差了,就开始唠叨等,这将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正确的勇气。

261、 ⊙当父母以鼓励,赞赏的方式来认同孩子时,其心念或行为上都会表现出关爱之情,而孩子也将能有所感受。

262、 ⊙适度的要求,会使孩子敬爱父母,愿意和父母沟通,但过度的要求,则会使孩子恐惧父母,抗拒沟通。

263、 ⊙信任孩子必须让他“听”得到、“感受”得到,当孩子内心出现强烈的不满情绪时,父母所要做的是通过积极的信任,告诉他“不要急、不要气,我相信你”,以化解孩子激动的情绪。

264、 ⊙当孩子发生问题时,父母不应急切追问“你快说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要闷不吭声地坐在那里看着孩子,而应当一个积极的倾听者,让孩子感受父母对他的充分信任。

265、 ⊙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暗含期待效应”实验,意即父母应从对孩子的信任为出发点,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让他在他人的鼓励和信任中,改善叛逆、任性、不听话等不良行为。

266、 ⊙父母要想了解孩子,就应该与孩子经常沟通交流,和他们建立亲密关系,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相处。并尊重孩子,包括他的愿望、情绪与选择,以及懂得赏识孩子的优点,像对待朋友的方式和他们相处,如此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增进亲予关系。专家建议父母在现实生活中,若涉及到孩子的物品、兴趣与喜好时,须做到以下三点:1●父母在进入孩子的领域,如孩子的房间或其活动区域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孩子同意;在使用孩子的物品时,也必须如此。2●父母以沟通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有关物品取放的规则,但不能随意摆置和挪动孩子的物品。当有小朋友来玩时,也要经过孩子的允许才能使用他的玩具。当然,父母也可利用鼓励和引导等方式,巧妙地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共享。3●帮助孩子把他们喜欢的小对象整理得更加整洁、干净、有条理,并准备一个收纳箱、小盒子等让他们摆放。千万不要未经孩子允许就随意丢掉他们喜欢的小东西,这是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父母认为不重要的物品,往住在孩子眼里却有着特别的意义,你的一句“要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嘛”,对其自尊心的伤害绝不亚于一顿痛打和责骂。并且,若父母尊重孩子的兴趣,他们自然也会从其言行中逐渐学会尊重父母的劳动与付出,进而培养出体贴、尊重他人的品行。

267、 ⊙了解孩子的特质,并接受他们看世界的方式与角度,而不是以大人的立场要求他们,并教导孩子树立正确观念,用肯定的词语培养其信心。

268、 ⊙参与孩子的生活,如蹲下来看看孩子的游戏,听听他们的歌曲,跟着他们的旋律舞动,孩子将会视你为他们的一份子。

269、 ⊙主动和孩子聊天,但不是以大人的立场,更不是为了训话,而是以一种讲悄悄话的心态,与孩子分享你的经验和故事,也可藉此倾听孩子的烦恼。

270、 ⊙儿童教育专家谢清美女士认为,创造力是一种推陈出新且不可或缺的能力。她建议父母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回答,这样可增进孩子的思考能力。具体方法如下:1●“差异性”问句父母可将两种以上的物品给孩子比较,并且分辨其差异,训练孩子细心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如“汽车和火车有什么不同”、“汉堡和潜艇堡有什么不一样”等。2●“如果”问句

271、 ⊙藉由假设性问句,引发孩子思考,培养其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爸爸问:“如果你溺水了怎么办?”年纪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回答:“找海绵宝宝来救我!”爸爸可继续问:“如果海绵宝宝去上班了呢?”这时,孩子会继续思考下一个答案,以此刺激创造能力。3●“代替词”问句在孩子回答后,家长可用“还有呢”来鼓励孩子说出更多答案。如妈妈问:“没有杯子喝水怎么办?”孩子回答:“拿碗!”妈妈可继续问:“那还有别的吗?”孩子可能会回答:“水壶……”藉此脑力激荡,提升孩子智能。4●“不仅”问句“不仅”的问题都是将较为稀松平常的答案剔除,以鼓励孩子思考更多答案。如妈妈问:“吐司除了能做成奶香吐司外,还能变化出什么口味呢?”让孩子想出更多的创新做法。5●“5WIH”问句意即利用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en(何时)、Where(哪里)、how(如何做)、Wh。(谁)等六种问句,引导孩子思考。如“我们几点出发?去哪里?为什么去那里?你要跟谁去?要怎么去?这个地方是做什么的?”以一连串的相关问题,启发孩子深入思考。

272、 ⊙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可鼓励孩子多看看四周环境,以提高其对事物的敏感性,有效帮助孩子思考与创新。

273、 ⊙帮助孩子增加生活经历,如将故障物品拆开组装,帮忙布置房间、客厅,或报名参加课外活动,使孩子增广知识,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与表达能力。

274、 ⊙当孩子提出不太理想的点子时,不要反驳,甚至嘲笑他“幼稚”,否则孩子将不敢再尝试,应该找出可赞美的部分,告诉他:“很好,再想想看!或许还有更好的点子喔!”以增进孩子的自信,激发他更多的创新与思考。

275、 ⊙当孩子放学回家后,不要问如“今天没和同学打架吧”、“今天的功课多吗”等无聊乏味的问题,试着和孩子谈一些以前很少谈过,但却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276、 ⊙当父母和孩子间经常出现难以解决的矛盾与冲突时,父母首先要反省自己平时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并改善,主动和孩子一起讨论与解决问题。

277、 ⊙如果父母真心想和孩子展开有意义的沟通,那就不要总是强调自己的观点,丽是要努力了解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愿意主动说,父母不妨寻找出他们更关心的话题,去引导孩子和自己进行积极交流。

278、 ⊙随着时代的变迁,单亲家庭与再生家庭越来越多。当父母决定离婚时,应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切勿在孩子面前口出恶言,也不能因双方互有敌意,而传递负面讯息给孩子,如恶意指控、谩骂等,因为这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使孩子对父母造成负面观感。

279、 ⊙父母应避免因婚姻不美满,而疏于照顾孩子或过度占有。亦不可负气带孩子出走,或将其藏匿起来,而剥夺孩子上学的权利,让孩子成为父母争吵下的牺牲品。

280、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或迁怒孩子,甚至在孩子面前批评对方,双方应以不破坏彼此形象为前提,向孩子说清楚不合的原因。

281、 ⊙当父母双方选择离异时,尽量不要剥夺彼此的探视权。针对孩子曰后的监护与抚养问题,应以对孩子最有利的条件来考虑,让孩子仍能拥有父母的爱与关怀。

282、 ⊙欲建立亲密关系,可在与幼儿进行沟通时,蹲下身子与他说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视线平行,试着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表达自身想法。

283、 ⊙请放下父母的权威式面具,与孩子当朋友,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切勿常对孩子说“你还小”、“你懂什么”等诸如此类的话,来阻绝与孩子的沟通。

284、 ⊙当孩子出现困难时,应秉持“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的原则,让孩子能由衷接受父母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强追孩子顺从。

285、 ⊙若孩子经常以哭来引起父母注意,可在轻拍他之后转身离开,并以坚定的眼神告诉他,哭泣不能解决问题。若孩子希望藉由哭得更大声来得到注意。此时,父母要坚持不回应他的哭泣,并耐心等他停止哭泣后,再进行沟通。

286、 ⊙当孩子完全停止哭泣后,可以轻抱他表示鼓励,并与他讨论刚刚哭泣的感受,如果孩子在讨论时仍会适度流泪但不是大哭,父母仍可容许但不须强调此时哭泣的必要性。

287、 ⊙如果孩子在讨论中仍会以大声哭泣或吵闹来企望达到目的,父母必须再度拉开距离,并对孩子说“你需要一点时间,等一下我再跟你谈”,或者“等你准备好要说后,我们再聊”,让孩子整理好情绪,再进行沟通。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