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txt下载,广州汽车市场,杨筱雪

小马歇后语_生活谚语_民间俗语_小马感悟网【8】

1、 爸爸教给我一个看天气的口诀:“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江苏·海安)

2、 【关起门来骂皇上】释义:对有权威的人,不敢公开骂,只敢背地骂。例句:伍参谋道:“自古常言讲得好,关起门子还敢骂皇上呢。这里没人去报功领赏!”

3、 【东沟犁,西沟耙】(惯)东沟犁一下,西沟耙一下。比喻做事不按章法,没有次序。

4、 砍木吃橘子——不顾根本

5、 救火没水——干着急

6、 【开锣的戏难唱】释义:比喻做事开头困难。例句:中匡I有句俗话:开锣的戏难唱,头三脚难踢。我把眼泪咽进肚子,总算是迈出了坚强的第一步。

7、 板上钉钉——变不了;没跑;实实在在;稳打稳扎

8、 赤脚戴礼帽——顾上不顾下

9、 【大姑小姑,气破肚肚】(谚)大姑小姑:丈夫的姐姐和妹妹。媳妇和大姑、小姑相处,常常受气。指姑嫂之间的关系很不容易和谐。

10、 【 打开一个缺口】突破一处。古华《浮屠岭》:“这一来,浮 屠岭生产队就露出了马脚,就可能被打开一个缺口,一个再 也弥合不了的可怕缺口。”

11、 【 豆腐掉到灰堆里无法收拾】无法挽救。马烽西戎《吕梁 英雄传》:“唉,一年的成绩,这一家伙是豆腐掉到灰堆里,没, 法子收拾啦!没办法。”

12、 【老牛走道儿——一步一个坑儿】(歇)形容做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13、 【哪个人前不说人】谓议论人是普遍情况,不必介意。或 说: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茹志鹃《她从那条 路上来》:“你肚里有小毛毛,不好哭的,想开一点,哪一个没 有过错。古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不要 在意。”

14、 【大满贯】“大满贯”现在多指在某项体育比赛中,在不同的赛事中连得几个冠军,称之为“大满贯”。如乒乓球比赛,有世界杯(一年一次)、世锦赛(二年一次)、奥运会(四年一次)三大赛事,在三大赛事中如果都得了冠军,就是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中国荣膺这一称号的有邓亚萍、王楠、张怡宁、刘国良、孔令辉、马琳,还有今年的伦敦奥运会金牌得主张继科。所以,大满贯是很高的荣誉。追究大满贯的词源,出自战国末期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日:‘是其贯将满矣,子姑侍之’。答日:‘吾恐其以我满贯也。”’满贯就是钱多的意思。此词原本是绳子穿铜钱达到全绳用到尽头,也就是铜钱贯满全绳之意。如果家有万贯,岂不就是个财主?引申义对于造孽最深、作恶最多者,也称之为满贯,成语所谓之恶贯满盈的就是,却绝不用作形容做善事。打小牌有习惯用大满贯小满贯的说法,也是绳子贯满铜钱引申而来。这种赌博游戏,非善事也。古代传统思维方式视钱多并非完全的好事,所谓满溢损是也。满贯容易惹是非,所以多引申为非善事。转义为荣誉,是近年的事。

15、 【 一碗水端平】谓待人要公平,不能偏袒。成语:不偏不 倚。清代《儿女英雄传》:“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 也可真委屈些儿。”

16、 【搞鬼把戏】(惯)指暗中使用阴险的手段或计策。 也作“搞鬼名堂”。

17、 【拿着银碗讨饭吃】(惯)比喻自己有极好的条件不知利用,却伸手乞求别人施舍。 也作“捧着金碗讨饭吃”。

18、 学戏不懂意,等于活烂泥。

19、 显微镜看人——把人瞧小了

20、 【蚂蚁撼大树】(惯)撼:摇动。讽刺人不自量力。

21、 放学回家,我看见哥哥把饼干、肉都摆在地上,唤小狗快吃,但不知是谁家的狗。哥哥招招手说:‘你看,小狗喜欢吃肉,不吃饼干,奶奶让我喂好东西给它。”奶奶说:“鸡来穷,狗来富,猫来开当铺’。今天,我们把狗留住。”(江苏·泰兴)

22、 【脑子里缺根弦】(惯)比喻头脑简单,心眼儿少。

23、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来自无知】(谚)浅薄:缺乏学识或修养。骄傲自满是由浅薄造成的,狂妄自大是由无知造成的。指要想克服骄傲、狂妄的习性,必须不断地增长见识,加强修养。

24、 【一头放水,一头放火】两头使坏。明代《金瓶梅》:“当初只 因潘家那淫妇,一头放水,一头放火,架的舌,把一个好媳妇 儿生生逼勒的上吊死了。”

25、 【千里为官只为财】(谚)离家千里去做官,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财。指旧时离乡背井去做官的人,总脱不了发财求利的目的。 也作“千里求官只要财”。

26、 【东沟犁,西沟耙】释义:比喻说话或做事缺乏计划,没有头绪。例句:金莲道:“他就恼,我也不怕他。看不上那三等儿九假的。正经姐姐分付的曲儿不教唱,且东沟犁西沟耙,支使的个小王八子乱哄哄的,不知依哪个的是。”

27、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两件事分开叙述。清代《红楼 梦》‘“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28、 九牛拉不转——坚决

29、 【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释义:不能被一种行不通的办法难倒,可以另想办法。例句:“一台戏父女俩,天涯海角无处寻;男大当婚,也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呀!”金不换大娘替龙抬头叫屈。

30、 我数学很差,泄气了,不想再学了。奶奶说:“人勤地听话,志坚石结瓜。你只要有恒心,就一定能学好。”于是,我上课认真听,下课勤练多问。后来,我的数学成绩真提高了!(河南·濮阳)

31、 【路是人开的,树是人栽的】(谚)指事业的成功全靠人的努力,不努力就无法创造辉煌。

32、 【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释义:多咱:什么时候。辕:伸出车前驾牲口的两根直木。兔子永远也不能驾辕拉车。比喻能力差或本质不好的人担不得重任。例句:我说,不行,改不了的,你们要不信,走着瞧吧,老言古语没错提:“兔子多咱也驾不了辕。”

33、 【扣在筛子底下的麻雀——只是扑楞没有法子】(歇)扑楞:张开翅膀用力抖动。形容陷入绝境,再挣扎也无法脱身。 也作“扣在筛子下边的麻雀——干扑棱没办法”。

34、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一词语形容以偏概全为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整体全局。此语出自《鹃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声”。常用来比喻某人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还有一说出自三国时期邯郸淳写的《笑林》,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地住着一个穷书生,想发歪门邪道之财。书生记得读书时读过螳螂捕蝉的故事,那螳螂藏在树叶后,一举成功将蝉捕获。于是他去找荫蔽螳螂的树叶。他真的发现了一片螳螂藏过的树叶,连忙摘下来,却不小心滑了手,那片树叶掉在一堆落叶当中难以辨认,于是书生将所有树叶装进箩筐之中,带回家一片片挡住自己眼睛做实验,并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开始时妻子如实回答看得见,但是这书生不厌其烦地拿一箩筐树叶试验,妻子实在不耐烦了,就对他说:“这片叶子荫蔽住了你,我看不见了。”穷书生如获至宝,认为这就是那片藏螳螂的神叶。他带着那片树叶,跑到集市上挡住自己的眼睛便拿商贩的货品。当然他立即被商贩抓住交到官府。县官一听案情,笑得前仰后合,觉得书生蠢钝迂腐到幼稚可笑,骂他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狠揍一顿,把他赶回家去。这则笑话颇像“掩耳盗铃”,教育人们不要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35、 我在江水翻花的地方下了鱼钩,以为很快就会钓着大鱼,可是等了老半天,连个鱼影也没见。这时,一位老大爷路过,说:“小伙子,水翻花,没鱼虾。还是换个地方吧!”(湖北·丹江口)

36、 【 绳打细处断】谓薄弱的环节容易突破。或说:千斤绳从 细处烂起。贾平凹《废都》:“心想,怕鬼有鬼,绳从细处断 了,这不仅给庄之蝶惹了事,自己一个临时招聘人员还能在 杂志社干下去吗?”

37、 柏油烫猪头——连根拔

38、 我本来已经穿了很厚的衣服,还总是围着个火炉子。妈妈说我:“无毛的小鸟是叽叽,有毛的小鸟也是叽叽。”(安徽·旌德)

39、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惯)诸葛: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仲达:三国魏名将司马懿,字仲达。诸葛亮死于军中,兵退,司马懿率军追赶,蜀军将诸葛亮雕像用太平车推出,吓退魏军。后指活人被死人吓倒。 也作“死诸葛吓跑活司马”。

40、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谚)三春: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的总称。春天正是百鸟生育的季节,打死一只母鸟,就会饿死一窝雏鸟。指人要有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雏鸟幼兽的观念。

41、 【三斤鸭子两斤嘴】(惯)三斤重的鸭子有两斤重的嘴。形容极会说话。

42、 【怕见的是怪,难躲的是债】(谚)害怕见到的是鬼怪,难以躲过的是债主。指旧时穷人往往无钱还债,但想躲又躲不过。

43、 【细米干柴不漏房】(惯)吃的是细米,烧的是干柴,住的是不漏雨的房子。形容家庭生活富裕。

44、 【放鹰就不怕鹰展翅】(谚)人既敢放鹰,就不怕鹰展翅高飞。借指人既有胆识做,就有把握控制事态发展的全局,不怕乱套。

45、 【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坚】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6、 【土里滚,泥里爬】(惯)指整天在庄稼地里受苦受累地干农活儿。

47、 【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释义:比喻男女双方十分相配。例句:“拣一个日子,便好过门,这方是田庄小家礼数,有何不可。”正是:“花对花,柳对柳,破畚箕对折笤帚。”

48、 不栽果树吃桃子——坐享其成

49、 【翅膀硬了】(惯)形容人长大或成熟,长本事了。多含贬义。 也作翅膀长硬了。 翅膀管儿硬了。

50、 【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谚)高大的房屋纵然有成百上千间,一个人睡眠也不过只需七尺的地面。 指人在世问,物质的享用应当知足知止,多贪多占毫无意义。

51、 妹妹写作文爱用“美词儿”。妈妈批评说:“你这是丑大嫂穿花衣,里三层外三层,层层丑。”在一旁的爷爷大笑不止,也说:“在马屎蛋上绣花,怎么能绣得好?”(湖南·邵阳)

52、 【粗麻线怎透得针关】释义:透:穿。针关:针鼻儿。比喻粗心人不了解内情细节。例句:“老夫人手执着棍儿婆娑看,粗麻线怎透得针关?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香。”

53、 【拧成一股绳】(惯)比喻众人齐心协力,劲儿往一处使。

54、 【东家长,西家短】(惯)指议论人家的是非短长或谈论别人的家事。

55、 【有冤没处诉,有苦没处说】(惯)指冤屈或苦恼无处申雪、诉说。 也作有冤无处申。 有苦没处说。

56、 旱地蛤蜊——死不张嘴

57、 【不图三分利,不起早五更】(谚)五更:天色未明的时刻。指人不是为了生活,为了谋利,谁也不肯起早睡晚,辛勤苦干。 也作“不为谋利,谁肯早起”。

58、 【竹筒倒豆子——都抖落出来】(歇)比喻把话或了解的情况痛痛快快地一下子全都说出来。也指把问题一下子全部交待出来。 也作竹筒子倒豆——全抖露出来。 竹筒倒黄豆——哗啦一声全倒光。 竹筒倒豆子水桶倒水——一下全出来。

59、 【春蚕到死丝方尽】释义:春蚕到死的时候丝才吐尽。“丝”与“思”谐音。比喻对爱情忠贞不渝。也比喻具有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德。这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例句:尹雅屏满脸羞愧,尴尬地说:“你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啊。请原谅。我不该伤你的心。”

60、 【有酒胆,无饭力】胆大胡来,并无能力。清代《红楼梦》: “薛蟠本是个怜新弃旧的人,且是有酒胆无饭力的。”

61、 下午一放学,我就去玩,到晚上才想起作业。刚准备学习,被妈妈看见了,她说:“你难道不知道‘小鸡上窝,越学越惰’吗?”(江苏·新沂)

62、 【事到万难须放胆】(谚)万难:极度的艰难窘困。指事情到了万般无奈时,就要放大胆量去做,不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63、 【好马经不住歇三年】释义:马长期休息不干活,体力会越来越减弱或不会干活。例句:是呀,我正准备找你商量呢。人家说:“好马经不住歇三年”,我想给它试试套昵。

64、 光说骆驼,不说蚂蚁——净拣大的说

65、 【军令重如山】(谚)指军中只要下达命令,任何人都必须绝对服从,不可违抗。 也作军令如山倒。 军令如泰山。

66、 【穿一条裤子】(惯)1比喻互相勾结、包庇。2形容二者亲密无间。 也作“合穿一条裤子”。

67、 【宁帮一文钱,不让一条路】可以资助,但不能让人抢了自 己的饭碗。类似的:宁送一段布,不送一条路。“宁……不 ……”为俗语句型之一,表示肯定前者,否定后者。《北京短 篇小说选》:“从前同行是冤家.讲的是‘宁帮一文钱,不让一 条路。”’

68、 【不跳黄河心不死】释义:比喻不走上绝路,不肯善罢甘休。例句:你应该知道,他已经同日本人勾结在一起了,所以,他必然要进行报复,不跳黄河心不死。

69、 眼睛长在耳朵边上——有偏见

70、 【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歇)网儿:网巾,用来拢住头发的头巾。面皮:本指脸面,转指体面、情面。讥讽人自以为面子很大。

71、 爸爸在厨房一边喝酒一边抽烟,我在喝小香槟。妈妈见了说:“真是乌龟不脱壳,一辈有一个。”(湖北·钟祥)

72、 【祸从天降,灾向地生】(惯)指灾祸突然降临。

73、 【脊梁骨里冒凉气】(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浑身发冷。 也作脊梁沟里冒冷汗。 脊梁骨冒凉气。

74、 【东说向东,西说向西】释义:比喻没有主见。例句:那国王着实昏乱,东说向东,西说向西,真个收了关文。

75、 【死无葬身之地】(惯)死了连埋葬的地方都没有。形容下场很悲惨。 常用作赌咒发誓语。 也作死无藏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所。

76、 【马大哈】“马大哈”常用来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办事草率、丢三落四、经常出错之人。它源自20世纪50年代,由天津市相声界艺人创造的趣语。相声段子《买猴》50年代的时候曾风靡全国。故事说一位干部以不负责任马虎草率出名,他的大名就叫“马大哈”。他写了一个报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市)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飞笔疾书,竞写成“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了。而马大啥的领导们也是同样马虎草率的官僚主义,内容看也不看便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于盲从,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结果闹出了令人捧腹不已的大堆笑话。比如:他们为了去采购猴子,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各地接洽者虽然惊奇于天津采购员的离奇“购货单”,却仍然到处帮助他们捉拿猴子交货;猴子从四面八方运回后,群猴出笼,又大闹了百货公司,趣闻笑话接连不断。这段相声的作者是何迟,表演者是相声大师马三立。一经演出,“马大哈”一词迅速传遍全国。可见,相声的艺术魅力不亚于戏曲。《西厢记》中的“红娘”成了媒人的代称,而《买猴》中的“马大哈”则成了马马虎虎的同义词。

77、 扭着脖子想问题——尽是歪道理

78、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谚)指老年人的话,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后辈不听取,必然会落得个悔恨无及。 也作不听老人言,祸事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必定打破船。

79、 【狼上狗不上】比喻不齐心,行动不一致。姚雪垠《李自 成》:“官军虽说人多,一到打起硬仗时,狼上狗不上,有几个 真心卖命的?”

80、 【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谚)地瓜:甘薯,块头大。芝麻:油料作物,颗粒小。狗熊嘴大,只可拱吃地瓜;麻雀嘴小,吃的却是芝麻。指大有大的无能处,小有小的可贵处;人的智与力不可用年龄多少或身材大小来衡量。

81、 【不是省油的灯】(惯)比喻不是省事的人或不是好对付的人。

82、 【办酒容易请客难,请客容易款客难】(谚)指请客比办酒难,招待得好比请来客人难。

83、 【买田不买粮,嫁女不嫁娘】(谚)粮:钱粮,旧时交田税称“纳粮”。 买田地不能把赋税一起买下,嫁女儿不能把丈母娘也陪嫁出去。指凡事都有个限制,无限制就成了荒唐。

84、 野猪的獠牙——包不住

85、 【抓着葫芦当瓢打】释义:比喻不弄清是非曲直,责罚错了对象。例句:人家周王村霍家寨的人都在那里,怎么是我带头起哄?冤有头,债有主,我抓着葫芦当瓢打,昧了良心瞎了眼!

86、 【卖嘴皮】见“耍嘴皮子”。

87、 【看人要看心,听话要听音】(谚)看人要看到他的内心,听话要听出他的话外之音。指看人或听话不要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也作“看人看心,听话听音”。

88、 【咬人的狗不露齿】指不动声色,或坏人阴险。或说:恶狗 咬人不露牙。张贤亮《土牢情话》:“看不出你,还有这么一 手。咬人的狗不叫唤,暗地里来啊!”

89、 南天门搭戏台——唱高调

90、 【明保曹操,暗保刘备】三国时代刘备与曹操对立。关羽在 曹操手下待过,心里忠于刘备。借指心怀二志,另有打算。 吴强《堡垒》:“不妨来个假投降,明保曹操,暗保刘备。”

91、 【一毛不拔】“一毛不拔”形容人极其自私吝啬。有人把“一毛不拔”与“铁公鸡”联系起来,二者意同,却各行其义。 “一毛不拔”源自《列子·杨朱》,说的是鲁国思想家墨翟同魏国思想家杨朱针锋相对,墨子主张“兼爱”、“爱无差”等;杨朱却主张“为我”,一切以个人利益为重。有一次,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从你身上拔一根毫毛来救助世道,你愿意吗?”杨朱不以为然地说:“天下本来就不是我一根毫毛能够救济得了的。”禽滑厘追问道:“如果能的话,你拔不拔?”杨朱听了居然没敢答应。是够自私的。

92、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惯)1指悬挂在半空中。2形容事情没有着落。3形容没有靠山或根基。4指哪儿也靠不着。 也作上不着天,下不依地。 上不巴天,下不着地。 上不着天,下不挨地。

93、 几天前,一场大火把我家烧个精光,乡亲们对我们一家不仅嘘寒问暖,还送钱赠物。年迈的奶奶满含泪水感激地说:“真是大火无情人有情,人间处处有温暖啊!”(浙江·绍兴)

94、 九月的菊花逢细雨——点点人心

95、 【弄花一年,看花十日】释义:养花护花得用全年工夫,赏花才只十天。指花开时间很短。例句: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遗风……其俗有“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之语。

96、 锥子沾香油——又尖(奸)又滑

97、 【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谚)实:实情,这里指隐私。打人不要打膝盖骨,打坏了人就无法站立;说人不要揭隐私,揭开了人就无法做人。指揭人隐私是极不道德的。

98、 【字三写,鱼成鲁,帝成虎】见“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99、 【纱帽底下无穷汉】(谚)纱帽:乌纱帽,旧时官员的帽子。指只要当上官,自然就有钱。也指一人当上官,家属、亲友就都沾光发财。

100、 电灯照雪——明明白白;明白

句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