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生活社区,yes黑客联盟,钟祥招聘

经典感悟人生句子_小马感悟网

【以信而立】

在我国儒家学说中,“信”“诚信”,可以说是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向来就有“民无信不立”的古训。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没有诚信,就站不住脚,就几乎没有为人处世的资格。

弘一法师也曾说:“识不足则多虑,……信不足则多虚。”一个人如果见识不广,知识不足,遇事就容易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如果缺乏信用、诚信,他就是一个虚假的人、空虚的人;见人遇事他就会多言多语,说过来道过去,甚至说得天花乱坠,其实这是心虚的表现。所以,人应当以信而立,说话做事均应以信为本。

守信用、讲诚信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时空的区别。只要你是一个人,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严守信用和诚信。只有这样,为人处世方有和谐可言。

【心智与心量】

所谓心智,可以直解为心里的智慧,亦即将智慧、聪明藏在心里而不显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心有城府”。有心智的人,其内心是坦荡的、明澈的。《菜根谭》里说得好:“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意思是说: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心如青天白日一样光明,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而他的才华和能力应该像珠玉一样深藏不露,从不轻易地炫耀于人。此可谓真聪明、大聪明,而不是易“显摆”、招摇过市的小聪明、伪聪明。

有些老者之所以经常沉浸在惆怅、抑郁、苦闷和烦恼之中,有的悲观厌世,甚至有活够了的想法,其原因大都在于自身,受困于自己的心智。如果心灵被禁锢,心里充满阴霾,不够阳光,自然就没法接收幸福的信号,无缘与快乐结伴同行。

缺乏心智的人,往往被内心潜藏的愿望和要求所支配,从而形成连自己都认识不到的固定观念:总以为别人该你的,别人对自己关照不够,自己的种种需求应当得到满足却无人提供。如此想来想去,便愤懑不已,怒火烧身,闹得伤人害己,问题还得不到解决。这种心胸狭隘的现象,说明不仅小智不够,而且心量也小得可怜。心智与心量是密不可分的。

人老了,心智相对应当高些,心量应当大些。这样,你的苦恼就会得到淡化,快乐就会油然而生。

佛家有个故事说,弟子问师父:“我的苦恼实在太多了,您说这是何原因?”师父让他取来一汤匙盐,放人一杯水之中,令弟子尝其味。弟子尝了尝之后,感到咸味太浓。师父又令其将一汤匙盐放人一盆水之中,弟子尝了尝之后,感到咸味大减。师父又令其将同样的一汤匙盐放人湖中,再令其品尝,咸味完全没有了。这是为什么?量不同使然,故有“海斗量祸福”之喻。人的心量放大了,对一切得与失统统都能容而纳之,那还有什么愤懑和苦恼呢!

【寻找自己的“房间”】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人的房间》一文中说:“若依书而论,每本书都会变成你自己的房间,给你一个庇护,让你安静下来。”老年人很需要安静,很需要适当地读书,在有益的图书中寻找自己的“房间”。

读书时需要安静,读过书之后你会更安静。有些人无时无刻不在忙碌:忙应酬,忙家务,忙着出去参加各种活动……这些也许是必要的、必需的,但当你拿出一定的时间,找本适合自己的书读一读,那种恬适安静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读书是高尚的精神生活,是与智者的交谈,是心灵的升华。当你能在“自己的房间”里静下来的时候,那就不再是被琐事缠身、被烦恼困惑的你了。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有句名言,大意是:有的人的灾难就在于回到家里依然安静不下来。只要你能安静下来,灾难自然就会像冰霜一样消融。

大家知道,陈寅恪是我国现代少有的史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早年留学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等国,时间长达13年,精通22种语言文字。1922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他不管走到哪里,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就是不能没有书。他几乎终生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房间”里,成了我国学界的一位“奇人”。1942年他避难香港,全家无任何收入,生活陷入困顿之中。是年春节来临,驻港日本宪兵得知陈寅恪是世界闻名的大学者,就极力拉拢他。屡试未遂后,便想动用暴力,一群日本兵强行来到他家。当时这栋楼上住了很多人,就跑出来想为他说话,但语言不通。这时,陈先生突然站了出来,用一口流利的日语与日本人抗争,可在这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会日语,就连他的家人也感到愕然。这就是涵养,这就是多年安静的集中体现。

我们常人虽然达不到陈寅恪的高度,但能不能安静下来却全在自己;只要能安静下来,就会找到“自己的房间”,在“自己的房间”里方能获得美好的精神享受。

【淡泊】

欲望、追求是人的天性。人们所受的教育,不管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也多是关于如何进取、拼搏、追求的内容和方法。所以,生活就是追求,追求几乎成了人的生活的全部。年轻时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追求成了习惯。年老了,退休了,能力不行了,但欲望追求的惯性依然不减。当欲望和能力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二者不相适应,对于追求的目标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苦闷、烦恼和忧伤便油然而生。处于这种境况下的老者,最需要的往往不是金钱和物质,不是亲友的陪伴,而最最需要的是淡泊。所以,古人说得好:“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不是说说就能做得到的,也不是强制而成的。因为它是心灵深处的气质,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境界。何以才能做到淡泊呢?要淡泊,必须要有好心境、好灵魂,故养心至关重要。

何以养心?窃以为养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书、读好书。郑成功曾有言:“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读书与交友一样,必须有选择,有取舍。读太激进的书容易上火,读太悲凉的书容易低沉,读太深奥的书容易劳神,读太浅显的书容易幼稚,最可读的书当是那些朴素而又富有哲理、文理通达而又给人以享受的诗文。莎士比亚说得好:“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潜下心来读读书,生活里就会有阳光,智慧里就会有翅膀,心境自然也就淡泊了。

【话说老友】

每个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几个老友。所谓“老友”,其含义大致可分两种:一是多年的朋友,如年轻时的同学、同事、战友,有的甚至是少小时的“光腚朋友”:二是交往时间虽不太长,但年龄相近,都已老大。不管分属哪一种,只要相识,彼此谈得来,在言行上有一定的默契,就是善缘。

朋友没有血缘关系,不一定亲密无间,不一定完全志同道合,否则,往往会超越朋友的界限。也就是说,朋友之间有距离、有差异是正常的,不必为之惊诧。

老人之间的友谊,多是简单的、纯净的,只是心灵与精神上的联系,其中较少利害关系,较少欲望纠缠。这样的朋友之交,其结构多是松散的、随意的,但也是令人开心愉悦的,容易保鲜,不至于变质变味。如果一旦与金钱利害纠缠在一起,就会容易伤己及人,因为“利”字的“禾”旁是把刀,象征的不只是收获,也能伤人。

美籍黎巴嫩诗人、作家纪伯伦在其《论友谊》一书中说:“你和朋友分手时,不要悲伤,因为你最爱的那些美质,他离开你时,你也会觉得更明显,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遥望高山,那山显得更清晰。”是的,朋友之间有亲有疏,有聚有离,不必朝朝暮暮,也不可能永远在一起。分手时,能在心里留下美好的印象,有点可供回味的甜蜜,就算美哉足矣。

【老来“四老”不可缺】

著名相声演员马季早年说过一个段子,名之日《四老》。

说的是老人离不开“四老”,即老窝、老本、老伴、老友。后来我从一本外国散文选集中得知,马季说的“四老”,原来出自美国富兰克林之手。富兰克林可以说是美国的孔圣人,大名鼎鼎,妇孺皆知。他既是著名的作家、哲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又是资深的外交家,历任英、法等国大使。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当年活跃在人生舞台上的时候,可以说朋友遍天下,整天门前是车水马龙,高朋满座。可到了晚年,当自己身体不便,动弹不得,卧床不起的时候,方才感到自己的家——那个不大的老窝的可贵。人老了,不能没有老窝,没有老窝是可怜的。老本即养老送终的资本,老年人虽说不需要太多的钱,但没有也不行,起码要能满足生活医疗等基本需求。年轻时夫妻各忙自己的事业,整天你东我西并不在意;可老来就不一样了,谁能与你日夜厮守?谁能天天为你端水递饭?谁能给你擦擦洗洗?……也许别人能给你一定的帮助,但天长日久,最可靠的是老伴,老伴是无人可取代的。老友不在多,贵在知己;无须朝朝暮暮,过段时间能聚到一起说说心里话,哪怕在电话里聊聊,心里也会感到温暖。富兰克林晚年还养了一只狗,熟人不见了,朋友远离了,昔日的车水马龙变成了门可罗雀,豪华的客厅挂满了蛛丝灰尘。但不管多么凄凉和冷落,那只老狗却依然不离不弃,时常偎依在他的床前或身旁。所以富兰克林老来方有“五老”之感叹,而马季只说了其中的“四老”。不管“五老”还是“四老”,对老年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必要的“压舱石”】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将文史哲之类的学识比作是人类文明的“压舱石”。这话很形象,很贴切,文史哲对人们的文明思想和行为的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被金钱撞昏了头脑,被物欲的狂潮冲击得晕头转向,即使一些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人也未能幸免。在这种浮躁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沉下心读点书,学会静静地思考,不去随波逐流,无疑就需要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这块“压舱石”。

如何去找“压舱石”?读书就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好的去处。老年人生活经历相对丰富,对传统也都或多或少地怀有敬意,不管你是否已被时尚和潮流所左右,心智却不可不充实,不可不提高,精神的提升是无止境的。所以,陈平原教授在《坚守自己的阅读立场》一文中说:“基于自己的立场,自觉地关闭某些频道,回绝某种信息,遗忘某些知识,抗拒某些潮流,这才可能活出精彩的人生来。”

书如何读?宋代思想家、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同时他还授之以具体的方法:“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一向喜欢读书的人无须传授,疏于读书的人不妨试行。只要你能养成“沉潜把玩”“含英咀华”的良好习惯,你的精神生活定会大有增益,心地也会纯净平稳。

【关于“福”文化】

“福”,不仅是一个吉祥的字眼,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福文化源远流长,是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涵盖面很广,伴随着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所谓“福”,过去指的是“福气”“福泽”“福运”,而现在人们对“福”的理解是幸福。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老百姓始终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期盼“福气”和幸福的到来。

“福”是“福、禄、寿、喜、财、吉”六大祥瑞之首,是“祈福、纳福、祝福、惜福”等多种现象的概括和代表。“福”在我国文化中的含义不是对物质的满足,而是指精神上的富足。

“福”字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单字之一。早在殷商时的甲骨文中,它是象形字,其构成是以拟型为字体的基本结构,并有多种写法。到了金文,便成了形声字,以“示”为形,以“畐”为声;“示”是桌面上摆上贡品举行祈祷的意思,“畐”表示器皿里的东西是满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盛满贡品祭祀神灵或祖先,祈祷能得到庇佑,能得到幸福。

在《尚书·洪范》篇中,有“五福”之说,其内容是: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美德,五日考终命。“寿”是指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是指金钱财富充足,而且地位显尊;“康宁”是指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美德”是指天性仁善而且宽容忠厚;“终命”是指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故后世便有了“五福临门”“福星高照”的成语。

【三】

《庄子》一书中对“福”字有“平则福”的诠释,这很符合民意。所以,后来便逐渐衍生出“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和善是福”等,都是对于福的理解和期盼。

据《梁梦录》一书记载:早在南北朝时,就有“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的习俗。其中“迎春牌儿”,就是在红纸上写上“福”字,在门上、楼上以及各种器具上都要贴上“福”字,以示吉庆祥和。

在民间,也有将“福”字拆开来加以理解的说法。“福”字左边表示祈祷,右边是“一口田”的叠加,有丁田就有饭吃,能吃上饭就是福气。可见这是小农经济思想的反映。

【四】

刘熙在《释名》一书中对“福”的解释是,“福”就是“富”,“福”字能阻挡和驱赶“穷神”,新春佳节贴“福”字,就是保“富”驱“穷”,就是贴“护家符”。

相传姜太公的老婆嫌贫爱富,在姜太公穷苦潦倒时,她离家出走了。后来,姜太公发迹,执掌了封神大权,她又回到了姜太公身边,纠缠姜太公封她为神。姜太公推托不过,便封她为“穷神”。并限制她不能靠近富人,不能到贴有“福”字的人家去串门。百姓得知后,无不在门、墙等地方广贴“福”字。老百姓不仅追求福、享受福,同时也意识到,福的基础是“田”,有了田方有五谷和其他农作物的丰收。

【五】

《韩非子》一书中有“全寿富贵谓之福”之说。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则说:“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意思是说,老幼齐全,物质完备,诸事通达顺利,就是福。

其实“福”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字,其含义是多元的、模糊的,是随着历史、环境和人们各自的身份、处境不同而不同。在一千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关于福的标准和尺度。

为官的说:清正廉洁是福。葛洪在《抱朴子》一书里就是这么说的:“清者,福之所乘也。”当然,也有的官认为升迁是福,也有的认为捞钱是福。商人认为发财是福,农民认为丰牧是福……对于千千万万的老年人来说,再没有比“健康就是福”更为确切的了。

【幸福何在】

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人的幸福感并不是由金钱和物质的多寡决定的,关键在精神层面,这一点早已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但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能给人以幸福感呢?不妨看看不丹人的幸福模式,也许能从中找到某种答案。

大家知道,不丹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国”。那里科技不发达,物质不丰富,共有4千多个村落,平均每个村庄不到160人,而且非常封闭。但据说那里的人们普遍都感到自己是幸福的,生活得十分快乐。这是为什么?因为那里大多数的人信奉佛教,小部分的人信奉印度教。所以他们在宗教力量的作用下,对生老病死等种种不幸,都能获得支撑,心理上有足够的确定性和安全感,排除了恐惧、忧虑和不安,自然他们就是幸福的。

再就是,他们国家主宰者的治国策略也很独到。早在20世纪的1972年,前国王辛格·旺楚克就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的概念。他们以此作为衡量国家是否成功的标准,而不是用国民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指标。这一手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一下子就洗去了现代化国家与生俱来的铜臭味,披上了宁静善良的袈裟。难怪当时就获得了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的盛赞。随后,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也都卷入到了“幸福政治学”的洪流之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对“幸福指数”的研究。

我无意宣传宗教的作用,更不赞成东施效颦,但精神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值得借鉴的。

【幸福是相对的】

美国有个探险者,独自一人深入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腹地,迷失了方向,陷入了困境。可怜的是,他所带的食物和水早已告罄。数日后,当他艰难地走出大沙漠,喝下一瓶矿泉小时,便不由得仰天长叹:“啊,太幸福啦!”

其实,他家有豪宅名车,生活十分阔绰,可他从来未感到过幸福,更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滋味。一瓶矿泉水倒使他激动不已,似乎第一次尝到了幸福的滋味,这是为什么?因为人只有在最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为直接的满足,并能以直观的方式面对世界,世界才可能将幸福感直接地回报给你。也就是说,幸福不是来自多余的身外之物,而是来自直接需求,来自对现实的满足和知足。这满足、知足大多是简单的、直观的,如一次美丽的田园徜徉,一曲动听的乐章,一樽香醇的美酒,一簇绚丽的鲜花……这种幸福感,是外界给予的,但更多是来自心灵深处美感的觉醒,来自对生命的品味。

幸福不是由财富多寡、地位高低和外在环境决定的,而完全在于人的心灵与生活的对应。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有富有者的幸福,位尊权重者有他们的幸福,身份卑微者也有自己的幸福。人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幸福都是相对的,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守住自己的幸福是智者,馋羡他人的幸福、窥视他人的幸福,无异于扒着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老而可喜】

读小学的孙子给我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什么人不老?”这真把我难住了。我是个直脑筋,怎么也转不了弯,冥思苦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答案,最后只好认输。小孙子拿出书,翻到最后一页的谜底,我眼前一亮,恍然大悟。噢,原来是:“年轻就死了的人。”是啊,年轻时就死掉了,自然他就不老了,可这是多大的悲哀呀!

因此,我说:“老来可喜。”不管怎么样,我已经活过来了。我能“坐八望九”,就值得自豪和骄傲。《快乐老人话老年》这本书就是莫大的收获,就是一种资本。你已经占有这种“收获”和“资本”,何不为之高兴呢!

【老年人生哲学】

年轻人血气方刚,喜欢竞争拼搏,当然也应该投身于竞争拼搏;年轻人还喜欢追时髦、赶潮流,因为这是他们的天性。

老年人体弱气衰,体力精力均已匮乏,自然喜欢悠闲清净,让他们去竞争、去追逐新潮,那无异于自我折腾糟践。所以,老年人还是老实点、本分点好。尤其你那颗年迈的心,千万不可过于浮躁和激昂。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但一定要因人制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于挪动的。年轻人体力强、精力旺,富有想象力和进取精神,挪一挪是没有问题的;弄得好,还能成长得快,发展得好,成为人群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但老年人不行,年纪大,适应能力差,扎根于一个熟悉的地方不挪动还好,挪动往往会挪出毛病来,甚至会因此要了命。

有人说老来苦,老来难,老来慢,人老了一无是处,窃以为不然。少年可爱,青年可喜,中年可嘉,难道老年人真的就没有值得褒扬的地方了吗?我看是有的,那就是可贺!一个人能活到古稀之年、耄耋之年,寿登期颐,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胜利,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容易,都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难处。所有的这一切你都闯了过来,难道还不是赢家吗?年纪轻轻的就病歪歪,年纪不大就死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呢!

古人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早春二月,叶芽未发,枝头的花儿特显著,的确够得上“领异标新”,但这象征的是年轻人的活力;老年人则不应“老黄瓜涂青漆——再装嫩了”。晚秋的树木,经过风吹霜打,浓密的细枝嫩叶虽然全部脱落殆尽,没有了春天的柔嫩、夏天的繁茂,但它同时也没有了负担、没有了累赘,显得干净利落。老年人颇像“删繁就简”的三秋树,岁月洗去了昔日的铅华,虽不如“二月花”来得耀眼夺目,但却拥有了可贵的从容和自由自在。

老人处世有以下几种境界:一是顺其自然,不动心机,全凭一片天籁;其次是心中有数,大事清醒,小事糊涂;再次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就凑合着过日子;最糟糕的是心思如丝,锱铢必较,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弄得自己又苦又累,别入又厌又烦。

【六】

老人也有梦。总的是好好地活,慢慢地老,快快地死。就不同年龄而言,大致是:六十几岁尚有余热,在家可以料理家务,照顾晚辈,在外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七十几岁,尚能买买做做,投身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按时做合适的健身活动。

八十几岁尚能生活自理,读书看报,衣食住行基本不用别人。

九十几岁尚能自己吃饭、喝水、穿衣服,还算利落……佛学“三学”学什么佛学可以看作是哲学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是一种典型的递进关系。

戒学是整个佛学的入门,教人戒除一些恶性和不良的习惯。佛家所说的“戒”,我们俗家人不必条条遵从,但有些是应当借鉴的,如戒贪、戒赌、戒狂等。尤其是作为一个老者,有些不良行为应当自觉地戒除,以免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定学,又叫禅定。当你做到该戒的戒掉了,正确的理念树立起来了,进入清静禅定的境界也就不难了。所谓“定”,简单讲就是避免轻浮、烦躁,不随波逐流,不想人非非,做到内心灵魂的镇静和安顿。

慧学讲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须能大彻大悟。“慧”,其内涵包括灵魂的悟性、升华和超然。这当是真正出家高僧的追求,我们常人可以不去理会,但其精神可以领悟,并为我所用。

【老人六题】

一、有人说:60岁以后官大官小一个样,70岁以后钱多钱少一个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话不无道理。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老者,无须在什么名分上过于计较;什么司局级、县处级、教授级等等,都早已成了过目烟云。当下最为重要的,不在于你是什么,而在于你做什么。不背过去的包袱,不以老资格自居,放下架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方能活得洒脱、轻松而又自由自在。

、年轻时所做的一切,不论是功绩还是过错,老了以后都会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你的过去别人很少提及,自己也不必放在心上、挂在嘴上。不论你对过去的功劳沾沾自喜,还是对往昔的过错惴惴不安,都是多余的、毫无意义的。

三、老人处世,相对简单,因为无须拼搏,无须竞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自然少了许多。如若说还有什么纠葛和麻烦的话,问题多是出在自己身上。

老人应当懂得,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是应该的,但同时也要尊重别人。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要想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就要谨记三条:一是待人诚恳,二是做事规矩,三是态度谦和。只要做到这三条,别人就会欢迎你、善待你。

四、人在渐渐变老的过程中,会失去许许多多。体力、精力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思想和感情不再受到别人的重视,容易陷入落寞的境地。所以,老年人要有自知之明,切莫想教训别人、改造别人。如果你还想有所作为,那就请多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学会抑制和克制,努力改造自己,以适应当下的环境。当你真的将自己改造好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变了,都变得友善起来。

五、经历过挫折和痛苦,而老来又有了无忧无虑的生活条件,这样的老人应当是宽容的、大度的、有觉悟的。人老了,不必再为生存而奔波,说话、做事再也不用看别人的眼色了。

所以,老人的生活态度应该是真实的、坦诚的。此时如果还耍小聪明、玩诡计,那就说明这个人不成熟,也可以说白活了几十年。

六、步人晚年以后,应该主动地糊涂一点;对外界的人、别人的事,要少看一点、少听一点,把心思用到寻找快乐上,方是成熟、智慧的表现。如果晚年心情不愉快,就会看天天是灰的,看地地是暗的,觉得一辈子不幸福,甚至会丧失生活的信心。如果心情好,就会看天天是蓝的,看地地是绿的,看人人是美的,感到这一生是幸福的。年轻受苦不算苦,贵在瓜儿苦后甜。人生能有一个平静、安详的晚年,就是最值得庆幸的。

【该撒手时就撒手】

在一本笔记体小说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走在桥上,不慎踏空掉下桥去。就在这一瞬间,他牢牢地抓住了桥边上的一根木棍,身体悬在半空中,不停地大喊救命。路人告诉他说:桥下没有水,你的两只脚离地面很近,不用害怕,撒开手就是沙滩,不会有任何危险。可谁知那位盲人依然怕得要命,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直到力气耗尽,两手实在抓不住了,才不得不松开了双手,踏踏实实地落在了地上。结果他安然无恙,啥事没有。

有位医学家说,婴儿刚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时,两只小手握得紧紧的;而老人临终离开这个世界时,手都是松开的,所以才有“撒手人寰”之说。人的这一紧一松,便是生命的一个轮回。人生的轨迹如此简单,可惜许多人总是悟不开、参不透,老是痴迷在庸庸碌碌、蝇营狗苟之中。

我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也无意散布虚无主义思想。我只是想说,人的两手不应是始终紧握着的,尤其是老年人,该撒手时一定要撒手。不然,你的生活难以得到宁静,灵魂总是不安,甚至连神经也是紧绷的。何苦呢!想得开,撒开手,不仅天不会塌下来,而且海阔天空更美好,于人于己都自由。

【传好家风的接力棒】

2013年末至2014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家风是什么》的系列报道,曾一度引起社会热议。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生启蒙教育的基地。一家或一族如树立起、传承好良好的家风,这比金银财宝和物质重要得多,其后人可受益无穷。在这期间,长辈老者的作用堪比桥梁和纽带,是家庭其他成员所无法取代的。

家风大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组成部分,但不同的家庭往往各有各的家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与人为善。”篮球明星姚明则坦言,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长揍过,他对家教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企业家曹德旺的家风是勤俭、善良。相声演员、表演艺术家冯巩的家风是孝道……他们的家风是哪里来的?无疑都是从他们长辈那里继承下来的。没有他们家老人的教诲和传承,就没有他们今天的家风。

当今的老人恰好站在传承家风的交接点上,承前启后,恰逢其时,正是把家风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代的时候。现代社会的家庭已经小型化,家庭规矩相对简单些,但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没有变,传承良好的家风还是十分必要的。至于传承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言传是重要的,但身教重于言传。

【老人的凝聚力】

据说北京有家老字号糕点铺,专卖向老人祝寿用的“百子寿桃”。寿桃有大有小,但一般的个头也足有西瓜那么大。从外观看,它是一个完整的桃形大蛋糕,可打开以后你就会发现,里面居然藏着整整一百个小寿桃。对于这一现象,未见行家有所解释,我对其寓意的理解是:一、老人膝下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家族强盛不衰;二、全家凝聚在老人身边,团结友爱,和和美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家庭能做到以上两点,无疑就是有祥瑞之气。

即使当今,老人在家庭中的凝聚作用也依然是强大的。尤其在逢年过节或给老人过生日时,晚辈们不论年龄长幼,也不管在天南海北,都必须聚拢到老人所在之处,向老人表达孝心和敬意。如果老人不在了,这个家庭的框架结构往往就会松散了,甚至会从此解体。

所以,作为一个家庭的长者,不管你经济条件如何,也不管你身体状况怎样,一定要为老自尊,勇于担当,责无旁贷地支撑起自己家庭的大厦。

【留给儿孙什么好】

老人晚年,多有要为儿孙留下点什么的想法。此不为过,但有讲究,那就是究竟留下点什么好的问题。有人考虑的是精神方面的,有人思索的是物质方面的,许多老人想得更多的是金钱和财产——即多为后人留下些家产。所以,在有生之年便不择手段地捞钱,省吃俭用地攒钱,其结果会如何呢?

曾国藩的外孙、20世纪20年代上海总商会会长聂云台在其《保富法》一书中说过这样的大意:世人都以为积钱多买些田产,便能使子孙有饭吃,所以便拼命地积钱。看看事实,积钱多的,反而使得子孙没有饭吃,甚至连子孙都灭绝了;不肯取巧发财的,子孙反而能够有饭吃,而且有兴旺的气象。平常人又以为不积钱,恐怕子孙会立刻穷困,但是从历史的事实、社会的经验来看,若是真的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下钱的人,子孙一定会发达。聂云台的这番话完全是经验之谈,他写《保富法》的目的就是想改变当时的世道,激励时人之心,劝诫人们放弃自私狭隘的想法,为社会着想,多在教育和精神培养上下功夫。

清代两广总督林则徐在一副楹联中也说过同样的意思。他认为,如果儿孙优于自己,那就无须为他们多留钱,钱多了只能使他们变得更加骄奢;如果儿孙不如自己,也用不着为他们多留钱财,留下钱财会损伤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变得懒惰。林则徐是这样说的,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他为官廉洁,两袖清风,为人坦坦荡荡,扶困济贫,为世人做出了极好的榜样。

仔细想想他们说的,确实有道理。社会在一天天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各种社会保障体系正在日臻完善,儿孙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比我们好,我们何必多操那份心呢?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年人应该做的是关照好自己,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

可以给后代留下点什么,也应当为后代留下点什么,但重要的不是物质金钱,而是美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家风家教,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

【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这是农村常见的贴在门楣上的一联横幅,可见人们把“家和”看得多么重要!

“家和”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家和”。以愚之见,家庭的和与不和虽是家庭成员共同的事,但家长的角色、老人的责任显得更加重要。如果身为家长的老者治家有方,在方方面面能做出好的榜样,既能言教,又能身教,那么这个家庭不管成员有多少,事务是繁是简,大抵就不会糟到哪里去。

星云大师在《如何安住心身》一书中说:“一个家庭分子,如果不能为家庭积聚好事善缘,经常滋事,为家庭增加负担,或者败坏门风,为人笑柄,使家庭彼此抱怨,生活必然笼罩着不愉快的气氛,日子一定不好过。”只要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与人为善,凡事多担当、多礼让,定然会营造出家庭的和乐与兴旺。

再就是,要想家庭和乐,就必须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家风。

要以教育为本,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良好的品质,做到知书识礼,远离愚昧狂妄;使每个家庭成员都学会尊老爱幼、乐善好施,去除自私狭隘;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树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倘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家风,并加以践行和传承,离“万事兴”也就不远了。

【“代沟”的最深处】

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与80后、90后的新生代之间,不论在生活方式、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言谈举止上,无疑都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距离,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代沟”。“代沟”表现在方方面面,但这“沟”的最大不同、最深处在哪里?我以为最突出、最集中的一点就是价值观。

老年人应当明白,我们的价值观是在20世纪中期形成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环境、物质条件与过去全然不一样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和衡量事物的标准与老一代大相径庭。因此,老人再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再用你那老一套要求年轻人,还用以前的观念去教育后代,那无异于“刻舟求剑”,断然不会有什么收获。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老者,要谨言慎行。你要想有发言权是可以的,那就必须与时俱进,改变旧思维,多学点新玩意儿,将自己重新武装一下,在思想、理论、学识和行为上成为一个全新的老人;否则,不管在社会上还是家庭中,你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都会大打析扣。

句子标签: